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物理智慧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3
/ 2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物理智慧课堂

林金亮

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 福建泉州 362000

摘 要:在当下学习背景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学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构建智慧除初中物理课堂,使得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多样,能够改变以往教学的局限性,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作用下可以充分的发挥自我的主动性,初中物理课程以探究性的内容为主,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探究性,而且需要学生有极强的自主性,同时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物理智慧课堂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探索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物理智慧课堂策略。

关键词: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初中物理;智慧课堂



前言

智慧初中物理课堂构建,不仅让学习和教学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也使得教学内容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变的更加丰富多样,在智慧课堂中融入“翻转课堂”的理念,让学生变成了物理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可以在物理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的遨游,获取物理知识,了解物理原理,自主探索,从而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物理素养。

1 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

1.1 学生主体性地位不明显

现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是很多明显,影响了物理教学的效果,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地位,没有对学生跟进行系统引导,学生在学习和探索过程中,缺乏自主性,学习缺乏创新习惯和延伸性,物理是具有实践性和探究性的课堂,只有足够的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注重引导,加强的课程设计,才能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了解物理知识和原理,从而巩固教学[1]。但是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所给学生的自主思考时间和空间都不够充分,缺乏对学生主体性地位的重视,因此影响了“翻转课堂”的构建,影响了初中物理教学的整体质量。

1.2 智慧课堂的构建过于局限化

智慧课堂的构建过于局限化,范围不够广泛,现阶段的智慧课堂基本只停留在初步的应用信息技术层面,对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还不够成熟,且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依赖,在教学中和学生的交流过少,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现在新型学习平台越来越多,且功能也越来越完善,教师对不同学习平台要充分的进行了解,合理的应用,才能实现人机互动,更好的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现在的网络学习平台不仅湖北学习功能,还具有信息分享、人机交流等功能,可以在探索之余更好的完成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线上互动,教师要认清不同的学习平台的功能,合理的利用,才能的充分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从而构建更为灵活的初中智慧物理课堂。

2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物理智慧课堂的策略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物理智慧课堂,要重视学生的作用,加强引导,指导学生深入探究,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了解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学习平台的交互性、分享性、多元性、丰富性,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构架高效的初中物理智慧课堂。

2.1 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线上预习

智慧课堂最为明显的优势即为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完成学习,打破了传统学习模式的限制,为学生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学生可以自主的寻找学习资料,提升自身的知识体量。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可以搭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物理学习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每一个学生开通学习平台的个人账号,在教学前,教师可以登录管理账号,在物理界面设计预习任务,在设计好教学任务后,制作微课,通过信息平台进行发布,指导学生在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完成线上预习任务,学生在完成预习任务后,可以在上课前发给教师,教师通过统一接受,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2]。这种智慧化的教学模式以学定教,大大的提升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得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策略更加的人性化,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的更加清楚,有利更好的开展物理教学。例如,在学习《动与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平台设计预习任务,指导学生自主的学习预习任务,初步的了解物理课程内容和难点,为后期的教学做好铺垫,教师在设计预习内容时,要围绕课程的主体内容为中心,把控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保证预习任务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2 分析学生预习情况

学生在完成了教师所布置的预习任务后,通过线上平台发送给教师,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做好教学计划,制定教学策略,对学生在预习中出现容易出现错误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步的制定教学策略。智慧化的学习平台,可以通过初步的自动化分析,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和分析,通过不同的检测维度,分析学生的预习情况,如学生预习的完成度、预习题目的错误率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可以全面的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策略。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平台后台的运营情况进行深刻的了解,从而保证教师对每一学生的具体情况都有所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具有差异性,不同能力的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不同,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时要考虑到教学的层次性。例如,在学习《运动的描述》一课后,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的深刻的分析,而后再设计教学的内容,完成差异化的物理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得到提升,并根据预习情况分析学生预习过关率,对于未能过关的学生,可以再次设计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并开通线上提问功能,为学生答疑解惑,完成线上和学生的互动。

2.3 利用平台进行重点内容的探索

在完成预习检验后,为了进一步的提升教学效果,教师要利用平台进行重点内容的探索,引导学生完成线上交流,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差异性的推送不通过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在差异化的学习过程中,实现自身物理实践能力的提升,并不断的提升的自身的物理应用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落实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线上探索,小组之间可以实现互补,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且不同的学生可以实现合作,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小组合作探索的过程中,要有序的开展差异化的教学策略,由于不同的学生情况不同,学习能力差别极大,教师可以利用学习平台设计差异化的物理习题,指导学生通过自检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然后将自己的习题情况发送给教师,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推送不同的物理内容[3]。在重点内容的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专题知识点的讲解、习题的集中训练、线上的提问竞答,完成对物理重难点内容的巩固,从而提升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光的反射》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物理习题,指导学生通过线上作业进行完成,对自身学习情况有所掌握和认知,在完成练习后,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完成线上交流。

2.4 教师进行线上解答,并组织线上评价

在完成课程后,教师可以在固定的时间里,进行线上解答,指导学生归纳自主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课程中的不解之处整理,然后统一进行解答,教师在解答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平台搜索相关生活案例,结合案例进行问题解答,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巩固自主学习的效果。在完成线上解答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线上评价,对本课程进行多个维度的评价,除了系统的自动化评价以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线上交流平台对教学过程进行完整的评价。

3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课程具有鲜明的探究性特点,只有构建以学生为主的智慧数学课堂,才能不断的提升初中物理课堂的质量,因此,教师要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科学的设计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1]潘福成.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思考[J].家长,2021(03):29-30.

[2]杨春华.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考试周刊,2021(04):77-78.

[3]马秀兰.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新课程,2021(01):169.

【作者简介】林金亮,男,1970年12月出生,汉族,福建永春,泉州第五中学高级物理教师。历任初中毕业班物理教学工作,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专业知识基础扎实,教育教学技能精湛。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形成了“民主互动,享受学习”的物理教学风格

【本文系2019年度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初中物理智慧课堂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MJYKT2019-148)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