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31
/ 2

动态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分析

战笑

枣庄市中医医院 山东枣庄 277100

摘要: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阳性检出率和诊断效率。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180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依次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的金标准。结果180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126例,阴性54例。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1.11%和69.44%。动态心电图阳性检出率略高于超声心动图,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超声心动图(P < 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率,且操作风险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阳性检出率;诊断效能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表现为胸骨后剧烈疼痛,血清心肌酶水平升高,常与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等危重疾病密切相关[1]。近年来AMI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心源性死亡病例中,AMI是主要原因之一[2],因此对AMI的诊断十分重要。动态心电图检查可长时程多导联连续同步记录心电信号,并可对QT间期(QTc)、QT离散度(QTd)、心率变异性、心率震荡、缺血性J波等多项心电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及时发现可能引发心脏性猝死的异常心电信息[3]。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获得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反映心功能状况的无创性指标,可用于心脏性猝死风险预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9年6月于我院检查的180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冠心病相关的诊断标准[5],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排除影像学显示两侧心室肥大、神经系统疾病、近半年服用过可能导致ST段异常药物、伴有左右束支传导阻滞、伴有肥厚型心肌病、房扑、房颤、急性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甲亢、预激综合症及临床资料不全者。其中男97例,女83例,年龄53~80岁,平均年龄(65.38±3.46)岁,冠心病病程3~18年,平均病程(7.68±1.22)年,体质量53~82kg,平均体质量(64.58±10.34)kg。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超声心动图:由经验丰富的超声科医师进行检查,患者取左侧卧位,采用PHILIPSHD11超声心动图仪,C5-2探头(频率2.0~5.0MHz),经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获得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计算出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经心尖四腔切面获得二尖瓣E峰与A峰比值,均测量3次取平均值,结合M型超声测量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2)动态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后一周内,采用Cardio8000动态心电图仪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将十二导联电极贴于体表,采用迷你数字Holter记录仪,24小时连续监测心电变化,记录心率(HR)、ST-T波、T波改变,测定心率变异性时域法参数,包括24小时全部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SDNN)、正常相邻心动周期差值的均方平方根(r MSSD)、每5分钟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

在180例患者中,最终经冠脉造影确诊阳性126例,阴性54例,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阳性110例,阴性70例,其中真阳性92例,假阳性18例,假阴性34例,真阴性36例,阳性检出率为61.11%,动态心电图检查确诊阳性125例,阴性55例,其中真阳性121例,假阳性4例,假阴性5例,真阴性50例,阳性检出率为69.44%,动态心电图检查的阳性检出率略高于超声心动图,P>0.05见(表1)。

表1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

60640d3355ccd_html_279e3eab5aa95f0a.png

2.2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

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3.02%、66.67%、71.11%及83.64%,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03%、92.59%、95.00%及96.80%,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显著高于超声心动图(P<0.05),见(表2)。

表2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

60640d3355ccd_html_d5669cee1ac1e8d.png

3讨论

大量研究表明,心源性死亡的众多病因中,AMI后发生心源性死亡位居首位,多由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及严重的心力衰竭所导致[6,7]。多项研究均表明,HRT指标能反映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当AMI发生时,由于心肌缺血,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被打乱,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反射功能改变、心室重构等导致心室激动异常,进而导致室颤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AMI患者TO、QTd、QTc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T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AMI患者HRT减弱或消失,TS减弱及TO增强。AMI患者QTd、QTcd延长,反映AMI患者心肌缺血导致纤维化,影响传导,进而导致心室复极的不均一及电活动的不稳定,出现QT间期明显延长,易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等.

本研究结果表明,180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126例,阴性54例。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1.11%和69.44%。动态心电图阳性检出率略高于超声心动图,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χ2=2.757,P=0.097)。超声心动图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3.02%、66.67%、71.11%和83.64%,动态心电图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03%、92.59%、95.00%和96.80%,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束语

综上所述,DCG和UCG联合诊断CAD伴HF可明显提高单一诊断的准确性,且DCG和UCG参数可作为疾病诊断的参考依据,是临床价值较高的诊断方式。

参考文献

[1]王诗彤,李萌,刘硕,于波,杨军,马春燕.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左心耳封堵术治疗心房颤动合并房间隔局部增厚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0,36(09):1437-1438.

[2]赵文静.超声心动图诊断飞行员心脏室间隔膜部瘤1例并文献复习[J].世界复合医学,2020,6(09):129-131.

[3]丁敏侠,汤祥瑞,赵燕.超声心动图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20,38(02):248-252.

[4]史荣,谢碧波,李哲,史晓丽,张潇.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评价心肌缺血对比分析[J].系统医学,2019,4(23):107-109.

[5]卢伟强,钟盛凤.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超声心动图的效果观察[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9,3(22):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