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8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魏乐乐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省南充市,637000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创造性的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站在了具有主体性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本文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三个维度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重大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这一政治论断是我们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的一把金钥匙,也创造性的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站在了具有主体性的新的历史起点上,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极其重大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保持信心、对社会主义坚定必胜信念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我们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注入新的思想动力。从十九大报告中“三个意味着”的精神内涵可以看出,习近平以广阔的视野、以非凡的高度,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三个维度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维度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正确之路。近代以来的中国,是政治上腐败的中国,更是经济上落后民不聊生的中国。为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无数仁人志士和先进知识分子进行了艰辛探索,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引领下,最终找到了救国救民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近代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建立新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随后,在党的带领和号召下,中国人民顺利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紧接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大胆开展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在2000年左右实现人均GDP1700美元,极大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基本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自己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历史担当,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变革,使中国人民强起来了。这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的正确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维度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经过170多年的大浪淘沙后在中国大地焕发出了强大的生机活力,中国人民在世界上可以豪情满怀、信念坚定地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让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重新伟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是党的治国理政的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有一个重要里程碑[2]”,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得到了进一步的继承、发展、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3]”,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表明科学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依然前景光明,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并没有终结,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地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地把这一科学理论作为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自觉地运用这一科学理论指导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更加伟大的胜利,赢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光明的前景。

从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维度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放到整个人类社会发展道路进程中去考察,充分表明,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不只是只有西方的发展道路,而是应该有不同的道路。如果只是简单地移植先发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就会造成诸如“拉美陷阱”的困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顺应新时代的呼声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完成了现代化的转型和跨越,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这是对世界和平发展进步的一个重大贡献,打开了现代化的更多可能性,使“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有了全新的选择[4]”,为发展中国家进一步拓展了现代化新道路。

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实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交通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四个现代化。随后,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规划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的设想,特别是第二步在二十世纪末,中国的国民经济走到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1987年党的十三大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在第三步目标中,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了“建党一百年的时候,即到了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步,到建国一百周年的时候,即到了2049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5]”。这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人从战略的高度更加自信地肩负起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历史使命,开启了新的伟大历史征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了““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政治宣言,也是行动指南,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更为我国提前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历史实践和伟大现实实践,开启了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和新路径,中国现代化走到了人类现代化的最前沿。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事业取得了全面性变革性进步,国家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中国现代化的成功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启元:《学习宣传贯彻党十九大精神》,《共产党员》2017年12月3日。

  2. 李树林:《全面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内蒙古日报》2017年11月6日。

  3. 渝宕科:《怎样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是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共产党人》2017年11月15日。

  4. 中共中央宣传部:《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出版2017年版。

[5] 陈一新:中国共产党的“新三步走”战略.长江新闻网.2017-10-27.

[6]中共中央宣传部:《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出版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