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支气管肺泡灌洗抢救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临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2

研究支气管肺泡灌洗抢救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临床

黄山

贵州省 习水县人民医院, 贵州 习水 564600

【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抢救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8月接受的48例救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案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差异分组,甲组的24例实施常规治疗,乙组的24例实施的是支气管肺泡灌洗抢救治疗,干预治疗之后总结效果。结果:乙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分别是90.4%和66.7%。乙组的FEV1/FVC、PaO2指标高于甲组,PaCO2指标低于甲组。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各项时间指标,乙组的炎症吸收时间、呼吸衰竭好转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低于甲组(P<0.05)。结论:针对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案例实施支气管肺泡灌洗抢救,有突出的作用,可行性比较高,能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借鉴和实施。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重症肺炎;呼吸衰竭

重症肺炎的发生几率比较高,病情进展迅速,治疗的难度相对比较大,重症肺炎的患者自身会出现通气功能受到限制等影响,感染的几率比较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针对具体情况,在临床的干预和治疗中,需要注意的是合理进行对应的治疗。其中支气管肺泡灌洗抢救治疗效果突出,抢救成功几率高。为了分析结果,选择本院接受的符合要求的部分案例为对象,随机分组后实施不同的方式干预治疗,治疗后结合数据总结效果。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48例救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案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差异分组,两组均是24例。甲组的男女分别是13例和11例,年龄区间在48-71岁,均数是56.36±0.25岁。乙组的男女分别是12例和12例,年龄区间是47-72岁,年龄均数是56.26±0.28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可知,差异不明显(P>0.05),资料可分析和对比。

1.2方法

甲组的案例采取的是常规方式治疗,结合患者的病情情况给予抗感染和吸痰治疗等。乙组的案例在甲组基础上实施的是支气管肺泡灌洗方式治疗,首先给予高浓度氧吸入,采用5-10mg的咪唑安定进行静脉注射,达到镇静的效果。而后注入2%的利多卡因进行麻醉,气管插管之后,经鼻置入纤维支气管镜,在镜下对呼吸道内分泌物进行清理处理,分次注入肺泡灌洗液。温度为37℃,选择100ml0.9%的生理盐、0.2g丁胺卡那霉素、5mg地塞米松配置而成的,每次注入10-20ml,总量控制在100ml,采取的是负压装置回抽灌洗液,每日1次[1]

1.3指标分析

(1)分析两组案例的治疗结果;(2)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各项指标;(3)分析两组案例的各项时间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SPSS24.0进行计算,计量资料(年龄、病程、疼痛评分)以(606569a49648f_html_abcb267ac997b10f.gif ±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性别占比、有效率)以(%)表示,x2检验;P<0.05表示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1. 结果

2.1分析两组案例的治疗结果

分析和对比具体的治疗结果,乙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分别是90.4%和66.7%,数据分析如表1:

表1:两组案例的总有效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甲组

24

14

2

8

66.7%

乙组

24

20

2

2

91.7%

P值

-

-

-

-

0.00

X2

-

-

-

-

6.17

2.2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各项指标

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各项指标,乙组的FEV1/FVC、PaO2指标高于甲组,PaCO2指标低于甲组,各项数据资料分析可知,乙组的优势明显,详细的数据分析如表2:

表二:两组案例的各项指标分析

组别

例数

FEV1/FVC(%)

PaO2(mmHg)

PaCO2(mmHg)

甲组

24

42.36±0.26

78.69±0.25

48.58±0.24

乙组

24

65.36±0.11

85.69±0.15

38.36±0.25

P值

-

0.00

0.00

0.00

t值

-

7.56

8.69

6.89

2.3分析两组案例的各项时间指标

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各项时间指标,乙组的炎症吸收时间、呼吸衰竭好转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低于甲组,数据分析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数据资料分析如表3。

表3:两组案例的各项时间指标分析

组别

例数

炎症吸收时间(h)

呼吸衰竭好转时间(h)

住院时间(d)

甲组

24

12.58±0.26

3.25±0.25

12.25±0.25

乙组

24

8.36±0.11

1.68±0.25

8.69±0.11

P值

-

0.00

0.00

0.00

X2

-

7.69

6.58

9.87

3讨论

肺炎是当前临床研究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疾病的病灶位置局限在肺部,重症肺炎的案例可能会扩散到其他器官,容易引起呼吸衰竭的现象。在临床干预和治疗中,针对具体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合理有序进行治疗。采取原有的治疗方式,不能进行合理的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趋势[2]

在当前临床的治疗中,如果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可能导致患者病情耽误,因此需要注意的是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方式进行干预,避免出现其他不良症状[3]。支气管肺泡灌洗主要指的是利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操作的,直接到达病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探查,在纤维支气管镜下,患者的肺泡反复的吸收和灌洗,安全性相对比较高,治疗阶段,清除气管以及支气管内部的病菌等,能确保炎症得到缓解[4]。在后期的干预好治疗中,由于出现的损伤比较严重,纤维支气管镜经鼻腔插入之后,对患者造成的损伤相对比较小,可明显的探查患者的病变情况。在临床的进一步干预和治疗中,考虑到当前实际病症的情况,对患者合理采取该方式之后,可缓解不良症状。在治疗阶段需要对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前进行表面麻醉,血清降钙素原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对于判断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干预治疗中合理应用后,缓解了不良症状,促进恢复[5]

分析和对比具体的治疗结果,乙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分别是90.4%和66.7%。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各项指标,乙组的FEV1/FVC、PaO2指标高于甲组,PaCO2指标低于甲组。乙组的炎症吸收时间、呼吸衰竭好转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低于甲组。说明针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案例实施支气管肺泡灌洗方式进行抢救,效果明显,可行性高[6]

综上所述,支气管肺泡灌洗在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有突出的作用,减少了存在的不良反应,值得借鉴和实施。

参考文献

[1]储芳芳,王亚亭,毕良学,等.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的病原学特征及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疗效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08):1275-1280

[2]孔祥伟,陈聚兴,黄承吨,邓镇锋.纤支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对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及炎症反应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04):489-491.

[3]赵静,刘瑞娟.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无创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心理月刊,2020,15(07):215-215.

[4]张良.支气管肺泡灌洗抢救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3):11-12.

[5]林文如,徐晓飞.支气管肺泡灌洗在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11,9(08):1236-1237.

[6]陈艺坛,陈志斌,潘云虎,等.支气管肺泡灌洗抢救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07,(09):972-974.


作者简介:黄山(1986.10-),女,汉族,贵州遵义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重症医学科临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