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6
/ 2

探讨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问题

白冰

江苏江达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水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当前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为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对自然资源过度开采,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制约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对此加大了重视力度,提出生态补偿机制,是当前发展形势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基于此,为能够实现水生态系统的的稳定发展,本文对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

  1. 修复型水生态补偿的重要性

水资源作为水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控制因素,也是区域内开展水生态补偿的主要纽带。随着当前社会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水资源过度开发与利用,导致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并没有对过度开发水资源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补偿,流域内水资源形势日益严峻,出现竞争性用水的情况,需要通过水生态补偿方式,有效协调流域的生态冲突问题。水生态补偿是对流域内生态环境进行潜在保护的一项经济手段,是生态补偿机制在生态保护中的创新应用,同时也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在实际推行修复型水生态补偿的过程中,关键在于平衡区域内经济发展差距,并有效弥补资源开发与发展机会所存在的不平均现象,通过生态补偿来合理调节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推进水生态保护工作的有效方式。水生态补偿的最终目标是为能够减少发展过程中对于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效益。对此,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1. 水生态现状与判定工作

2.1生态用水的挤占问题

在当前发展形势下,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升,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对水资源提出了更多需求,若水资源不具备较大承载力,且人们对于水资源环境保护方面意识有所欠缺,将会对水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压力,导致水资源生态失衡的现象。当生态用水出现被挤占的问题后,人们可利用的水资源数量将会逐步减少,甚至出现匮乏的发展情况,无法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对此,在开展水生态补偿工作前,需要对生态用水具备科学的认知态度,判定生态用水需求的程度,以此确认有无严重的天然生态缺水问题,并以区域内最低生态用水保障作为基准,对流域水生态破坏进行科学判断[1]

2.2破坏水生态系统功能

若人类过度开采利用水资源,将会直接导致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并呈现退化状况,造成一系列不可挽回的生态问题。当前水生态并未得到相应的治理与管理,生态系统处于不合理的发展状态中,无法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河道也处于断流状态,基本维持功能被不断削弱,对于生态问题承载能力较弱,无法确保整体环境的协调统一性。由于水体本身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环境也有修复能力,通过流域内水体污染程度,并以水生态的保护与修复目标作为主要依据,科学评判水环境恢复能力,将不同流域内所实施的水生态修复治理规划作为参考,科学推进水生态补偿。

  1. 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实施目标

3.1平衡区域间的发展差距

流域水生态补偿的主要目的是为能够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并合理平衡由于限制资源开发而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流域的上游区域为能够维持整体水生态的安全性,加大了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设力度,但生态增益始终无法抵消环保工作所投入的成本。对此,为能够有效解决区域内经济发展所存在的差距问题,通过生态补偿,实现对水生态保护资金配置的科学保障。流域内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需要借助相关政策制度,以资金、项目、政策等方式实现对流域上游区域的扶持,有效减少由于利益冲突而导致的水生态破坏问题,为后续形成水生态保护激励机制奠定有力基础。

3.2恢复生态质量,充分发挥生态效用

通过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能够有效减少区域发展中对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并实现流域水生态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应在遵循流域内初始水权分配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上游水生态保护的成效,与中下游区域实现共同发展,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开发流域水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就水生态系统的整体层面开展合理规划,以消除问题分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统筹协调作为主要目标,科学保护水生态系统。在此过程中,流域内的治理修复型生态补偿能够有效协调当前社会经济与水生态间的矛盾,并实现水生态价值的多元化发展[2]

  1. 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实施特点

通过结合流域内水生态的实际保护目标,把握水环境现状,当前我国所推行的水生态补偿主要为预防保护型与治理修复型这两个方面。在其中,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是协调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经济与生态矛盾有效策略,在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应针对流域生态系统进行合理规划,以实现流域经济发展优化下生态潜在功效的最大化。

4.1生态补偿费用支付方面

当前大部分生态补偿是针对恢复已被破坏的水生态环境所开展的,但将生态恢复作为重点的流域水生态补偿案例较少,多数是以恢复生态环境管理而展开。在当前发展形势下,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的关键措施在于退耕还林,实施费用多以国家财政转移支付为主要方式。

4.2水生态治理恢复过程

水生态功效的全面修复是长期的治理过程,水生态补偿的实施方式与侧重点在不同时期下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在进行水生态重建的初步阶段,需要以外部补偿与代际补偿作为主要方式,并将内部补偿作为补充,待流域上游地区经济补偿能力得到提升后,则以内部补偿为主,将外部与代际补偿作为补充形式。由于水体具有流动性,因此在同一流域内的水质保护能够影响 到其他区域,以此形成良性循环,促使水生态环境逐步好转。水生态环境问题当前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采取水生态补偿能够有效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水资源过度开发与利用中收获与支付不平衡的问题,并以经济学理论与生态学为基础来完善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

4.3具体实施方式

流域内水生态补偿通常涉及到整个流域,若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流域上游由于生态环境保护所得到的效益低于付出的编辑成本,则会在一定程度降低人们对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当付出程度与收获成效存在不对等的情况时,片面治理流域上游部分水生态环境将无法有效优化整个水生态环境。对此,为能够鼓励流域上游区域扩大并恢复流域保护工作,可以通过对地方政府部门实行税收再分配,并根据不同区局的实际保护面积进行补偿金额的发放,从而有效避免生态环境遭到再次破坏的问题[3]

5、结语

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对水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威胁,流域生态状况日益恶化。通过治理修复水生态补偿,是解决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中区域用水矛盾、生态破坏的有效途径,促使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进而推动社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越,姜大川,王尔菲耶,赵钟楠,曹建廷,陈媛媛.我国水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的理论进展与实践探索[J].水利规划与设计,2020(12):55-59.

[2]田英,赵钟楠,张越,王尔菲耶,曹建廷,陈媛媛.新时期推进水流生态保护补偿的战略思路与建议[J].水利规划与设计,2020(10):9-12+88.

[3]张玉玲,昝欣. 永定河上游流域水生态补偿研究[A].201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Chinese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