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肺栓塞患者睡眠质量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1
/ 2

综合护理干预对肺栓塞患者睡眠质量影响

黄双艳 庄耀宁 蔡海宏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福建 莆田 351100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肺栓塞患者睡眠质量影响。方法:选取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58例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分析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以及睡眠质量评分(PSQI)。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以及睡眠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后,分析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分析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在肺栓塞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肺栓塞;焦虑;抑郁;睡眠质量

肺栓塞是肺动脉血管的阻塞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功能障碍,目前临床治疗肺栓塞主要采用静脉溶栓治疗[1-2],但静脉溶栓治疗容易产生牙龈出血等并发症,因此有效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关键,由于常规护理的措施偏向于单一不全面,护理综合有效性不高[3],因此有必要去寻找其他护理措施,而综合护理的措施均被证实切实有效,为探究综合护理的可行性,我院对肺栓塞患者开展综合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取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58例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分析组与对照组各29例。







年龄

病程

平均病程

分析组

14

15

29-7053.47±3.55)岁

1-9

4.25±1.87)天

对照组

15

14

27-7154.62±2.95)岁

1-10

5.22±1.987)天

两组资料经统计得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具体为: ( 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3]。同时观察患者病情( 焦虑情况、睡眠情况,心情) 等[4]。( 2) 密切观察各种药物的效果及副作用。( 3) 休息与活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以免增加腹腔压力,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密切观察患肢的皮肤颜色、温度、水肿程度。( 4) 基础护理。( 5) 饮食护理。给予低盐、低钠、清淡易消化饮食。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向患者讲述肺栓塞治疗方法等相关知识,遵医嘱对患者开展对症治疗,协助其完善相关检查等。

1.3 评估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睡眠质量、SAS、SDSS评分。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判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12周后焦虑、抑郁状态,分数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成正比。

睡眠质量评分:选择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计分制为0-3分,满分21分)进行评估,评分越高,则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选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行χ2检验、t检验,以P<0.05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

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分析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6065666d411f9_html_100966ecc3f24bda.gif+s,分)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n=29)

10.58±2.33

8.35±1.24

分析组(n=29)

10.69±2.54

4.25±1.36

T

0.021

9.248

P

>0.05

<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SASSDS评分

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分析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2。

表2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6065666d411f9_html_100966ecc3f24bda.gif+s,分)

组别

SAS

SDS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n=29)

53.41±13.66

49.85±10.36

46.33±12.35

47.36±12.38

分析组(n=29)

53.54±13.67

32.57±9.95

46.57±11.68

32.14±11.38

t

0.02

5.671

0.021

4.658

P

>0.05

<0.05

>0.05

<0.05


3 结论

肺栓塞发病急、进展快、临床治疗难度大。有研究显示,肺栓塞确诊后的病死率较高,临床上对护理提出更高要求,备受医护人员关注。根据临床上现用护理方案的缺陷,本研究采用综合护理方法探讨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呼吸困难及气短为肺栓塞最重要的临床表现,轻症患者有阵发性过度换气。同时,肺栓塞重要的生理变化是低氧血症,从而进一步导致睡眠质量下降[8]。焦虑,心里紧张等临床指标降低证实护理的重要性,同时,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多,说明在综合护理的干预下,患者恢复效果较好,疗效更突出。综合护理模式属于目前临床常用护理模式之一,其主要是指对患者开展有价值的、可信的护理措施,护理措施均被证实为切实有效,本研究对肺栓塞患者开展 综合护理取得了较佳的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在综合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措施前就已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张娟等专家研究成果,并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最优护理方案,从而有助于保证护理措施有效性及针对性,研究发现,在综合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更能清楚认识到自身护理职责,从而有助于增加其工作主动性,且护理人员更能明白患者真实需求,从而给予其对症干预措施,对提升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提高解肺栓塞患者睡眠质量,舒缓患者负面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娟.综合护理对肺栓塞患者情绪状态和临床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校医,2019,33(09):716-717.

[2]姜灵,张莉,张淑红.浅析综合护理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0):264-265.

[3]马源洁.综合护理干预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9,25(04):169-170.

[4]凡翠华,贺宁,武凌慧.肺栓塞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认知情况的危险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1):24-26.

[5]康旭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6例护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5):294.

[6]陈鲜桃.综合护理干预在肺栓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1):173-175.

[7]张焱,雷艳.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在老年肺栓塞患者抗凝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兵团医学,2019(01):80-82.

[8] 张锦萍.“一病一品”模式的建立对肺栓塞患者康复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 3) : 367 -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