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制教育下建筑工程技术类专业发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9
/ 2

贯通制教育下建筑工程技术类专业发展探究

李春光 1 杨冬 2

1中油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 吉林省吉林市 132021 2中油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 吉林省吉林市 132021

摘要:贯通制教育是教育部提出并在某些地区开展的一种新的高等教育模式探索形式。 到目前为止,贯通制教育在许多专业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贯通制教育不同于传统的高考模式,学生可以直接进入大学并完成高等教育,通过初中或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高等院校学习。 在大学阶段,他们经过基础专业教育和综合专业教育,最终获得了高等教育学位和文凭。 该教学模式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 从专业发展目标到人才培养模式,都需要反复研究,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贯通制教育  建筑工程技术  专业发展  人才培养 

为了充分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就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实行道德教育和全面发展,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探索新途径。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贯通制教育结合其他高等教育方法,首先将学生分为三类:普通高中的一般录取应聘者,普通中学的毕业生,已获得高考资格的社会应聘者等。根据不同批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建立专门的人才培养计划和专业核心课程,以期通过不同的职业生涯年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由于专业的精确性和科学性,以及对学生身体和数学能力的要求,学生逻辑思考能力不强,缺乏逻辑思维能力经常会感到学习上的压力。 因此,在通过系统教育进行探索的过程中,需要从专业设置,培训目标,核心课程和就业导向等方面进行改进。
  1  建筑工程技术类专业的专业设置 

由于工程建设单位的资格水平不同,因此涉及的建设项目也很多,例如工业和民用建筑,道路和桥梁,涵洞和地下工程,建筑装饰工程等。因此,岗位要求有相应的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测量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贯通制教育,可以将国家建筑工程学的发展方向与学校专业建设的优势相结合,建立具有明显就业特征和职业导向的专业[1] 。例如,人力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可以采取多种教育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在教育模式下,可以灵活运用在线和离线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吸引具有相应工程建设经验的一线工人或需要提高工程技术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一方面,它可以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优势,实现高职教师专业的优势。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最大程度地达到高等教育学位提升和专业标准化建设的水平。探索高水平专业建设和教学模式也是摆脱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瓶颈的关键。 例如,当前中部地区的建筑业主要集中在工业和民用建筑领域。为了扩大就业率和工作差距,我们应该放弃多元化和综合性的专业设置,以学科的优势为重点,建立精细和专业的建筑工程专业。由于贯通制教育对学生的培养时间长,如果没有针对性的专业设置,往往无法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灵活地调整专业方向。由于专业设置的模糊性,会导致系统教学中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 在专业设置中,要突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特点,明确系统教育的培养方向[2] 。在学生的专业教育中,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专业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  建筑工程技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贯通制教育中,培养目标应结合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地找到自己的学习兴趣。由于贯通制教育的特点,学生可以在基础学习阶段逐渐找到自己的学习优势和兴趣。在贯通制教育的提高阶段,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来系统的学习。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训目标应基于贯通制教育的初衷,并将传统专业培训目标的基本技能,例如绘图,建筑技术的能力,融入当今智能建筑建设工程项目中。节约国家建设资源,发展绿色建筑,实现绿色水绿山,是金山,银山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 专业培训的目标是专业课程和人才培训计划的基础,因为贯通制教学的特点是为国家基础设施行业培训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应顺应国家发展方向,着眼于预制和智能建筑的培养,通过绿色节能的教学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建筑技术新人才。 建设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是建立在提高工程课程教学水平的基础上的。例如,诸如建筑结构和建筑力学之类的专业基础课程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贯通制教育的特点是延长学生的专业教育时间。这样,可以延长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时间,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使学生在后续的专业学习中更加自在。此外,专业基础知识的巩固也是高职教育的改革和突破方向。学生可以在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的过程中打下坚实的专业学习基础,提高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加深并提高后续学习的学习效率,并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建立有效的学习框架[3]
  3  建筑工程技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 
 应根据具体的专业方向和专业培训目标选择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围绕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专业发展的现状,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与建筑装配相关课程相结合,例如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建筑装配技术等等,以在传统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应用工程课程的基础,以增加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发展前景。 工程造价专业作为建筑工程技术的老专业,具有较高的成熟度和完善的体系。作为工程与管理的交叉学科,工程造价专业的学习难度较高,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建筑工程技术课程,工程管理课程和经济课程。复合课程在贯通制教学中的意义不仅在于满足学生专业教育的多样性。 在全系统教育的核心课程中,应在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课中加强线性数学和统计学的学习,在专业基础课中特别是物理力学知识中加强物理的学习。在专业提升阶段的课程设置中,我们应在下学期开设交叉综合课程,例如建设项目管理,项目成本案例分析等,以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因此,核心课程应遵循科学,合理,简化的原则,并符合教学法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规律。


  4  建筑工程技术类专业的就业面向 
  首先,贯通制学习阶段的学生可以连续完成大专教育和本科教育。专科阶段的学生通过考试并达到毕业条件后,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晋升考试。通过考试后,他们可以进入相应的本科阶段。在完成本科阶段后,他们可以通过考试和毕业设计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学士学位。获得相应专业的学士学位后,有继续学习能力的学生可以继续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以进行进一步的学习。毕业后,学生也可以被录取到工程建设管理部门的公务员或公共机构,以实现专业发展和行政工作,并利用他们的知识来实现更大的专业发展。

5  结语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探索模式,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过程中,要依靠贯通制教育的优势和特点,努力培养不同于其他层次的培训模式的专业技术人才,并在此过程中灵活把握国家建设战略。高校需要结合专业发展对专业建设计划和教学计划进行新的调整,在高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系统教育方面需要做更多的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 赵坤,张亚蕾.七年贯通培养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特点及德育工作研究——以北京城市学院教育类贯通项目为例[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8(5):88-94. 
  [2] 刘泽平,戴明辉,张莹.护理专业七年贯通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性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9(2):100-104. 
  [3] 郭涛,李鹏飞,郑显春.BIM技术优化工程类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49):26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