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老人康复训练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8
/ 1

长期卧床老人康复训练方法

罗秋 南充精神卫生中心 四川南充 637000

一、长期卧床的基本概述

老人长期卧床指的是老人受到长期疾病的影响或者伤残导致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不断减退,甚至四肢瘫痪等情况,这种情况下的老人可能部分需要或者完全需要他人帮助、照料的一种临床现象;导致老人长期卧床的主要疾病病因包括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疾病、外伤疾病等。长期卧床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并且长期卧床的后果非常严重,虽然长期卧床的老人很难有康复再起的希望,但对长期卧床老人进行康复指导训练,能够显著的改善老人的卧床预后,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甚至能够恢复老人部分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长期卧床老人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从长期卧床的并发症或者不良反应方面来看,长期卧床老人会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这种表现称之为运动不足综合征,一方面,长期卧床会导致老人的神经系统感觉减退,运动功能减退、自主神经系统不够稳定;另一方面,长期卧床老人的肌肉系统受到长期卧床的影响,容易发生肌肉萎缩,最终导致老人瘫痪,肌肉系统的变化主要包括肌力耐力的减退、运动不足性肌肉萎缩、肌肉协调不良性肌肉挛缩。第三,从老人的骨骼关节方面来看,老人长期卧床,因为肌肉活动锐减,卧床会增加羟脯氨酸和钙的排泄量,导致老人的骨骼系统在骨质疏松和异位钙化进展方面速度加快,长期的卧床会导致老人出现关节纤维的变性和关节强直,增加老人腰背疼痛的发生和疼痛程度。

除了上述三点显而易见的不良影响,长期卧床还会对老人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导致老人缺氧、诱发肺炎、使得老人的消化系统全面减退,引发老人便秘、食欲减退等;长期卧床对老人的皮肤系统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影响,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压疮。

三、长期卧床老人的康复训练方法

长期卧床对老人的影响不仅仅是生理和躯体方面,还包括心理、精气神等各方面,最终严重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因此,为了改善长期卧床老人的生活质量,下面,本文简要阐述一些确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

3.1饮食指导

从饮食方面来看,要为老人准备容易消化的小米粥、豆浆的五谷类食物,减轻老人的消化负担,鼓励老人多吃牛奶、奶粉等。禁食油炸类、生冷类食物,忌食猪肝等动物内脏和肥肉;鼓励老人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适当喝水。

3.2被动训练

护理人员或者家属定期对老人进行被动运动训练,通常为一周2-3次;1.进行被动训练时,一手抓住老人的手腕,另一只手放在老人肘关节上方1-2寸处,然后从老人的肩关节开始到手指依次进行各个轴位的被动运动;2.一只手握住老人的踝关节,另一只手握住老人膝关节的下方1-2寸,对老人的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等各轴位进行被动运动,进行趾关节运动时,家属一手握住老人的足弓部,另一只手进行趾关节运动;3.根据中医的按摩、推拿等原理对老人进行肢体的按、揉、摩、拿、搓等被动运动训练。

605306471c649_html_9e1e0e4beb1616bd.png

3.3主动训练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被动训练,老人的肢体活动能力有一定的改善后,对老人进行从简单到稍微增加难度的主动运动训练。1.进食训练,将老人扶起来,协助老人取半卧位或半坐位,将食物放在小桌上便于使用的位置,将用具放在老人的惯用手上,然后指导老人进行进食;进食时,带有假牙的老人,要先将假牙取下;有吞咽障碍的老人,进食前先进行吞咽训练3-5分钟后再进食。2.然后从进食的主动训练过渡到穿衣脱衣的训练,指导老人取坐位,然后用健手找到衣领,将衣服平铺到双膝上,患侧的袖子垂直放置在双腿之间,健手协助患侧将患手套进衣服袖子里,然后用健手将衣领拉到肩膀处,再穿健侧衣服;然后按照相反的顺序进行脱衣训练。3.如厕训练,先指导老人通过轮椅从床上转移到座便器上,让老人健侧靠近座便器,并用健侧抓住扶手,脱下裤子,然后扶住横扶手,平稳坐到坐便器上,如厕后,再扶稳扶手,站起来,穿好裤子,在坐回轮椅上,并通过轮椅回到床上。

605306471c649_html_793cc48cc999bec2.jpg

需要注意的是,对长期卧床老人进行康复训练前,要对老人的躯体状况进行评估,做好各项训练前的准备工作;在老人进行主动训练期间,严密观察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进行康复训练期间,严格控制训练的强度和时间,注意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