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变电运维操作安全性的管理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2
/ 2

提高变电运维操作安全性的管理策略

王永刚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固原供电公司 , 宁夏 固原 756000

摘要:由于当今国内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各种新型先进技术也大量运用在电力系统当中。人们现阶段所运用的是变电运维一体化操作模式,这种生产手段能够有效将其工作效率提高,然而,因为变电运维工作牵涉到了范围具有复杂性,其中包含维修技术管理的种类很多,出现故障时对整个电网调度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要有关员工对变电运维操作的安全提高重视。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在开展每项操作过程中怎样避免安全问题发生,并且降低这种事故发生概率,针对工作期间所需要的注意进行阐述。

关键词:变电运维操作;安全性;管理对策

1阐述电力设备运维管理安全运转的内容
1.1收集电力设备原始数据评估寿命

电力设备运营维护管理过程中,需要对电力设备原始数据进行收集并且将寿命的评估工作做好,由此对电力设备的型号以及结构参数等各方面进行全面了解,最后以这些数据为基础,通过评估的方法对电力设备的使用年限了解,这样才可以为后期电力设备安全运转和检修提供数据支撑。
1.2判断以及评估电力设备故障问题

实际工作期间,电力设备运营维护管理工作需要严格诊断和评价电力设备的故障情况,员工通过使用各类传感器,以及更科学的测量方式,对电力设备运转情况参数进行收集和解析,比如所获得的物理量参数和化学量参数等。随后对所获取的参数进行解析处理,由此对目前电力设备运转情况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和判断,最后由此为依托来评价目前设备的安全性及其电力设备的故障情况,并提出有效的检修或者处理方法。
1.3制定电力设备检修对策

以电力设备运转情况为基础,要求制定对应的电力设备检修对策,制定对应的电力设备运转情况评估模式,随后以此为根据,根据检修措施,对每一个设备开展检修,将有关登记工作做好,为后期的效果评估提供有利依据。
1.4评价设备检修效果

实际工作期间,对于电力设备检修资料和对应的过程进行全记录,由此来识别目前电力设备检修质量和具体情况。检修的电力设备可以正常运行则表示电力设备检修效果非常好,反之就代表并不理想,对检修效果进行评估完成以后,对应生成有关报告,并将其进行存档处理。

2探究变电运维操作安全性的有效管理对策

2.1变压器

变压器的运行控制是变电站运行维护的中心环节。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充电、调压、空载运行等,当变压器与空载运行连接时,存在漏电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方法是用中性点直接接地隔离电压。变压器在使用的全过程中,要保证中性点必须接地,最大限度地滤除电压,防止电流流过。中性点接地方式需内接,隐蔽处。当必须改变接地方式时,应改变保护方式。切换到零序保护模式。中性点保护方式的调整顺序为:零序点电流保护;出口高压侧变压器间隙电压;间隙电流保护。在维修中,由于电流并联形式的改变,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第一种情况:如果并联的几台变压器主干线上的电流来源不一,则进行中性点接地操作时建议每一条变压器上的母线都要分别直接接地。

第二种情况:在维修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变压器出现空载电压升高的情况,可以使用各种能够降低电压的设备来并联到系统中,电抗器可放在电压较大的区域,防止电流形成,影响安全操作。

第三种情况:当进行低压侧的电压反送时,由于电流的迅速改变,可能会发生高压侧的开关直接跳闸的现象。跳闸使得是高压电一侧有着电流过大的安全隐患,为了减少电流的汇集,此时中性点也必须进行接地。

2.2母线

母线在整个供电系统中的作用是接收来自各个元件的电压,涉及元件多、工作量大。是保证安全运行维护工作的关键环节。根据这一环节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由于工作不慎,直接带负荷拉起闸刀开关;但当保护装置合闸时,母线可直接带负荷拉起,三是电容、电感的工作原理不明确,导致系统发生串联谐振。

因此,在母线运行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①当备用总线发生故障时,如果没有可以继续使用的总线,就要直接切断总线,及时停止系统的运行;②在交换总线时,应先切断电源,以防换线过程中跳闸;③备用母线故障时,应直接切断母线,及时停止系统运行,在母线交换操作中,不仅要注意及时断电,而且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技术规程操作防止倒序现象。当公共汽车被完全更换后,重新接通电源。当母线靠近母线时,用断电法检查安装是否正确。对母线进行停电检修过程中,需要使用间隔供电的方法对其开展充电模式,以免由于电流一时太大会对母线造成不利影响,如果充电保护和充电都已经完成,以后可以恢复站内的全部正常运转,如果母线周边的电压互感器进行维修过程中需要注意第一时间断电,或者电压回路的正确切换。

2.3直流回路

操作直流回路过程中,若操作不符合标准,有可能会导致保护装置出现巨洞或者误动的情况,对操作的安全性会造成不利影响。

①直流电源停用,不能直接断电处理,需要先把保护机制退出,以后再进行断电操作。跟其同样道理,直流电源通电时,先通电,然后再进行保护装置的恢复工作。

②通电是一旦进行断路器检修过程中,为了避免断路器出现损坏问题,需要把其设置在分的位置,并且要将全套的保护工作做好,后期才可以进行拆取操作。

③对直流电进行操作过程中,会轻易由于误接问题而导致寄生回路,因此,需要把直流熔断器取下,同时还要根据一定顺序进行操作。取下来的同时要先正极后负极,安装过程中顺序,相反需要先负极后正极。在此期间需要注意的则是拆解过程中需要快准狠快速完成整个操作,以免由于操作速度过慢而导致熔断器的绝缘性受到损害。若一定要进行反复拆合,为了更好保护熔断器,就需要将熔断器取下几秒之后进行安装。

2.4合环解环操作

针对电力系统进行维修过程中而言,一些环节工作会牵涉到合环以及解环操作,为了更好确保这项操作的安全性,需要全面对设备的频率波动以及承载能力等各个因素进行全面考虑,严格根据有关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工序进行作业。

第一,针对第一次进行合环的工作而言,在操作期间会出现相位角偏离正常数值的情况,环操作过程中务必要确保相位角角度的准确性,因此需要使用对应的方式,将相位角的角度进行调整,并且调整到正常状态。

第二,进行合环操作时,务必注意变压器两面的电位差有没有很大的差异性,人为操作把电压差值把控在规定的范围以内,不得比任何一者高出20%,针对满足的条件下降,电压数值上调至为30%以内。

第三,为了更好确保操作的安全性,确保二次系统能够达到环网的标准,在和环前期要把每个设备所能承载的最大电流实施进行预测,根据每个控制节点的电压差异性,把电流把控在适合的范围以内。

3结束语

针对变电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根据有关技术标准进行作业,同时还要严格对待每个环节的操作。降低因为人为原因而导致的安全问题发生。其次,在完成每个环节之后,要重新进行检验工作,保证在工作当中并没有遗漏的地方,立足于安全操作规范行为,满足变电运维安全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 王绍群. 提高变电运维操作安全性的管理策略[J]. 电工技术, 2020, No.512(02):101-102.

  2. 李龙, 潘维, 邝彬彬. 提高变电运维操作安全性的管理策略[J]. 轻松学电脑, 2019, 000(028):P.1-2.

  3. 于昊颖. 提高变电运维操作安全性的管理探讨[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 000(021):287.

  4. 杨洧强. 变电站运维管理中设备故障原因及处理[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9, 000(022):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