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工作的进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5
/ 2

浅谈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工作的进行

韩朝国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教育考试中心

摘要:文章重点研究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问题。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指出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性;第二部分论述考试中心工作人员在学生高考志愿填报中扮演的角色;第三部分阐述工作人员对于学生志愿填报的一般细节和责任划分。通过开展这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为学生填报个人高考志愿提供参考和指导,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进入理想的大学。

关键词:高考;志愿填报;考试中心;考生

高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而重大的,学生取得考试成绩只是他们迈入理想大学校门的第一步。对应自己的分数合理选择目标学校进行填报才是保证他们能够圆梦整个高中生涯的重要一步。因此,从这种角度而言,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学生参加高考考试。但是与考试本身主要依赖学生个人发挥所不同的是,志愿填报事宜也是考试中心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

一、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性

高考志愿填报一直以来并没有像高考考试本身那样得到全社会的关注,这主要是因为志愿填报更多的是取决于学生个人的思想和判断,学校乃至教育部门无权干涉学生的选择。但这并不代表高考志愿填报就不重要。恰恰相反的是,志愿填报环节才是决定学生今后发展之路的一项重要步骤。如果学生的考试成绩非常理想,却在志愿填报环节出现了差错,那么最终的录取学校也要产生变数,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之路乃至人生发展之路。所以,我们可以把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性归纳为决定性。我们以2020年高考为例,考生甲在考试中取得了601分(理科)的好成绩,但是在填报志愿时却选择了某大学作为第一志愿。2020年的某大学平均录取分数线为567分,考生甲的分数比录取分高出34分,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而根据报考经验来看,学生的第一志愿可以选择一个略高于自己分数的学校,以争取到进入更好的学校的机会。但是考生甲的填报显然是很保守的,这种选择方式也会直接决定自己将来的录取院校。如果说分数差距30余分仍然并不能体现出志愿填报的重要性的话,那么最近几年出现的热点事件,便足能证明志愿填报的重要性了。

二、考试中心人员的职责

一般而言,很多人认为学生依据自己的考试分数和自身情况填报高考志愿的行为与学校乃至教育考试中心并没有多大联系,但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虽然学生的志愿选择并不会受到外力的强制干预,但是很多学生对于高考志愿填报并不是非常熟悉,填报经验极其匮乏。本次论文完成阶段,我们曾进行了一次调查,在参与调查的300名学生中,有接近40%的都是向自己的学长“取经”。而那些已经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对于高考志愿填报也不是非常精通和专业的。所以,这就致使学生的志愿填报变成了摸着石头过河。而考试中心工作人员的职责恰恰填补了学生志愿填报经验不足的空白。比起那些进入大学的学生,工作人员对于高考志愿填报的具体流程和细节无疑是更加清楚和专业的。所以,工作人员要及时而主动地向学生伸出援手,明确自己的工作责任。考试中心工作人员的基本职责主要分为科普和监督这两个方面。所谓科普,就是向学生介绍有关志愿填报的相关信息和方法,让学生获得此方面的专业知识,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实际情况填报学校,而不是让家人代替自己决定。监督主要是指实践方面的控制,每一次的高考志愿填报都是有着非常明确的时间要求的,一旦超出时间要求,填报机遇就会失去。而这对学生的影响同样也是非常重大的,所以,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坚守自己的工作职责,坚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

三、高考志愿填报工作的落实

明确考试中心工作人员对于学生高考志愿填报肩负的责任后,我们要做的是将这种责任与使命用实际行动的方式落实下去。在学生高考志愿填报时,工作人员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第一,课堂性讲述。高三毕业生(应届生)对于志愿填报是没有任何经验的,所以本身的填报技能掌握的并不多。因而,我们要传授学生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一般方法和思路。高考志愿填报时,学生一共有五个参考目标。这五个目标也是目标院校的录取顺序,第一目标优先考虑,若能录取便产生了最终结果,若不能录取则进入第二目标。在第二目标中,会重复这一循环,直至产生最终录取结果。所以,指导学生明确这一顺序是志愿填报的一个基础。第二,技巧性讲解。考虑到五个志愿目标的录取规则,也就意味着学生有四次机会能够争取一下理想的大学。每所大学的历年分数线都不固定,所以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稍高一些的志愿作为第一志愿,然后留一个选项作为底牌,这就是一种技巧性了。

综上所述,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关系着每一名学生的未来和人生发展。所以,考试中心的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挥个人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助力其为高中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参考文献:

[1]李晓燕,马娟. 高考志愿填报策略探析[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0,41(11):84-86+91.

[2]姚耀忠. 高考改革背景下的专业选择[J]. 山西教育(招考),2020,(Z3):10-12.

[3]吕广文,赵建磊. 新高考下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志愿填报的积极作用研究[J]. 劳动保障世界,2019,(36):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