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8
/ 2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初探

马春华

宁夏银川市贺兰县回民小学

摘要: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在所有基础教育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增强小学生在视觉艺术中的素养,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水平,可以使其发现生活中的美。而审美教育作为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该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美术课;教学;美术作品;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忽略了小学的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影响了学生的美术教学热情,降低了他们的创造能力。新的课程改革强调了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并指出美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形式。因此,教师应利用小学美术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艺术成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以确保学生的整体发展。

一、美术欣赏的重要性

学生美术欣赏的主要目标是使其不断对美术作品感兴趣,养成观察艺术类型和感官敏感性的习惯,以便学生可以体验和欣赏艺术作品。通过交流欣赏世界艺术大师的杰作,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构图,线条,绘画方法,色彩运用,绘画的一般意义,甚至某种艺术语言。这能够丰富学生的世界观与价值,提高他们的整体艺术素养。同时美术欣赏还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二、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问题

目前,很多美术教师对美术欣赏教学的了解不够深刻,其认为,教学只是为了让学生看到美术作品,而没有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美术作品。同时,教师在课堂中只教授绘画技巧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但是这对学生的美术素养提高远远不够,并影响了小学美术教学效果的提高。其次,教师将通过教学扩大他们的艺术知识,以调动学生对美术欣赏的兴趣,并丰富教学内容。但是,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而是选择了超出学生认知范围的学习内容,这不仅降低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迫使学生表现出负面学习的状态。最后,一些教师使用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来表达美术教学,不仅未能消除学生学习的“枯燥感”,同时还占用了课堂的时间,留给学生时间以独立地进行欣赏和思考,并且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也阻碍了学生的个人发展。

三、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策略

1.建立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评价

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建立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欣赏美术作品的机会。教师通过创建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教学氛围,可以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理解艺术知识,并更好地展示动态美术绘画,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作品评价。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美术作品欣赏是视觉艺术,而视觉艺术是增强知觉的最有力手段。笔者认为,在艺术欣赏班中,学生需要这种感知能力来欣赏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大师的作品。没有这种感知能力,任何创造性思维都将是不可能的。多媒体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更直观的视觉体验。

例如,教师在教学《感恩节》相关的内容时,应该搭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借助多媒体,很好地展示了美术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欣赏中国图片”中,学生通过观察中国图片的各种图片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讨论有关中国图片的几种不同观点。同时,学生还了解了中国画在中国画史上的重要地位。这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能够体验伟大作品所提供的文化基础和美学意义。随着多媒体的广泛使用,学生的视觉体验不断提高,思维也不断提高,多媒体已成为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应该灵活运用。

3.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欣赏美丽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真的想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那么小学生必须实际练习和体验生活,才能真正了解美是什么,这也可以使教学变得更好。例如,通过学习《会变的花、树、叶》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森林中观察。当学生真正进入森林并用手指触摸花朵、树木和树叶时,观察树干的纹理,观察每朵花的花瓣,感受每片叶子的触感,他们才可以真正欣赏这幅画。只有学生真正欣赏大自然的美,他们才能欣赏作品并提高其艺术欣赏的水平。具有更多生活元素的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生活中的艺术现象触手可及。通过重视美术的教学,我们可以将教室的内部和外部以及学校的内部和外部结合起来,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从而创造出宏观的审美情境。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校园内走来走去,让他们分析并评论校园建筑的布局和特征,或者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建筑以进行详细观察。这样,学生将再次对他们更熟悉的欣赏对象产生兴趣,并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就。教师也要关注自己的教学活动,可以创造各种条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场景,并通过熟悉的图像和事物和人物,将学生带领到更好的学习情感领域中。

4.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交流感激之情

在教授对小学美术的欣赏内容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和探索充分表达对学习的感受,同时整合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这不仅会鼓励学生更详细,更准确地理解美术作品,还将鼓励他们不断增加对学习和影响的兴趣。

例如,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雕塑”时,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帮助学生改善和增强互动交流,并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对雕塑的感受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艺术的综合欣赏水平与评论能力。在正式讲课之前,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雕塑,并要求学生观察,仔细欣赏和讨论这些雕塑,鼓励学生更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此时在某个学生欣赏之后,他提出了一种感觉:“通过这些雕像,我感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勇气和无畏精神。”基于此,其他学生也分享了自己的欣赏观点。通过这次讨论和交流,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在对相关知识和材料的理解的基础上获得了更直观的感受,可以进一步补充对作品的欣赏和评论,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视野的不断发展也可以促进正在进行的教学水平。

5.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保持联系并有效地进行教学

欣赏不仅是改变主观世界的活动,也是改变客观世界的活动。教师可以将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不仅可以欣赏世界著名的书籍或世界上特殊的地方,还可以发现学生周围的一些风景和物体,因为本书的内容中经常有许多特殊的历史遗迹,所以当学生将目光转向教材时,很容易忽视周围丰富的资源。学生离生活越近,就越容易产生共鸣。例如,学校附近的宇庙位于栖霞岭南麓,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角,它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岳飞纪念馆。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文物保护工作列入国家主要单位。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更多地了解周围的国家英雄及其家乡的好地方,这些地方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它还使学生了解欣赏有多种形式和领域的作品,此时对艺术的评价不是单一的评价,而是多方面和多方面的评价。

一般来说,小学美术欣赏课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认知,有选择地教学。要加大努力使学生突破时空,地域的界限,体验世界的不同文化,逐步发展自己独特的审美理解和审美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瑶娟. 用欣赏美的眼睛看世界——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之我见[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2).
  [2] 高卫华.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策略之我见[J]. 发现:教育版,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