基于标准化英语测评体系的民办初中英语课改的实践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9
/ 2

基于标准化英语测评体系的民办初中英语课改的实践初探

蔡瑞琼

杭州绿城育华学校 310012


[摘 要]本文从初中阶段现行的英语测评体系的局限性出发,分析校本标准化英语能力测评工具—剑桥普思(青少版)在英语分层走班教学、英语分级阅读拓展性课程的开发等校本英语课改中的实践及反思。

[关键词]标准化英语测评体系;分层走班教学;英语分级阅读

一. 引言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对该阶段的学科课程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浙江省教育厅,2015)指出,学校应积极探索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广泛推进小班化教育,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文件强调各级教育部门及学校应加强小学、初中、高中课程的相互衔接,并在初中阶段探索分层走班教学的模式。在该文件精神的指导下,笔者所在学校于2019年初,率先在英语学科组作出了课程改革的尝试,对英语教学实行了分层走班的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的不同语言水平对初中英语教材进行整合与拓展;同时在开设英语基础性课程的基础上,开发并实践英语分级阅读的拓展性课程。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的评估方式,以及是否可以对标《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下文简称CSE)(中国教育部,2018)以及国际上的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标准(下文简称CEFR),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上英语课程改革是否可以科学有序地推进。本文,笔者将从初中阶段现行测评体系的局限性以及校本标准化英语能力测评体系—Aptis(剑桥普思)如何在笔者所在校进行有效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便及时总结反思,为日后的进一步校本英语课改打好基础。

二.初中英语测评体系的现状分析

在2019年前,笔者所在校所采用的英语测评仅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自行命题或者购买的单元测试卷及期中检测卷;2.区统测卷;3.市中考卷。以上测评体系对参加中考的学生的升学来说,体现了较好的选拔功能,但对于笔者所在校要推进的英语课改来说,存在以下局限性:

1.缺少对单项语言技能的评估:

以上初中阶段的现行测评体系,主要围绕学生的听、读、写等语言技能,测评学生对考核范围内的英语语言的熟悉度,给出一个综合分数。成绩报告中无法体现学生听、读、写等单项技能的语言水平。同时,测评中缺乏对口语水平的有效性评估,因此,教师将很难科学地评估学生的技能的强项与短板。如果实施分层教学,单纯凭借以上考试分数,衡量标准比较单一,且很难体现学生语言发展的潜力。

2.缺少科学有效的反馈:

以上任一测评结束后,家长、学校以及学生只会拿到一个最终分数,只能大致确定该学生成绩在班上以及年级里的位次,但是无法确定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英语水平,以致很难对学生的运用英语语言能力给出科学的描述和反馈。家校双方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很容易回到题海战术等传统应试型的语言操练上来,对学生综合英语水平的提升的作用可能会比较有限。

3.缺少统一标准的持续跟进:

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测评体系与初中的标准会有区别,同样,学生中考结束后步入高中,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这将比较难持续跟进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对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规划以及指导会有比较大的影响。CSE于2018年由教育部联合国家语委发布,规定并描述了九项不同英语等级及其特征,旨在为不同阶段的英语学习、教学和测评之间搭建桥梁, 实现教、学、评的统一(刘建达,2015a)。可见,可以对标到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英语语言水平评估工具,将对于学生英语语言水平发展的持续跟进起着关键的作用。

三.校本英语能力测评体系的引进及应用

普思考试是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开发的一种国际英语测评体系。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于2016年12月份完成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与普思考试的对接工作。该考试包括听说读写以及语法词汇等五个模块,综合考察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其中语法和词汇是核心测评模块,可用于跟进学生的语言基础的发展。普思(青少版)是针对13-17岁青少年的通用英语考试。此项考试强调沟通为本,注重听说读写四项英语能力的考察。它通过熟悉的主题和场景测试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问题涉及社交媒体,家庭作业,学校活动和体育活动等真实情境,使考生能够充分展示其英语知识和技能。对于所测试的每种技能,都将给出一个分数(0-50),CEFR(A1-C)的每个技能的水平。分析报告中还将学生的单项技能分别对标到CSE的级别描述,对学生的英语语言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比较科学的依据。

1.普思测评在英语分层走班课改中的应用

从2019学年开始,小学毕业生在进入笔者所在校时,会参加普思(青少版)的第一次测试,学校教学课程处将对学生的听说读写以及词汇、语法等测评结果进行分析,并分别对标到CEFR及CSE(汇总图表示例分别见图1和图2)。以此为依据,由任课教师根据最适原则对学生进行英语分层走班。其中初级班由A1、A2及B1的前半段学生组成(A1的学生数量非常少),中级班由B1中的高分段及B2学生组成。教师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依据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水平重新整合不同教材(《英语》(人教版)、《英语》(牛津上海版试用本)、《剑桥新思维英语(青少版)》等)进行差异化教学,以满足不同英语语言水平的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607d37f0bb481_html_7dd823f3a35e72e5.gif

607d37f0bb481_html_17b6b6d2e50fb816.png







607d37f0bb481_html_46a177279a2fba08.gif607d37f0bb481_html_46a177279a2fba08.gif

图2:2019届初一学生英语语言水平对标到《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占比分析

图1:2019届初一学生英语语言水平对标到《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标准》的占比分析



2.普思测评在英语分级阅读拓展课程中的应用

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规定,学生在初中毕业时,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标,笔者所在校在2019学年开始尝试英语分级阅读的校本拓展课程。该课程主要是由外教教授的阅读课、ESL课堂上穿插进行的阅读分享、学生阅读俱乐部的课程以及图书馆及学校公共空间的自由阅读等四个方面组成。英语分级阅读的拓展课程通常围绕测评-阅读-练习三大环节循环开展,如何科学测评学生的阅读水平,并且匹配适合难度的文本就显得尤其重要。

普思的成绩报告中将会依据学生的测评表现给出学生的蓝思值的相关报告。图书管理员以及英语学科组连同外教协同备课,在LEXILE官网上搜索不同蓝思值的阅读书本,再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领域等因素,每学期选定10本推荐书目供选择。教师会依据学生的蓝思值选定一本在课堂上进行分层教学。笔者所在校目前已经在进行的分级阅读有Big Cats分级读物、典范英语分级读物、Holes(蓝思值660L)、the Giver(蓝思值770L)、Wonder(蓝思值790L)、The Curious Incident of the Dog in the Night-time (蓝思值1180L)。



607d37f0bb481_html_4864b638f5ba12a1.png607d37f0bb481_html_623c364708ae0237.png

607d37f0bb481_html_41fa678daaa669ee.gif607d37f0bb481_html_15f3eb961836c9e0.gif

图3:2019届学生初一入学时蓝思阅读指数分析图表

图4:2019届学生初一期末时蓝思阅读指数分析图表











图3和图4的横坐标代表的是学生的蓝思阅读值,纵坐标表示的是达到相应蓝思值的比重。从两张图表的数据变化可知,2019届学生在为期一年的英语分级阅读课程的浸润下,英语阅读的水平有了比较大的提升。

四.反思与展望

普思测评成绩作为英语分层教学和英语分级读物选取的主要参考,在语言水平的追踪、反馈等方面也给校本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了比较大的支持。可此类测评工具对高阶阅读能力的指导意义稍显欠缺。比如普思成绩报告中的蓝思值主要是检测学生对单词、句子的理解程度,但并不能很好地反映“理解隐含意义”、“考察态度”等高阶的阅读能力。除此之外,英语阅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可能在一周的阅读、一个月的阅读中就会有变化,可学校在安排普思测试时,需要花费比较大的人力和经费,不可能做到如此高频率的评估。因此,教师在英语分级阅读的教学中需要辅以多种形成性评估手段,及时跟踪反馈学生动态的阅读水平变化。

笔者所在校接下来的英语课程改革的工作重点是建立学生的语言评价档案,即借助普思这一校本英语能力测评工具,对标CEFR和CSE的评价描述,再结合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形成性及总结性评价的反馈,建立学生个体的三年语言发展评价档案,以此追踪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发展,并对其初中毕业后的英语学习给出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建议。



参考文献

郭春娥.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校本能力测评[J].基础教育论坛,2019,(29):71-72

刘建达.《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英语教学、学习、测评的启示[J].中学外语教与学,2019,(6):15-19

教育部. 201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浙江省教育厅.2015.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Z].2015-03-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