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饮片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9
/ 3

白芍饮片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韩小娟 1 程茜菲 1 丁芳芳 1 郑伶俐 1,2

1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医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2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 陕西 咸阳 712046


摘要:白芍是闻名的大宗中药材,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其化学成分主要有单萜类、三萜类、黄酮类等,具有保护心血管、抗炎、抗氧化等作用。本文对文献进行分析,对白芍的初加工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为白芍工业饮片的生产奠定一定基础。

关键字:白芍;煮制;切制;干燥;


中药是我国的传统瑰宝,其临床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中药饮片作为传统中医药科学体系中药物疗法的重要用药形式,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之一。中药饮片具有药品的法定地位首次在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得到确认,“前言”明确指出中医用药“入药者均为饮片”,即明确规定了中药材不可直接入药,中医处方调配和中成药生产投料均应为中药饮片。“凡例”中对饮片的具体定义为:“饮片系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

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物质基础,是生产中成药的原料。然而传统加工方法过程复杂,费工费时,同时,干燥后的中药材在软化切制时,水溶性浸出物散失较多并且大多数产地加工停留在药农分散自营加工,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加工生产的药材饮片质量不稳定,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现代中药产业化的发展。

中药材在产地直接加工成饮片,即在产地将新鲜药材经一定干燥处理后,直接切制成饮片后再干燥的方法,是影响中药材质量的重要环节。中药材趁鲜加工,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药材趁鲜切制,这种方法省时,减少加工环节,节约能源,所得饮片规格整齐,薄厚均匀、色泽美观,但是目前关于药材趁鲜切制还停留在药农的经验性操作或者小规模生产,未建立相关质量管理规范,因此市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亟待发展产地鲜药加工成制剂用工业饮片的生产技术。

白芍是闻名的大宗中药材,为中医学应用较为广泛的组方,其药用历史距今已有2000多年。中药白芍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1]。四川中江、浙江杭州以及安徽亳州等地是药用芍药道地产区,分别称为“中江白芍”、“杭白芍”以及“亳白芍”[2]

1.白芍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近几十年,国内外研究人员对芍药属植物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白芍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萜类及其苷类成分,还有黄酮类、挥发油类等。

1白芍的化学成分

分类

成分

单萜及其苷类

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氧化芍药苷,氧化苯甲酰芍药苷,芍药苷元酮,(Z)-(1S,5R)-β-10-蒎烯基-β-巢菜苷,芍药新苷,芍药内酯A、芍药内酯B,芍药内酯C,类萜,白芍苷R1

三萜类成分

11α,12α-环氧-3β,23-二羟基齐墩果-28,13β-内酯

3β-羟基-11α,12α-环氧-齐墩果-28-13β-内酯

3β-羟基-11-氧代-齐墩果-12-烯-28-酸

齐墩果酸、常春藤皂苷元、桦木酸、23-羟基桦木酸

30-降常春藤皂苷元、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

山奈酚-3,7-二-O-β-D-葡萄糖苷

黄酮类成分

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山奈酚-3,7-二-O-β-D-葡萄糖苷

其余成分

挥发油,没食子酸,β-谷甾醇,苯甲酸,多糖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芍主要有抗炎、保肝、镇痛、养血等药理作用。白芍中主要发挥生理活性的物质为单萜糖苷类化学成分—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g,TGP),其中以芍药苷含量最高,高达约3%,此外还包括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和没食子酰芍药苷等。

2.白芍的初加工方法

2.1煮制

2020版《中国药典》规定白芍的初加工方法为“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3],但该加工方法没有具体的技术参数和指标,致使当前原产地白芍初加工无规范可循。近年来,市场上白药材质量参差不齐,甚至一度出现难觅符合药典标准的白芍药材(或饮片)现象[4]。张云[5]研究了不同加工工艺对芍药苷的影响,发现白芍鲜药材直接切薄片干燥和鲜白芍直接干燥的芍药苷含量分别为2.6%和2.8%,白芍鲜药材置沸水中煮后晒干和白芍鲜药材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晒干芍药苷含量为4.2%和4.3%,沸水中煮制后芍药苷的含量约是原药材的1.5倍。煮制能明显的提高白芍中活性成分芍药苷含量,因此煮制工序应当保留。

2.2去皮

《中国药典》中提出白芍初加工需要去皮,研究发现:去皮处理能够使没食子酸的含量增加,儿茶素、芍药内酯苷、苯甲酸和苯甲酰芍药苷的含量明显降低。苯甲酸作为防腐剂,在食品行业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摄入量过多会增加肝脏负担,产生不良反应,在部分食品行业中已经被国家限制使用。因此白芍煮后去皮干燥对确保白芍的安全性均有一定意义。

2.3硫熏

硫磺熏蒸具有干燥、增白、防虫、防腐和防霉变等作用,在民间广为传用。现在市场上很大一部分的芍药质量达不到药典规定标准要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硫磺熏制。研究显示:经过硫磺熏蒸加工的白芍,芍药苷含量明显降低,且有害金属含量超标,不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的重金属残留量要求。因此,在白芍饮片制备过程中,应寻找更加合适的方法,在保持饮片卖相美观的情况下,保证饮片的质量。

2.4切制

金传山等[6]比较了白芍饮片切片程度及厚度,主要考察鲜白芍或煮制后的白芍药材在其含水量为28%~32%时,切片厚度与其片形平整度的关系,结果显示,切1.5~2mm薄片后,干燥(60℃烘干),所得饮片在色泽、平整度以及内在质量等方面与传统切制的白芍饮片无明显差异。

2.5干燥

传统干燥方法存在干燥时间长、易受天气条件影响、干燥后药材质量不均一等弊端。随着中药材生产过程工业化程度的深化,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冷冻干燥等现代干燥技术应用在中药材产地加工中,并表现出干燥时间短、干燥条件可控、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7],现代干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研究者采用6种不同干燥方法对白芍进行干燥,分别是晒干、阴干、热风干燥、微波干燥、远红外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白芍药材,结果显示:各干燥方法所得白芍外观性状与《中国药典》描述基本一致。晒干、热风干燥和远红外干燥所得的白芍表面类白色;阴干所得的白芍表面类白色,有少量霉变;微波干燥所得的白芍表面类白色,有少量焦斑。真空冷冻干燥所得的白芍表面淡棕红色微波干燥法所得样品含水量最低,耗时最短;含量检测结果显示:芍药苷及单萜苷类成分含量以真空冷冻干燥最高,热风(60℃)次之,热风(100℃)最低。真空冷冻干燥方法耗时短,但设备投资较高,工艺操作较复杂。而热风(60℃)干燥所得样品的品质仅次于真空冷冻干燥,且该干燥方法耗时短,成本低,操作简便,在实际生产中也易实现。因此该方法是干燥白芍较为合适的方法[8]

2.6白芍饮片加工工艺

另有研究者将白芍在产地趁鲜切制,并制备成饮片储存,将切制与炮制有机结合,确定新的生产工艺:白芍煮制,去皮,60℃低温烘干,烘干至药材含水量28%~32%,喷淋闷润2-3h,切1.5-2mm薄片,再低温烘干,密封包装。这个生产过程中避免了硫磺熏蒸引起的有效成分减少及重金属含量增高的现象,确保了白芍饮片的质量。

3.结论

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风湿及调节免疫等方面,应用历史久远。白芍一体化加工工艺即从白芍新鲜药材直接到

白芍药材饮片的加工工艺,此工艺将传统的分段式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结合为一体。分析白芍饮片生产的最佳切片厚度、干燥温度、干燥时间与干燥方式等产地加工方法,建立白芍饮片的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产业化生产工艺技术参数,建立白芍工业饮片生产标准,有利于提升相关中药产品的疗效和稳定性,降低白芍加工生产成本,保证白芍饮片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 一部.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 108.

[2]刘永强, 马越, 杨博文, 等. UHPLC测定不同产地芍药根的有效成分[J]. 中药材, 2016, 39(5): 980-985.

[3]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 108.

[4]刘静静, 刘晓, 蔡皓, 等. 对市售白芍饮片芍药苷含量低于中国药典标准的深入探讨. 药物分析杂志, 2010, 30(10): 1817.

[5]张云. 白芍药材产地加工工艺初探. 中国中药杂志, 2007, 32(10): 993-995

[6]金传山, 李素亮, 吴德玲, 等. 白芍饮片趁鲜切制产业化生产工艺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1, 36(24): 3444-3448

[7]Zhao RH (赵润怀), Duan JA (段金廒), Gao ZJ (高振江), et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drying technologies and methods of primary proces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Mod Chin Med (中国现代中药), 2013, 15: 1026-1035.

[8]吴忠旺, 吴一超, 王丽, 张利. 不同干燥方法对白芍中6种化学成分的影响与评价[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6, 28(11): 1764-1770.


基金项目本论文由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项目名称:用于提取的工业饮片制备工艺研究,项目编号:SMXY202016)支持发表。

作者简介:韩小娟,女,1987年出生,陕西西安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制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