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姜灸在皮下注射硬结中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31
/ 2

隔姜灸在皮下注射硬结中的临床应用

罗淑颖 李科

重庆市丰都县中医院 重庆 408200


摘要:目的:观察隔姜灸在皮下注射硬结中的临床应用疗效评价。方法:对我科自2018年1月到2020年12月住院患者中出现的80例注射性硬结病人,分A组采用隔姜灸治疗和B组硫酸镁配合热敷各40例对照,观察A、B两组病人的注射性硬结采用上述两种方法治疗后的疼痛改善情况和硬结大小。结果:两组肌肉注射出现硬结病人,A组采用隔姜灸治疗后效果最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灸治疗注射性硬结疗效确切,在疼痛程度和硬结大小的改善上都优于如硫酸镁及热敷等临床常见治疗方法,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注射性硬结;隔姜灸;硫酸镁


我科属于中西医结合临床二级学科,收治病人中肿瘤患者、糖尿病患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及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占比较高,此类患者需要长期静脉给药和肌肉注射缓解疼痛治疗,其中在脑血管疾病患者恢复期中常使用到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orwth factor,nMGF),nMGF具有促进神经损伤修复作用,自nMGF使用以来,普遍用于各种神经损伤修复类疾病[1、2]。但肌肉注射是nMGF临床唯一给药途径,用药3-6周为一个疗程,注射时药物刺激性强疼痛明显,切长期用药容易形成注射性硬结[3]。因此为了减轻痛苦、保证临床治疗持续性,临床护理人员一直在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隔姜灸治疗膝关节、胃脘痛及面瘫等疾病中均取得满意疗效[4]

1一般资料背景

2017年10月在浙江省中医院学习回来,我针对注射性硬结的临床表现结合中医学知识思索可以从中医“痹症”出发,利用隔姜灸中艾叶的温阳补火、舒筋通络和生姜的温经散寒作用在病人充分沟通同意下进行注射性硬结的外治法。中药外治法因经济、简便被广泛接受[5],且有报道采用中药外治法优于临床上50%硫酸镁湿敷[6]

2方法

将新鲜老姜切成大小、厚度合适的薄片,用粗针头在中间刺数孔后备用。先在皮下硬结处用手轻揉按摩3min,再用姜片揉擦患处1min后,把姜片放置在患处,将艾炷置于姜片上,点燃施灸,一般每次灸5~7壮,以皮肤局部红润不起疱为度,灸毕可用正红花油涂于施灸部位防灼伤。隔姜灸治疗组和硫酸镁湿敷组各40例,每日按疼痛数字评分法(Numberic Rating Scales,NRS)记录疼痛情况;按照硬结程度判断标准[7]记录硬结改善情况。

3疗效评定标准

3.1 疼痛程度

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umberic Rating Scales,NRS)记录,按0-10分评估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不影响睡眠;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不能入睡或者睡眠中疼痛;10分为剧痛。

3.2疼痛持续时间

分三个时间段,即<24小时;24-48小时;>48小时。

3.3硬结程度判断标准

1度:硬结直径1-3cm, 2度:直径3-5cm,3度:直径5cm以上。

3.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疼痛时间和硬结程度为等级变量,采用Kruskal-waills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所有病人在NRS评分中为1-3分,在疼痛程度上没有可比性,所以将疼痛持续时间和硬结程度作为指标进行比较。

4.1 两组病人疼痛持续时间比较

两组病人各40例疼痛持续时间根据表1平均迭次,A组B组疼痛持续时间由高到低,说明A组采用隔姜灸治疗后疼痛时间明显短于B组硫酸镁湿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1

治疗前后疼痛持续时间比较



时间

<24小时(例)

24-48小时(例)

>48小时(例)

平均迭次

B组

23

6

11

68.97%

A组

35

4

1

48.90%






4.2两组病人硬结改变情况对比

两组病人各40例硬结改变情况根据表2平均迭次,A组治疗后硬结变小例数明显多于硫酸镁湿敷组,说明采用A组治疗后疗效显著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治疗前后硬结改变情况对比



时间

1度

2度

3度

平均迭次

B组

6

15

19

77.30%

A组

27

9

4

41.75%

5 讨论

在临床上因长期肌肉注射某类不易吸收度药物,在注射部位容易形成注射性硬结,局部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7],疼痛主要是由于肌肉层度药液顺着逆流入皮下形成硬结[8]。疼痛是临床上最多度主诉,有文献报道,疼痛已被列为第五生命体征评估和处理,为了提高治疗满意度和持续性,提高患者依从性,已成为临床上中药关注问题[9]。使用50%硫酸镁湿敷肌肉注射硬结部位,可以使周围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能阻断神经肌肉传导,促进肌肉注射后局部血液循环,帮助硬结变软促进药物吸收[10]。隔姜灸将新鲜老姜切成大小、厚度合适的薄片,用粗针头在中间刺数孔后备用。先在皮下硬结处用手轻揉按摩3min,再用姜片揉擦患处1min后,把姜片放置在患处,将艾炷置于姜片上,点燃施灸,一般每次灸5~7壮,以皮肤局部红润不起疱为度,灸毕可用正红花油涂于施灸部位防灼伤。具有隔姜灸具有温经通络,活血行气,消肿散结,活血止痛的功效[11];隔姜灸借助生姜和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使皮肤温度升高,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散结止痛;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经济实用;艾和姜均为普通植物药材、资源丰富、取材方便,绿色环保,无毒副作用。在本课题A组与B组各40例中从疼痛持续时间和硬结大小改变情况两个方面做比较,A组采用隔姜灸治疗注射性硬结在疼痛持续时间上明显小于B组硫酸镁湿敷治疗方法;A组采用隔姜灸治疗在硬结缩小度明显多于B组硫酸镁湿敷。

说明采用隔姜灸在治疗注射性硬结方面效果明显优于临床常见如采用硫酸镁湿敷等治疗方法,同时隔姜灸普通植物药材、资源丰富、取材方便,绿色环保,无毒副作用,操作简便且患者容易接受,是值得临床在治疗注射性硬结方面的推广方法。

参考文献:

  1. 冯淑杰.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疗效观察 [J].北方医学,2018,15(4):101.

  2. 王红雁.鼠神经生长因子度临床应用[J] 现代医药卫生,2018,24(21):3243-3244

  3. 沈宋炎.随身灸治疗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所致疼痛34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9):885

  4. 刘永芳,谭新玲,于红,电热袖带在配合清瘀散湿敷防治静脉炎中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5):61-63

  5. 金彩香,李小青,徐立,加味金芙膏外敷防治甘露醇所致兔耳缘静脉炎的实验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3,33(11):3252

  6. 郑兰飞,周灵宝,程卫珍,等,硫酸镁湿敷联合艾盐包温灸预防鼠神经因子肌肉注射后硬结与疼痛的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5):442

  7. 江小斌,莫凌,姚珍松,等,腰骶段神经压迫损伤患者椎管减压术后联合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度前瞻性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3,12(8):838-840

  8. 林聪,红外线照射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肌肉注射引起疼痛和局部硬结治疗中的作用[J],养生保健指南,2017(15):241

  9. 张丽霞,张凡,卢锦森,等,品管圈活动减轻脊柱骨科肌肉注射用鼠神经因子疼痛度疗效评价[J],护理研究,2015,29(2A):465

  10. 贡献宇,加味金芙膏治疗急性淋巴管炎经验实验[J],使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2,12(3):78

  11. 顾沐恩,赵继梦,吴焕金,等,隔姜灸天枢穴对UC大鼠结肠组织miRNA表达谱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20,39(6):766-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