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7
/ 2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模式

郑肇勇

新疆民用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市 830054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这主要是由于人们更加关注生活质量,对建筑有着较高要求。就现代建筑来讲,不仅需保证实用性,也需兼顾美观性,同时确保建筑质量。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做到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创新与突破,进而使建筑设计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与审美需求,推动建筑行业向着更好方向发展。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美观性;创新与突破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建筑设计的需求也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所以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之下,相关的建筑工作人员要对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思维模式进行及时的转变和升级,将新的设计思想理念渗透到实际设计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也有助于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对建筑设计中创新思维模式的方式方法,通过案例的分析与总结,对设计创作的方式方法进行探索。

1建筑设计的目的

建筑物有其本身的功能、形态以及民族文化特征等,在建筑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以上各种元素,使得建筑设计贴合上述要求,同时更加自然、得体。建筑设计者要设计出这样的建筑则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建筑设计灵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以此得到创新性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其文化价值,在现代社会中,建筑数量和质量在不断提高,建筑设计的意义和象征性特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建筑设计中必然要注意其文化价值,提升人们居住环境的质量和感受等。其次是建筑的经济效益,这主要是从建筑开发商的角度来考量的,建筑开发商要考虑到企业的营销和继续发展的问题,因此在进行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人们实际居住的感受和品质,也应该考虑利用不同的设计创新来实现建筑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第三就是安全性问题,这是建筑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重中之重的问题,建筑设计安全关乎人民的生命财产健康安全,良好的建筑设计要从建筑的可靠性、实用性、消防安全等方面进行考量。

2现代建筑设计当中的创新思维

2.1系统化

建筑设计属于系统性工程,具有一定复杂性,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详细考量其中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如环境、地理位置、天气、采光、排水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讲,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考虑基础上,才能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能够体现出综合、整体特点,创新思维当中的系统性体现,能够对建筑中的装修维护、施工建设、维修改造等因素进行综合性考虑,增强在设计过程中的预见性,进而使设计出的建筑符合现代人的宜居需求。

2.2个性化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活动的日益提升,建筑技术的提升为建筑设计的创新升级提供了机遇,个性化、多样性的体现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频繁出现,通常在城市空间的整体规划中,城市中重要的节点或地标多以独特的风貌展现。个性化的出现源自对扁平化城市风貌的点状突破,同时设计从不同年龄的使用者心理出发以适用于不同的街区、空间,从而丰富城市空间,增加城市活动的多样性。

2.3整体性

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依赖的有机体,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整体性原则可保证节能建筑设计更具科学性,满足生态系统动态平衡要求,增加现代建筑应用中的生态效益。因此,在进行新时期建筑节能设计工作、拓宽其工作思路的过程中,应给予整体性原则更多考虑,将针对性强的设计工作落实到位,满足节能建筑高效施工及科学建设要求,保持其能耗问题良好的应对状况。

2.4非逻辑

对于建筑设计来讲,应注重创新、发展的实现,建筑设计属于艺术创作,在进行创作时,往往需具备较强的主观意图,如表现手法、创作动机、象征意义等等,在此过程中,不仅会运用艺术理论,也会运用相关研究方法。同时设计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较多学科,在综合运用方法和理论基础上,才能促进设计和其它学科之间对话交流体系的形成,进而将更好作品呈现出来。具体实施时,逻辑思维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逻辑思维严谨基础上,才能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而设计不仅需要逻辑思维,也需要非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的体现,能够使建筑设计更具创新性。在非逻辑思维的影响下,设计者能够将固有设计模式打破,形成更广阔思维空间。因此进行现代建筑设计时,要想将创新思维体现出来,就需将逻辑思维适当放轻,加强对非逻辑思维的重视程度。整个设计过程实际上属于多种思维结合的过程,其中有发散思维、求同思维、收敛思维等等。发散思维具有一定分歧性与开放性,能够使设计者在设计时保持思维的流畅性与灵活性。求同思维主要是运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加强创新性的体现。收敛思维主要是指对思维进行集中,保证方案在设计时科学性的体现。

3加强新时期建筑节能设计的策略探讨

3.1强化设计人员的节能意识

在实现节能建筑设计目标、提升其科学设计水平的过程中,需要设计人员不断强化自身的节能意识,积极地参与各类培训活动予以应对。同时,设计单位应对人员方面的节能认知状况是否良好进行科学分析,不断加强业务素质锻炼,并在激励与责任机制的配合作用下,提高节能建筑设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新时期建筑建设中的节能设计更具专业性,从而提升相应工作完成中的专业化水平,避免引发建筑实践中的能耗问题。

3.2以地域特性为创新资源进行建筑设计创新

利用地域特性进行建筑设计创新是一种合理利用资源进行因地制宜的创新设计的策略。可拓建筑设计创新通过吸收建筑当地的独特自然环境、文化习俗和当地独特技术来进行建筑设计,同时融合当代的建筑材料、建造技术和方法,实现建筑设计的创新性。例如沙漠中的毛里塔尼亚一家医院就是设计师通过利用当地盛产的沙石以及泥土等制成砖块,然后按照伊斯兰教传统和当地的气候特点搭建建筑物,以此来适应当地的天气、文化特征等。

3.3建筑设计方法创新

首先,在建筑设计方法创新工作中,必须遵循联系性与构成性的原则,联系性就是在设计人员开展设计工作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工程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还需要充分考虑建筑工程周围环境与建筑工程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实现两者之间关系的协调,对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而实现建筑设计的创新。构成性就是在各种关系的相互作用下,设计人员需要重视分析对建筑工程产生影响的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整合,这样就可以将各个部门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其次,在创新建筑设计方法过程中,需要遵循最优化和动态化的原则,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必须全面考虑建筑工程各个部门的功能,还需要实现各个部门的整合,使建筑设计能够实现良好的效果,使建筑设计能够形成特色,这是最优化原则要求必须实现的。

结语

总之,建筑设计属于建筑工程当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要想使建筑物呈现出良好生命力和活力,就需注重现代建筑设计当中创新性的体现。在此过程中,设计者应加强对创新思维的运用,并且对创新思维进行不断优化升级,在继承传统设计文化基础上,增加和时代需求相符的全新元素,并且对建筑的经济性、实用性、价值性进行综合性考量,凸显建筑可持续性与环保性,推动建筑行业更好发展,创新思维的运用也势必成为建筑行业今后发展重要趋势。

参考文献

[1]万友林.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7):35-36.

[2]罗洁.关于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J].建材与装饰,2019(25):118-119.

[3]廖光荣.对建筑设计的创新思维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3):1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