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医生只是负责麻醉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31
/ 2

麻醉医生只是负责麻醉吗?

祝春丽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中医医院    638400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麻醉医生工作轻松,仅需“打一针”即可,其实这是一种对麻醉医生的误解与偏见,临床实践中麻醉工作并不简单,麻醉医生也并不只是负责麻醉,需要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安全管理,具体而言,麻醉医生在手术期需要负责下列工作:

一、术前

(一)术前访视

麻醉医生在手术前需要进行术前访视,术前访视重在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患者基本信息,且全面掌握患者心理、病情状况,从而制定针对性麻醉方案,确保麻醉安全,尽量减少风险事件,具体而言,术前访视包括下列内容:

第一,术前访视时重点需要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当前病情、本次检查结果等内容,然后结合个体情况,与手术医生展开术前讨论,共同确定术中麻醉计划以及术后镇痛方案。

第二,与患者面谈,纠正患者“麻醉药物都有害”的传统观念,介绍本次手术宜采用的麻醉方式及其必要性,以及麻醉前后配合要点、可能会发生的不适感等,让患者对麻醉有全面认识,增强麻醉与治疗信心,值得注意的是,讲解期间宜态度和蔼、介绍清晰。

第三,为患者讲解麻醉相关知识后,还需了解其心理状态,若是患者已经消除顾虑,则鼓励其积极对待手术;若是患者尚存在疑惑,应当耐心解答,同时指导其心理放松方法,尽量保持平和心态,以免影响术中生命体征异常波动,提升手术、麻醉风险。

第四,强调麻醉前禁食禁饮的重要性,叮嘱患者术前排空二便、去除义齿,同时也不宜将贵重首饰等无关物品带入手术室。

第五,指导患者签麻醉协议书,进行访视记录。

(二)调整生理状态

麻醉医生在术前还需要对患者生理状态做出合理调整,主要是采取禁食禁水措施,有助于优化能量储备,促进术后恢复,所以需要引起重视,例如术前禁食能够保证胃排空,降低误吸风险,但是近年来的医学研究也指出,长时间禁食对患者身体无益,还会降低胃液pH值,或是引起胃液返流,亦或是长时间禁食容易提升患者不适感,加重负性情绪,所以麻醉医生还需在术前结合患者个体情况、麻醉需要、手术需求等,有效控制禁食禁水时间,使其达到一个平衡点。

(三)调整心理状态

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极易出现负性心理,分析原因主要与手术结果、医生态度、病情严重程度、术后疼痛程度等有关,并且相关报道指出,围手术期不良心理会产生下列生理影响:(1)心血管功能方面:若是负性情绪较重,机体自主神经、交感神经、迷走神经等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容易影响心肌收缩、血压以及心输出量,甚至引起心率失常、心肌缺血;(2)内分泌功能方面:术前长时间保持负性情绪,也会使得内分泌严重失调,表现为舌燥、尿潴留、口干、大量出汗等,且以女性最为突出,可因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失衡而出现月经失调;(3)免疫系统方面:当机体精神紧张时,也会降低免疫系统指标,影响免疫功能;(4)消化系统功能方面:心理因素亦与消化系统密切相关,当我们情绪低落时,容易导致神经元高度紧张,可出现腹泻、肠痉挛等不适反应;(5)大脑功能方面:过度的负性情绪亦会使大脑供氧、供血不足,发生头昏、头痛等症状,甚至引起脑卒中。因此,麻醉医生在术前还需以尊重、关爱的心态与患者交流,减轻其心理压力,确保麻醉安全。

(四)优化生命体征

麻醉医生在术前进行生命体征优化能够降低围手术期风险,如术前调控血压能够减少住院时间;术前及时发现肺功能不全患者,且进行术前调整、术中麻醉用药控制,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麻醉医生联合护理组实施术前预保温,便于维持术中体温,防止寒战、低体温引起相关并发症;术前访视中进行心脏评估,亦能预防相关并发症,减少病死率;术前从心理与生理角度实施疼痛干预,也能提高痛阈,防止患者因疼痛而产生应激反应,危及生命安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以往术前用药重在抗焦虑、基础镇静、减少呼吸道分泌,而当前更侧重于增强患者舒适感与满意度,如尽可能的缩短苏醒时间,降低疼痛感等,当然,也需不断增强麻醉效能,少用麻醉药物,以减少相关不良反应,改变患者对麻醉的认知程度,能够正确看待麻醉。

(五)进行手术准备

除却患者心理及生理方面的准确,还需进行物品准备,包括麻醉药物、仪器、抢救设备等,确保上述物品随时可用,提高麻醉安全性。

二、术中

(一)优化液体管理

麻醉医生在手术期间需要做好液体管理,有效的液体管理不仅能够减少术中并发症,维持患者体征稳定,也能改善预后,减轻患者身心负担及经济压力。

(二)加强体温保护

手术期间麻醉医生需要与护理组相互配合,监测体温,同时提供保温措施,避免低体温增加切口感染风险。

(三)控制应激反应

在外科医生进行手术治疗期间,麻醉医生需要负责控制疼痛、失血、创伤等引起的应激反应,以免应激反应时间过长或应激反应过强,增加机体损害;另外,麻醉医生肩负着维持患者氧气输送、血液循环、呼吸等功能的重要职责,所以也需有效控制麻醉深度,当发生异常情况后及时处理,确保手术安全。


6064393db46fe_html_35d06516360f00bc.jpg


(四)提供心理干预

多数患者在首次进入手术室时会有孤独、不安、恐惧等心理感受,既与陌生环境产生的压抑感有关,也与监护仪器嗡鸣声产生的烦躁感有关,此时为了让患者以平和的心态接受麻醉,避免负性情绪影响术中配合、体征监测等正常工作,需要麻醉医生告知患者麻醉安全、准备充分,消除恐惧感,同时指导患者取合适体位,再次强调可能会出现的不适感,并告知患者若有不适可以及时告知手术人员,以便让患者获得安全感。另外,手术期间包括麻醉医生在内的全部手术人员均需认真对待手术,不得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不得做与手术无关的事情。

(五)进行疼痛管理

疼痛管理亦是麻醉医生的重要职责,若是不能有效控制切口、内脏牵扯等造成的疼痛,将直接影响手术进展、患者情绪,所以要求麻醉医生不断提升疼痛管理质量,例如若是椎管内麻醉者,需要清晰陈述、达到麻醉预计时间及深度、使用抑制内脏痛麻醉药物,起到麻醉无痛、舒适要求;针对全身麻醉者,结合血流动力学指标使用麻醉药物,并且在切片前进行充分的镇静、镇痛,以免引起血流动力学波动。

三、术后

患者在术后麻醉恢复阶段会逐渐产生疼痛、负性情绪、剧烈咳嗽等不适,此时亦需麻醉医生介入,配合医护人员改善患者身心状况,例如提供镇静、镇痛、针对性心理安慰等。

综上所述,麻醉医生在围手术期不仅仅负责麻醉,还需提供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安全管理,方能确保麻醉安全,减少麻醉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