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结合血液滤过治疗脓毒症休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8
/ 2

血液灌流结合血液滤过治疗脓毒症休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梁娟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四川省成都市 610500

摘要 目的 分析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实施血液灌流结合血液滤过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间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接受高容量血液滤过以及血液灌流结合高容量血液滤过,并对不同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从治疗前的血浆炎性因子与内毒素水平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后的血浆炎性因子与内毒素水平上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性;对比两组的病死率,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实施血液灌流结合血液滤过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血液灌流;血液滤过;脓毒症休克

脓毒症休克是指机体发生严重感染后经足量液体复苏仍然持续有低血压、低灌流状态,例如:急性意识改变、少尿、乳酸锌酸中毒等临床综合征,该疾病对患者的心脏功能有着严重的影响,并且会诱发细胞、代谢异常、使患者出现严重的机内内循环障碍[1],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增加死亡率。血液滤过是目前血液净化的常见方式,但是持续治疗会受到透析膜的限制,而血液灌注可以有效清除患者机体内代谢产物,弥补血液滤过的不足,基于此,本文选取两者联合的方式,并以如下的分组方式,分析其对脓毒症休克的干预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所选对象共计60例,均为我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间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实验组。

对照组:本组30例中有16名男性患者,14名女性患者,年龄最小36岁,年龄最大60岁,平均年龄为(45.73±2.13)岁。

实验组:本组30例中有17名男性患者,13名女性患者,年龄最小37岁,年龄最大62岁,平均年龄为(45.65±2.02)岁。

以上患者的基本治疗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入院后均执行临床常规治疗,例如:液体复苏、营养支持、血管活性药物、抗菌治疗等。

对照组: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前后置换液配比3:1,血流量150-250ml/min。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血液灌流治疗,治疗后2h移除一次性血液灌流器,以肝素局部抗凝法,1000-3200IU/h滤器前持续灌注,治疗时间9-11h[2]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8d[3]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血浆炎性因子、内毒素水平以及病死率。

血浆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

1.4 统计学处理

对本文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的为SPSS25.0统计学软件,所得计数资料采用卡方进行研究,并以n以及%进行表示,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研究,并以(x±s)进行表示,把结果p<0.05设定为标准值,得出的结果差异性显著,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浆炎性因子与内毒素水平

如下表一,从治疗前的血浆炎性因子与内毒素水平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后的血浆炎性因子与内毒素水平上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性。

表一 血浆炎性因子与内毒素水平 (x±s)

时间

组别

n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内毒素

治疗前

实验组

30

105.33±26.88

328.31±79.85

159.73±26.33

8.00±1.25


对照组

30

100.65±24.27

330.11±85.11

151.44±21.04

7.65±1.27


t


0.708

0.084

1.347

1.076


P


0.482

0.933

0.183

0.287

治疗后

实验组

30

45.13±21.22

152.11±39.85

41.04±25.36

0.93±0.44


对照组

30

79.59±21.02

186.95±55.36

89.53±24.26

3.11±1.04


t


6.319

2.798

7.568

10.574


P


0.000

0.007

0.000

0.000

2.2 病死率

对比两组的病死率,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二。

表二 病死率 n(%)

组别

n

病死率

实验组

30

0(0.00)

对照组

30

3(10.00)

X2


3.158

P


0.076

3讨论

脓毒症休克主要以意识障碍、少尿等为临床表现,抗生素、营养支持等是首选的治疗方案。脓毒症休克的主要原因与炎性因子出现、中性粒细胞释放、内皮细胞释放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临床治疗的原则上,需要以清除炎症因子为主[4]

血液滤过、血液灌注均可以清除患者血液中的炎性物质,改善机体内的微循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病情的发展[5]。在本文的研究中,联合治疗相比单一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对于炎性因子、内毒素的清除效果更好,说明,两种治疗方式联合可以增强吸附效果,调节患者的炎症因子以及内毒素水平。

综上所述,血液灌流结合血液滤过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脓毒症休克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星,杨铁成,王华侨, et al. 血液灌流对因腹腔感染所致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9, 36(009):1650-1653.

[2]俞国峰,吕铁, 陆地,等. 血液灌流对脓毒性休克高迁移率族蛋白B-1清除效果的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9, 29(01):31-34+43.

[3]林晓君、徐维彪、陈东升. 早期应用连续性血液滤过与血液灌流治疗脓毒症的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学, 2020, 431(09):28-31.

[4]陈咏梅, 韩从华, 许文娟,等. 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脓毒症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 2020, 017(001):32-35.

[5]罗建宇,王晓源,吕光宇,等. 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在脓毒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9, 19(0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