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超声技术在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2

腹部超声技术在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中的效果

闫丽芳 郭海峰 * 通讯作者

武警山西总队医院 影像科 山西 太原 030006

【摘要】目的:分析腹部超声技术在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计40例,均为我院2017年5至2020年10月诊治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将其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同时间段在我院接受的健康人群40例为参照组。对比两组超声检查结果。结果:试验组病人门静脉主干内径宽度、脾静脉内径宽度指标均比参照组高,差异较大(P<0.05)。结论:腹部超声技术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准确率较高,有助于临床医生对制定治疗方案。

【关键词】腹部超声技术;肝硬化门脉高压;胃镜检查

肝硬化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是因为肝脏纤维化病变所导致,随着病情发展,对病人肝功能造成严重损伤,进而引起肝癌,对病人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而肝硬化门脉高压是该病症较常见的合并症,也是导致肝硬化病人死亡的重要因素。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现我院对腹部超声技术在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共计40例,均为我院2017年5至2020年10月诊治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对所有病人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和胃镜检查。参照组中包括23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最小值为49岁,最大值为72岁,均值(60.81±3.04)岁;患病时间最短8个月,最长5年,均值(2.14±1.23)年。试验组中包括27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最小值为47岁,最大值为75岁,均值(61.01±3.04)岁。两组研究对象一般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别(P>0.05),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告知后两组研究对象均知情。

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疾病,认知障碍者;患有肝癌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

1.2方法

病人入院后,指导其进行血常规、生化指标以及肝功能等常规检查,期间咨询病人既往病史,随后进行腹部超声和胃镜检查。腹部超声:选择意大利MyIab twicf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调节探头频率为3.5MHz,随后协助病人取仰卧位,嘱咐病人将腹部完全暴露出来,检查并记录脾脏厚度、脾静脉内径宽度以及门静脉主干内径宽度等相关数据。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门静脉主干内径宽度(大于1.4厘米,表明增宽)和脾静脉内径宽度(大于0.9厘米,表明增宽)。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分析研究结果,计量资料以(60656776a32fd_html_8459c6ca589b6d63.gif ±s)表示,采用t检验,结果显示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腹部超声检查检查结果

据表1所知,试验组病人门静脉主干内径宽度和脾静脉内径宽度均大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

表1两组腹部超声检查检查结果对比(60656776a32fd_html_8459c6ca589b6d63.gif ±s,厘米)

组别

门静脉主干内径宽度

脾静脉内径宽度

试验组(n=40)

1.56±0.54

1.23±0.31

参照组(n=40)

1.17±0.26

0.56±0.30

t

4.956

11.828

P

0.000

0.000


3.讨论

肝硬化病人由于肝内结蹄组织增生、分割以及肝小叶结构的改变,破坏肝静脉的分支;结蹄组织收缩再生、肝静脉内径变细,甚至闭塞,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进而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增加门静脉压力。正常情况下,门静脉压在1.27~2.35kPa,如果肝硬化病人发生继发门静脉高压后,门静脉压提高至2.94~4.90kPa[2]。彩色多普勒色彩变淡,门静脉主干内可呈双向血流,色彩也随血流方向而改变。流速减慢,常低于15-20cm/s。脾静脉血流量在静脉血流量中占比较大,门静脉脉压升高后,其也会发生扩张,进而发生静脉曲张,症状严重的病人甚至会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如不及时治疗,极有造成病人死亡。如何在提高肝硬化门脉高压检出率,干预其病情进展,降低病人死亡率,成为临床上重点关注的问题。胃镜诊断胃底静脉曲张具有较高的诊断率,但少数早期肝硬化病人无显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现象,极易发生漏诊,使病人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且胃镜检查对病人创伤性较大,病人耐受性较差、接受度较低[3]

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的不断改进,超声因其操作简单、无创性、重复性良好等特征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和重视,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4]。本次研究腹部超声技术在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中的效果,结果显示:试验组病人门静脉主干内径宽度、脾静脉内径宽度指标均比参照组高,差异较大(

P<0.05)。腹部超声检查具有较清晰的影像,能够清楚显示出病人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内径是否有增厚的现象,便于临床医生判断,进而提高诊断准确性。

超声多普勒最大优点是无创地为临床提供肝硬化的门静脉高压时门静脉及肝静脉血流动力学资料,腹部超声技术对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准确率较高,对该疾病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叶双. 腹部B超技术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 心理医生, 2019, 25(006):37-38.

[2]李福全. 腹部彩超用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诊断意义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29):138.

[3]张伟. 腹部超声在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35(07):139-141.

[4]李满玲. 腹部超声技术在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方面的临床价值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 030(002):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