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携手关注幼儿交通安全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30
/ 2

家园携手关注幼儿交通安全教育

管晓旭

沈阳军区政治部幼儿园 110014

【摘要】幼儿的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幼儿园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它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要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学习和生活活动,满足幼儿各方面发展的需要,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在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马路上各种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交通安全伤害正日趋加重。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贫乏,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因此,提高幼儿交通安全意识,提升幼儿自我保护能力,丰富幼儿交通安全知识,防止各种交通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幼儿的人身安全是各级行政部门、幼儿园、教师、家长关注的首要问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为提高幼儿交通安全的意识与自我保护的能力,教师通过制定教育目标、培养守规习惯,内化规则于行为,家园共育等手段关注幼儿安全教育。


关键词:交通安全 家园共育 实践活动





由于我国居民交通安全意识还较淡薄,交通安全知识盲点较多,常有擅自闯红灯、走反道等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带来了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的隐患。为避免突发事件对幼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防止和减少交通意外事故的发生,我们通过开展“家园携手,文明交通我先行”等系列活动进行幼儿园交通规则教育,提升了幼儿及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

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们得知幼儿园有些孩子一走出幼儿园大门就喜欢挣脱大人的手,跑开了,过马路也不肯拉着大人,非常危险。为了让孩子感悟到生命的珍贵,萌发保护自己的安全意识,减少受到意外伤害的可能性。我班开展了系列交通安全教育的活动。

一、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目标。

依据交通安全教育的条例,在确定主题的基础上,坚持知识、能力和态度并重的原则,将促进幼儿的认识、情感和行为的发展统一起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目标。预设主题目标:(1)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走人行横道,不乱穿马路。(2)不在公路、铁路、铁路口处玩耍和追逐打闹。(3)行驶靠路右边行,不违章骑车(指儿童自行车、玩具车)。(4)认识各种交通安全标志,主动向成人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在具体教育活动目标中,我们又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特点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一)认知方面

小班 :认识“红、绿灯指示标志”;认识“人行横道指示标志”;认识“禁止行人通行禁令标志”。

中班 :在小班的基础上增加认识“注意施工警告标志和注意危险警告标志”。

大班 :在中小班的基础上增加认识“步行标示标志、注意儿童警告标志、禁止停车禁令标志、认识交通标线、禁止驶入禁令标志、停车场辅助标志、急救站辅助标志”。

(二)情感方面

小班 :和父母同行时会听父母的话,会和父母观看红绿灯信号,根据信号提示走路。

中班 :在认识各种标志的基础上,有自我保护意识。

大班 :除自己不到危险的地方去外,学会提醒别人不到危险的地方去,会提醒自己的父母到停车场停车等。

(三)行为方面

小班 :会走人行横道和人行道,过马路时会看红绿灯,会跟着大人走。

中班 :过马路时不疯打、疯跑。

大班 :会遵守交通规则,不独自一人横穿马路。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实用有效的守规习惯。

(一)将交通安全教育列入学期教学计划中

为扎实有效地培养幼儿交通安全意识,幼儿园应将交通安全教育列入学期的教学计划中,每学期设有“安全月”。根据大、中、小班年龄特点选编教材内容。以幼儿的经验、能力、兴趣需要为出发点,将交通安全教育渗透到各领域中。

如语言领域:看图讲述《过马路》、儿歌《马路上》、故事《小花猫上街》等 ;社会方面:谁对谁不对(交通安全常识图片)、认识与交通有关的各种标志等;艺术领域:歌曲《小司机》、画汽车、画小朋友过马路、画红绿灯、设计安全标志等;科学领域:《哪辆车开得快,哪辆车开得慢》;健康领域:小汽车和红绿灯等。

(二)将交通安全教育体现在环境创设中

在一楼大厅布置“交通安全展览”, 我们将不文明、不规范的交通行为拍摄下来,制成图片、宣传版面作为交通安全教育材料;各班还将交通安全各种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图张贴于宣传板、家园共育宣传栏,便于家长和幼儿一起认识这些标志。许多幼儿家长在接孩子时,就会和孩子一起观看标志,并提问孩子这是什么标志?那是什么标志?这样日复一日,孩子和家长就将这些标志牢牢记在脑中,对安全出行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

(三)将交通安全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教师利用谈话时间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例如谈一谈出行时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步行时都注意些什么等,以加深幼儿对交通安全意识及规则意识的学习,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利用到操场活动的机会提醒幼儿上下楼梯靠右行,并楼梯处设有上下楼梯靠右行明显标志。组织幼儿观看“文明行车、文明走路”和 “谁对谁不对”的宣传图片等,来增强幼儿的交通意识。

(四)将交通安全教育延伸到区域活动中

科学区投放汽车玩具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游戏,如 :《红灯停、绿灯行》、《上车下车》等;走廊公共阅读区和班级语言区投放阅读图书,你在书中看到哪些与交通安全有关的内容;表演区投放小警服、红绿灯指示牌等;建构区投放模拟马路、红绿灯牌、停车场指示牌等。益智区投放大量安全标志;美工区投放设计制作安全标志的材料等。

各班开辟的关注板等可定期布置交通安全教育的内容,孩子们将听到的信息告之小朋友,老师也将收集的报纸或信息讲给孩子们听。家长搜集相关文章图片张贴在“家园互动区”,共同分享交流。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内化交通规则的社会行为。

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幼儿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

我们邀请交警宣传部门的警官走进幼儿园,开展“和交警叔叔学交通的活动”。将活动、学习的“大课堂”搬到了马路上、游戏中,使幼儿在社会生活中练习社会行为,在生活体验、思考、尝试中直观获得遵守交通规则的知识,并将规则进行内化及时应对突发现象。我园邀请交通警察到园为小朋友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并学习一些简单的交通指挥手势,在交通警察叔叔的指导下开展“我和交警叔叔学交通”等马路演习活动;请了解车辆知识的爸爸妈妈到幼儿园现场为幼儿讲解汽车的构造、原理、性能等,知道小朋友不能随意触碰车辆的重要部位,以免发生危险。

四、增强家园之间的合作力度,提升整个家庭的安全意识。

对家长进行交通安全宣传,引导家长参与交通安全活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很大。通过开家长会,给家长写信,在交通安全责任书上签名等活动,从呼吁家长参与到家长主动参与。

利用家长会、家教讲座等形式宣传文交通安全常识,与家长做好沟通工作。

请家长带幼儿外出或郊游时,现场说法,将交通安全的有关知识和内容讲给孩子听;家长以身作则,带头争当文明行路人,为孩子做出示范表率作用;家长和幼儿观看与交通安全有关的电视节目,并将内容和信息告之孩子,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来园时将其告之同伴;家长参与指导幼儿认识交通标志图;幼儿在家或上街骑“小自行车”或玩具车时,家长要给予指导,孩子也要做到靠右行驶。

通过幼儿园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大大丰富了孩子们的交通安全知识,通过交通安全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孩子成为交通安全教育小标兵,以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从而提高全员的交通安全意识,有应对突发事情时的应急反应,为倡导文明行车走路,构建和谐交通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参考文献:

  [1]王宝坤.浅议如何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J].读写算,2013.

[2]许美花.如何开展幼儿交通安全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99小学教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