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4
/ 2

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陈丹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外国语小学 浙江金华 322100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重视和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广大小学体育教师的关注。为此,本文主要探究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希望能够改善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同时为广大小学体育教师提供基本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创新角度;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策略探究。

引言:众所周知,体育活动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形成健康心理方面有着十分积极且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学生们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对于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来说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但是经过实际的教学实践调查可知,当前有很多小学开展的体育教学现状都不容乐观,一方面是教学形式单调、乏味,另一方面是开展体育教学的设施环境不足,直接导致了小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从而间接的影响了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为了改善小学体育教学的不良现状,教师必须要深入教学当中突出的问题,创新和整合体育教学方法,让小学生爱上体育活动,从而促进小学生身体健康全面的发展。

  1. 创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素养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创新体育教学首先就要打破旧的教学体制,教师要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不能够单纯追求体育成绩达标,而是要真正的带领小学生能够有兴趣参与到体育锻炼过程中,帮助小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因此,创新体育教学首要任务就是创新体育教学的思想,而新教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助小学生发展体育心理能力以及体育运动能力。

在传统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深入,小学体育教师逐渐转化为现代体育概念当中的教学辅导地位。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要越来越注重挖掘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小学生在一个健康快乐的氛围当中参与体育锻炼。一方面,在教学过程当中,体育教师要不断树立进步的意识,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各项体育培训活动,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另一方面,在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要积极的投身于工作之中,探求新的教学模式,可以积极的与其它体育教师或者外校的专家进行交流与合作,探讨更为新颖的教学方法,实现取之所长、补己之短的效果,进一步达到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目标。除此之外,在教学行为方面,教师还要定期的进行教学反思,在完成每次教学任务后进行反思和总结,反思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总结每节课堂中得到的收获。这不仅是做好小学体育教学的首要步骤,同时也是开展体育教学的根本所在。教师只有积极创新教学理念,才能够逐渐改变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在提升自身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同时,实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创新的有效性。

  1. 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沿用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首先示范,然后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教师始终占据体育课堂的教学主导地位,没有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没有自主思考和发挥的空间,为了有效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能动性,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情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小学体育课堂的灵动性。

比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恰当的音乐创设一种欢快、活跃的课堂锻炼氛围,音乐是一种非语义信息,能够给学生呈现一种模糊的图像,而恰好是这种模糊性能够给予学生一个想象和创造的空间,通过音乐的融合能够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教学浙教版小学体育有关“跳跃”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音乐,带领学生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之中,乐曲中包含“青蛙跳”、“马儿跑”、“白羊跃”的声音,这时小学生们的情绪都会受到感染,小学生们都跟随音乐的变化进行自由发挥与活动,他们一会儿学马跑,一会儿学山羊跳,一会儿学青蛙跳,他们的动作都十分逼真,身心也十分的投入。通过这种形式,不仅丰富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还创新了课堂教学模式,融合了音乐元素创造了温馨、和谐的运动氛围,小学生们逐渐爱上了体育课,在活动之中发展了体育能力,实现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效性。

  1. 创新教学思路,优化教学质量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随着小学生年龄和身体的不断发育,他们的身心也逐渐成熟,教师的教学思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要结合不同阶段小学生的身体情况和运动特点创设教学思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小学高年级的体育教学目标与低年级的教学目标截然不同,为此,教师要设计不同的教学思路,选择不同的课堂游戏类型展开教学。针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讲,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游戏去激发学生的运动能力,同时发展小学生的优秀品质。比如,低年级学生适合参与青蛙过河游戏、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不仅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运动特点,同时还能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同时发展小学生的跳跃、奔跑等基础运动能力。

在面对高年级的学生时,教师需要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活动,其中可以有复杂的游戏规则或者是强大的技术技能,比如拔河比赛、障碍接力赛等等,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够强化学生的运动技能,是符合高年级小学生发展体育能力的最佳教学思路。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创新,不仅要创新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更要注重创新课堂教学思路,结合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思路,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情况下展开教学,这样更能够收获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提高小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

  1. 创新合作形式,提高运动效果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一种高效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的过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创新了小学体育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有效性。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素质训练的过程中,先让每个学生单独的坐在地上,在不借助手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站起来,这时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随后,教师再让三位同学手挽手,背对背的坐在地上接着站起来,此时有一半的小组不能够顺利完成,还有的小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站立。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人多力量大行不通呢?让学生们在小组之中进行交流与尝试,经过总结和试验之后,几个小组便能够成功地加快站起来的速度。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们认识到团结的力量,通过合作完成了体育运动项目,同时也达到了运动效果。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创新体育课堂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思路以及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树立体育锻炼的长久意识,在创新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促进小学生身体健康,茁壮的成长,进而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范崇银.对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探究[J].教育科学,2017,(03):43-44.

[2] 李春新.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探究[J].基础教育,2017,(12) : 23-24.

[3] 于冲.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教学篇·教学创新,2015,(04):46-47.

[4] 苏志. 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教学篇·教学创新,2016,(03):13-14.

[5] 王增志.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新时代教育,2015,(1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