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6
/ 2

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

李姗姗

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 急诊科 四川双流 610200

【摘要】目的:研究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用于急诊危重症中的价值。方法:2019年3月-2020年10月本院接诊急诊危重症病患82例,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对比急救时间等指标。结果:抢救成功率:试验组97.56%,比对照组85.35高,P<0.05。急救时间:试验组(21.37±2.65)min,比对照组(37.72±4.96)min短,P<0.05。满意度:试验组97.56%,比对照组82.93%高,P<0.05。结论:于急诊危重症中运用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利于抢救成功率的提升,急救时间的缩短,及家属满意度的改善。

【关键危重症;满意度;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成功率

急诊危重症通常具有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若干预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患者的死亡[1],故,临床需加强对急诊危重症病患进行急诊急救护理的力度,以确保抢救效果,降低死亡几率。本文选取82名急诊危重症病患(2019年3月-2020年10月),旨在分析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用于急诊危重症的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3月-2020年10月本院接诊急诊危重症病患82例,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女性18例,男性23例,年纪在19-70岁之间,平均(44.36±7.24)岁。对照组女性17例,男性24例,年纪在18-69岁之间,平均(44.94±7.05)岁。2组性别等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采取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如下:(1)在接到急救电话之后,详细询问具体位置,准备好各种急救药品和器械,确保能够在5min之内出车。途中,通过电话了解患者基本状况,同时指导对方简单处理一下患者的伤情。抵达现场之后,查看患者身体状况,评估病情,并予以患者对症处理,此后,送患者到救护车上。密切监测患者各项体征,同时与急诊科取得联系,让相关科室做好抢救准备。(2)抵达医院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分析患者病情,并对其进行分诊,予以吸氧等治疗。按要求为患者开通静脉通路,适当调整输液速度,避免因输液太快而出现静脉炎等并发症。根据急诊急救流程,予以患者系统性的抢救治疗,积极配合临床医师的工作。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原则,以免感染。(3)对于病情危急者,立即上报医务部,并遵医嘱联系相关医生会诊,此后,再对患者施以急救治疗。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和呼吸道中的分泌物,确保呼吸顺畅。吸氧期间,指导患者取头部侧偏位。提前和检验科室联系,让检查人员做好准备工作,以缩短患者检查等候的时间。

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病情监护、用药指导和快速分诊等。

1.3 评价指标

记录2组急救时间,统计抢救成功者例数。

调查家属满意度,于急救结束时开展,并对调查结果采取百分制。不满意≤64,一般65-84,满意≥85。(一般+满意)/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SPSS 20.0,t计量资料(605d537180624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检验,χ2对计数资料[n(%)]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分析急救时间

在急救时间上,试验组(21.37±2.65)min,对照组(37.72±4.96)min。试验组比对照组短,t=9.4822,P<0.05。

2.2 分析抢救成功率

针对抢救成功者,试验组40例,占97.56%;对照组35例,占85.35%。试验组比对照组高,X2=6.8942,P<0.05。

2.3 分析满意度

在家属满意度上,试验组97.56%,比对照组82.93%高,P<0.05。如表1。

表1 统计满意度调查结果表 [n,(%)]

组别

例数

不满意

一般

满意

满意度

试验组

41

1(2.44)

17(41.46)

23(56.1)

97.56

对照组

41

7(17.07)

20(48.78)

14(34.15)

82.93

X2





7.0697

P





0.0158

3 讨论

医院组织结构中,急诊科占据着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主要负责对危急重症病患进行急救治疗,以减少其病死风险,确保患者生命健康[2]。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乃先进的护理方法之一,在我国临床上有着一定的运用,能够从入院入院之前就开始对其进行系统性的护理,使医务人员能够充分发挥出其自身的职能,救护车抵达现场之后,不仅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处理,还应和院内人员联系,要求他们做好相关的抢救准备工作,以尽可能的缩短抢救时间,将患者送入医院后,需开通绿色通道,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从而有助于提高其抢救成功几率[3]

刘钰的研究[4]中,对36名急诊危重症病患进行常规急救护理,并对另外36名急诊危重症病患进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结果显示,整体组抢救成功率100.0%(36/36),比常规组88.89%(32/36)高;整体组家属满意度97.22%(35/36),比常规组80.56%(29/36)高。表明,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对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与家属满意度都具有显著作用。此研究,针对抢救成功率,试验组比对照组高,P<0.05;针对家属满意度,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这和刘钰的研究结果相似。针对急救时间,试验组比对照组短,P<0.05。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后,患者急救时间显著缩短,抢救成功率显著提升,且其家属满意度也较高。为此,医院可将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作为急诊危重症的一种首选护理方法。

综上,急诊危重症用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利于家属满意度的改善,急救时间的缩短,及抢救成功率的提升,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小丽.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对急诊危重症患者的应用价值及对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分析[J].健康之友,2020,(17):241.

[2]江细英,梁蕾佳.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效果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20,(15):176.

[3]周群,吕健.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及急救成功率影响[J].健康之友,2020,(16):247.

[4]刘钰.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效果分析[J].特别健康,2020,(1):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