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景东县茶产业走“茶+旅”融合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4
/ 2

浅析景东县茶产业走“茶 +旅”融合发展

王寒玲

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 676299;


“茶+旅”融合发展,是以茶产业发展为基础,以茶文化为核心,将茶资源、茶文化资源与旅游休闲活动充分结合的发展模式,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本文立足于景东丰富的茶叶资源、深厚的茶文化资源,阐述了景东景东“茶+旅”融合发展的现实意义、优势和措施,为探索“茶+旅”融合发展助推景东茶产业转型升级提出思考。

1 景东县“茶+旅”发展现状

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茶+旅”作为茶产业转型升级可行的一条路子,正以其独特的吸引力引发了新一轮的探索。景东作为拥有23.49万亩茶园的茶产业大县,既有悠久的种茶历史和茶产品资源,同时也拥有深厚的茶文化,近年来,在县委政府、茶界和旅游界人士的共同推动下,在“茶+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进行初探,也取得可喜的成就,如成功举办“景东斗茶大赛”、景东大街镇“樱花节”等,在宣传和弘扬茶文化的同时,不同程度的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云中来”“清古林”等一系列茶园中茶点休闲小屋的建成,既符合现代人休闲的需求,又是茶产业升级的发展,代表着景东“茶+旅”起步发展;“茶窝子”“普洱大千”这些在无量山、哀牢山中美轮美奂的茶园茶庄园的打造,拓宽了景东“茶+旅”文化旅游的发展空间。

2 “+旅”融合发展是景东茶产业发展的趋势

景东产茶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茶叶资源,是全国百个重点产茶市县之一,但由于茶园地域分布广、茶品类别多而杂;山区老茶园较多,茶园基础薄弱,大部分茶企规模小,产业带动不强;品牌不够响亮,知名度不高等茶产业发展实情,面对当下越来越激烈的茶产业竞争压力,景东茶产业没有发展优势、茶产业总体效益也未能充分发挥,融合发展茶叶一 、二、三产业成为产业发展的必需。另一方面,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旅游的理念有极大的转变,开始追求以文化积淀为核心的精致、休闲、高雅的旅游方式,“茶+旅”融合发展,这种源自农耕劳作、怡悠自得的方式日益彰显出其迷人的魅力,游客在美轮美奂的茶园里亲自采摘、自己手工制茶、品味茶文化等体验活动恰恰能够满足现代人的心理需求,从这种意义上说,“茶+旅”融合发展是现代人休闲的需求。茶产业发展的必需加上人们生活的需求,使“茶+旅”融合发展成为景东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是新时代景东茶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3 景东县“茶+旅”发展优势条件

3.1茶园旅游资源丰富,基础好。景东目前有种植型茶园面积23.49万亩,大部分是连片的山坡梯级茶园,2010年全县启动生态茶园建设,所有大茶园都种上遮荫树,通过几年的精心管护,遮阴树现已长大成林,形成了“远看是森林,近看是茶园”的生态茶园景观,小气候明显改善,茶树健长,花香鸟语,茶园美轮美奂,最典型的就是大街镇三营茶园、文山茶园;文井镇东来茶叶粗制所茶园;锦屏镇茶试站茶园;漫湾镇茶窝子茶园。有野生型古茶园28.6万亩,分布在无量山境内老仓福德、漫湾、金鼎、御笔和分布在哀牢山西坡重点分布栽培型古茶园,茶园古茶树多,茶区风光秀丽,周边气候宜人,有神秘高山云雾景观,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更能让人体验高山云雾出好茶感慨。这些栽培型和野生型的茶园资源基本能够满足,茶客在风光秀丽的茶园里亲手采茶、制茶、品茶等体验活动需求,为景东走“茶+旅”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3.2茶文化历史厚重,挖掘潜力在。在《滇海虞衡志》中檀萃曾记载“普洱茶名重于天下…”在《普洱茶记》中阮福也说道“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时”,由此观之,古人已知古银生府的普茶(景东境域内的茶)有上千年的历史沉积,有明确记录的是唐朝樊绰在《蛮书》中“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的记载,也是云南省见诸于史籍最早最确切最可靠的记载。清嘉庆《景东直隶厅志》[17]记载更明确:“蒙乐山(即无量山)间产野茶,然味涩苦,人少采食。民间所见之茶大都卖自普洱。冬春之间,入山采茶者甚众,或转卖弥度、昆阳,故景东商贩生意以茶花二项为大宗。”这些记载都能彰显景东茶的有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蕴。

3.3茶事活动特色鲜明,易打造。目前景东境内的古茶园,大多分布在海拔1800~2200米的村寨间,这一地带属于不积雪的冷凉区,一般人家都点有四季不熄的火塘,居住者多为彝族(包括蒙化、倮倮、俐侎等)、拉祜族人,这些族系至今保持着祭大茶树、祭茶神的习俗。祭祀活动既是延续祖先的传统,也是对历史的记忆,通过挖掘、收集和整理具有景东特色的古朴浓郁的民间茶习俗,进一步发挥文人的智慧,创作的具有本土文化内涵和现代艺术特点的的茶艺、茶歌,既能夯实文化底蕴,彰显景东无量山茶和哀牢山茶的文化价值和品味,更是文化积淀为核心的精致、休闲、高雅的旅游的基础。比如:景东本土创作的“彝家糊米罐罐香”在“首届全国民族茶艺表演大赛”上荣获大赛金奖,也会成为景东走“茶+旅”发展的艺术基础。

4 景东县“茶+旅”发展措施

4.1加快“茶+旅”生态旅游建设。建设以乡(镇)、村为内容的茶叶特色村镇旅游体系,在不影响茶叶生长的前提下,通过景观改造和花木补植,适当美化茶园的景观,形成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加强对茶园的管理,注重保护茶园及茶园周边的生态环境,适当开展生态旅游,有序开发茶产品旅游资源。积极启动并推进无量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哀牢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及旅游特色村建设,申报旅游美丽乡村项目,申报和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加强旅游宣传促销,积极对外开展旅游特色村招商引资,加大旅游特色村的开发力度。加快大寨子茶叶、无量剑湖、杜鹃湖、长地山茶园、班崴茶山等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力度。

4.2实施古茶园保护工程。采取采摘与养树相结合,砌埂培土、造册登记、单株挂牌,禁止移植、贩卖栽培型古茶树等有效措施,保护利用3.7万亩栽培古茶资源;加大巡山护茶和查处力度,禁止进入林区挖取野茶树、采摘野茶,切实保护28.6万亩野生茶树资源,做好做实茶园美化亮化建设,为景东走“茶+旅”发展奠定了基础。

4.3实施茶叶初制所改扩建工程。按照国家生产标准要求,加大对茶叶初制所新技术推广、厂房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促进生产技术和装备升级换代,推行标准化、清洁化生产,提高毛茶的质量和效益,逐步建立健全茶叶初加工监管体系,扎实加强茶叶庄园建设的美化和亮化,筑牢“茶+旅”发展基础。

4.4实施龙头企业培育扶持工程。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优选有基地或与茶农联系较紧密、加工厂占地较大、有一定加工能力、有市场、发展潜力较大的本地茶企业,在发展茶加工旅游时,引导茶叶加工企业把发展茶加工旅游作为公司或企业的发展战略,建设“工农业旅游示范基地”,开发茶特色工业旅游产品。

4.5实施茶文化宣传推广工程。我们彝族的烤茶文化、火塘文化是县域内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习俗,可以通过茶文化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加大茶文化旅游节事节会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会展节庆文化活动的连动效应。制作景东茶产业宣传片和宣传册,创作茶文化歌曲,倡导全民学习掌握宣传银生茶文化;积极开展茶事、茶艺活动,通过品茶艺术表演和培训,传播茶文化,普及茶知识,拉动茶消费;在开发中应注重泡茶、赏茶、茶艺表演的休闲旅游价值,通过适当创新,引领论茶、品茶新风尚。让品茶的味觉享受融入视觉、听觉的立体享受,让品茶成为一种高品质、高舒适、高境界的体验,成为景东特色休闲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

[1].李佳新.宁国“茶旅融合”发展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17( 13)

[2].张耀武,龚永新.黄放亮.等.“茶旅融合”助推茶产业转型升级探研---以湖北邓村绿茶集团为例(J)《茶叶科学技术》2013(3)

[3].《云南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G)


6076428f96118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