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潜在因素以及创新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5
/ 2

探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潜在因素以及创新途径

崔欢欢

亳州市建筑业管理服务中心,安徽省 亳州市 236800

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当建筑工程实际施工时,由于其涉及领域与专业较多且复杂,且极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安全事故问题的出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工程施工效率与质量,相关单位及人员需要加强现代化工作理念与方式的应用,积极应用现代化施工技术与设备,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并为施工人员提供相应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潜在因素;创新途径

引言

当前建筑工程在施工建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安全生产基础薄弱,部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防范意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施工组织,施工现场比较混乱的现状。很多技术人员在上岗操作之前没有进行有效的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整个施工队伍的安全防范意识薄弱,自我防范能力较差,安全知识缺乏,很容易出现违章作业,违规作业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将施工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扎扎实实地解决安全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安全管理意识,提升安全技能,切实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向着安全、文明、可持续化方向发展。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管理注重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将“安全第一”原则落实到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中。如果在工程建设期间出现施工问题或管理问题,将会导致工程建设发生安全事故,对工程建设进度造成影响,所以,在应用施工技术工艺时,必须加强安全管理意识。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依赖于管理人员的宣传推广,注重工程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宣传,通过挂设标语和张贴宣传等方式,确保施工人员了解安全施工对整体施工的影响。在开展工程安全管理时,应积极调动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与风险防范意识,基于源头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遵循标准规定存放施工现场原材料与设备机械,尤其是钢筋水泥材料存储,必须确保安全性。在施工现场宣传设备机械停放规范,及时协调解决施工场地的不安全行为,加大巡视力度。建立安全管理小组,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维护整个施工操作的有序性。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能够维护施工及管理人员的安全,促进工程建设进度。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2.1 消防安全管理意识

建筑工程施工建造过程中缺乏安全管理意识是造成安全事故普遍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不注重事前预防,当出现安全事故之后才分析事故出现的原因,为时已晚,带来的经济损失较大。并且很多施工企业在出现安全事故之后,盲目隐瞒,不主动上报,接下来的施工进程中依然对安全重视程度不高,缺乏有效的管理。在整个项目工程的施工现场,由于安全意识比较淡薄,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较多,任何一个细小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较大的安全事故。

2.2施工队伍专业素质普遍较差

施工队伍专业素质较差,已经成为施工现象安全管理质量提升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他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相对于其他领域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施工现场人员比较繁杂,用工量相对较大,对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不高,劳动强度较大,很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不愿意进入施工领域。再加上建筑工程施工建造过程中,施工环境相对较为恶劣,薪酬标准相对较低,很难吸引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很多施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在工程建造之前从社会上招收大批量的农民工,这部分农民工在上岗作业之前没有进行有效的安全培训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施工建造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应对突发情况,造成安全事故频发。

2.3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完善

分包制是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建造过程中普遍应用的一种作业模式,该种作用模式能够更好地分担施工建造过程中的成本,但是这种模式也面临着较多的安全问题。由于采用分包模式各个部分在施工建造过程中范围不够明确,当出现安全事故之后,各个施工单元就会相互推诿。现阶段一些大型的施工企业承担建筑工程的整体项目,为了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企业将整个项目划分成若干个分项目工程,然后再承包给其他施工单位。施工企业由于缺乏对施工单位资质的有效考量,主要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经常选择一些没有施工资质的小承包商。这部分的施工队伍专业素质较差,施工技术存在一定问题。为了缩短施工周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施工队往往不注重安全措施,缺乏专人负责这些问题,造成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进程。

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创新途径

3.1充分宣传安全施工管理工作

当前时期,为了加强安全施工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相关单位及人员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工作观念与方式,以此为基础开展安全施工管理宣传方面的工作,将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为后期的工程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3.2提升施工单位经济实力

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自身的资金水平对工程施工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投入充足的资金、资源,引进专业人才组成专业的安全员团队,对相关资金进行科学分配与管理,同时还需要引进大量安全防护设备设施,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确保最大程度上降低安全隐患问题出现的概率,同时维护建筑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形象,从而促进施工单位经济实力的提升。

3.3加强施工人员专业水平与技术能力培训

施工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安全管理工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工程施工质量及后期的运转。如果施工人员自身专业水平不足,极易造成施工失误等问题的出现,会对工程施工进度与质量造成影响。为了更加高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相关单位管理人员需要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组织开展专业培训工作,督促施工人员参与其中,进而促进工程的正常运转与发展。

3.4充分落实施工安全责任

研究表明,为了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效率与质量,相关单位需要将责任充分落实到个人,并签订施工责任书或合同,以此确保当工程施工过程出现任何问题时,有关部门及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现问题并解决,确保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与质量,保障建筑整体的安全性。

3.5创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众所周知,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充分提高工程施工效率与质量,然而受施工理念及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传统建筑工程施工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较大缺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相关单位管理人员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思想理念与方式,加强安全意识,并根据有关部门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对单位内部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完善,避免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方面的问题,同时保障整体建筑质量与使用寿命。

3.6落实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为提高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水平,相关管理人员还需要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对施工人员进行规范管理,并在实际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专业的施工培训,以提高其专业水平、强化其安全意识,进而推动建筑工程整体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属于系统化操作,对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在工程建设期间,必须遵循“安全第一”的建设原则,并将其落实到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深入分析建筑工程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同时提出科学的管理与控制措施,如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注重控制和管理安全隐患、加强施工人员管理等,以此维护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效果,提升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与安全。

参考文献

[1] 廖胜平.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策略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2018(33):118.

[2] 范锐. 安全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2(12):139-140.

[3] 梁健荣. 论安全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