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6
/ 2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

邵博

东明集镇人民政府


摘  要: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是我国林区发展中最基础也最关键的技术类型。随着我国林业育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提升,对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的研究要不断深化,以推动林业生态的快速恢复。该文以笔者实践工作经验为基础,在文中先对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进行了分析,之后探讨了林业工程移植造林技术应用方法,希望对我国林业的不断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林业工程  苗木培育  移植造林  技术

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作為林业工程的重要内容,其会对林业工程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为了发挥出林业工程的意义,相关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制定科学技术方案,加强对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的研究,不断优化技术,确保相关工作顺利开展。

1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

1.1 育苗地选择

育苗地是育苗的第一条件,在育苗地的选择上一定要慎重,育苗地的土壤肥力、区域水位、土质情况等因素都要全面考虑。结合大量工作实践,轻壤土、沙壤土和壤土都非常适合苗木的生长,同时根据种子品种的不同,其对土壤性质的要求也有所区别。如垂柳适合在盐碱性土壤中生长、松树适合在酸性土壤中生长,因地制宜根据苗木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土壤环境。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土壤也存在病虫害问题,存在病虫害问题的土壤会直接影响到种子出芽率,同时生长中对苗木也是非常不利的,发现这一情况,要及时对土壤进行消毒驱虫。

1.2 选取苗木种子

在育苗地和外界条件都已经达到要求后,要开始选取苗木种子,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会对树木的移植产生直接影响。造林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苗木成材率低则无法发挥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同时还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专业技术人员要严格把控种子筛选关,种子的筛选要先看外形条件,之后在考虑到种子的抗旱、抗病虫害、杭寒的能力。种子选择后,要做好种子的冲洗、清理和消毒工作,为种子的健康生长提供好的环境,这个过程中的温度、湿度、肥料添加等都是会对种子的出芽率产生很大的影响。

1.3 播种与施肥

在种子出芽情况满足播种要求后,要选择适合的天气播种作业。一年四季中春季为最佳播种季节,春季土壤的温度和湿度适用,加之春季雨水量充足,雨后日照时间较长,温度升温较快,非常有利于苗木生根,但是还是需要结合苗木种类进行详细的划分,有些种子适合在雨天播种,而有些种子适合在晴天播种。在种子播种前要对当地的天气因素有全面的了解,如年平均气温、雨水量等,在播种前还要进行最后一次的苗木种子出芽情况筛选,以提高播种成果。播种工作完成后,后续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技术人员要实时关注土壤的适度、外界温度变化,播种后如果降水量较少,这时要采用人工灌溉的方式,确保苗木根须生长水分充足,如果播种后温度达不到苗木生长要求,要进行地膜覆盖操作,确保苗木健康生长。

1.4 成苗期管护

成苗期的管护经常会被忽视,有些人错误的认为苗木播种后就可以坐等其成了,这种错误的想法会对苗木的健康成长产生很大影响。实际上成苗期苗木的管护工作重点发生了转变,应由苗木的管护转变为病虫害防治,其中较为常见现象为幼苗倒伏,由于幼苗的根系还没有稳固,所以,可以通过在苗木周围设置围护栏杆的方法,稳固苗木根系。苗木的健康生长离不开良好的环境,除草工作要做好,采用机器或人工的方式将苗木附近的杂草去除,如果杂草较多还可以使用除草剂进行清除。此外,要有专业的人员对苗木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并做好每日的观察日记,发现没有发芽和生根的苗木要及时更替新苗木,从种子的筛选到完成播种,都要有专业人员进行细心照顾,植树造林会对社会产生很大的贡献,要求林业工作人员具有极高的耐心和责任心。

2  林业工程移植造林技术

2.1 移植造林时间

移植造林时间的选择尤为重要,我国南方与北方气候差异较大,所以移植造林要因地制宜。南方的热带气候地区常年高温,所以针对这类地区四季都可以进行苗木的移植,但在每年的2~4月份时期温度上升较快,同时雨水量较大,这一时期为最佳移植时期,还有一点需要注意,一天中的每个时间段也要考虑在内,早上和晚上的气温较低,所以苗木的水分流失相对较慢,特别适合移植苗木。北方地区的年平均气温相对较低,特别是东北地区每年有数月冻土期,土壤达到移植条件为每年的5月份气候,较早的也可以在3月份进行,这一时期土壤可以满足移植的温度和湿度条件。移植造林时间的恰当选择,能够有效提高移植后苗木的成活率,全面提升林业工程的造林效率。

2.2 控制造林规格

为了提高苗木移植效果,要合理控制造林规格。苗木移植中通常选择的幼苗胸径在4cm左右,小型乔木会选择40cm左右高度的,大型乔木会选择120cm左右高度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对造林規格合理控制。苗木移植规模与造林规格是有一定比例要求的,比例为1∶20。简单来讲667m2大小苗木能够满足1.33hm2造林需求。以这种换算方式,可以确保造林规格符合林业工程标准,有利于苗木移植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各项工作可以按计划实施,提高林业工程移植造林技术有效性。

2.3 移植造林技术要点

林业工程苗木移植工作开展中,要掌握好移植造林技术要点,其中提高移植苗木的成活率是林业工程中的重点内容。移植苗木确定后,要做好苗木的保护,特别是根系的保护,避免在移植和运输中伤害到苗木的枝丫和根系,确保苗木根系的完整性,避免移植后的苗木无法适应新的环境,从而提高移植后苗木的成活率。移植苗木过程中,要使用湿润的泥土将苗木根茎包裹起来,注意车辆运输中的路况,避免运输中出现剐蹭现象,从而影响到苗木的成活情况,尽量选择就近栽种点,这样可以避免根系水分的流失,为了避免表面苗木水分蒸发,工作人员可以采用喷洒水分的方式,确保苗木根系的湿润性,满足苗木水分的需求,提高苗木成活率。人为原因是影响苗木成活率的主要原因,所以移植中要特别谨慎,苗木到达移植地点后要及时安排种植。苗木移植后还面临着很多新的工作,如灌溉、施肥等,随着苗木的不断长大,以及气候的不断变化,还会出现病虫害问题,应采用科学技术手段做好病虫害动态监测,结合苗木种植地区的实际情况,寻找合理的治理方式,确保苗木成长成材。

2.4 病虫害防治

林业工程病虫害的防治也引起高度重视,根据季节的差异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春季育苗阶段是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关键,针对冬季可能会产生的病虫害做好控制工作。结合实践工作经验,病虫害的适应性是相对较差的,当外部条件产生变化时便可以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杜绝病虫害对林业的影响。春季病虫害防治重点要放在害虫的繁殖链上,在控制害虫母体的同时,也要将虫卵彻底杀死。冬季病虫害的防治要采用喷药与低温相结合的方法,这样做能够有效避免细菌的滋生,当发现苗木出现病虫害时,要第一时间做好处理。结合季节的不同,发挥出季节的作用,为林业工程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供契机,确保苗木健康生长和发育。

3  结语

总之,林业产业的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的同时,我国林业产生的经济收益得到提升。林业工程中的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会对苗木的成活率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影响到林业的整体质量,因此要做好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的管理,确保林业工程稳定发展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张杰,祁利华.林业工程苗木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9,39(13):83-84.

[2] 严彩珍.林业工程的苗木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探究[J].林业科技情报,2019,51(3):45-46,51.

[3] 张宇.新时代背景下林业育苗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的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19):92-93.

[4] 时艳学.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种子科技,2020,38(9):51-52.

[5] 殷梦杰.苹果矮化苗木涂药除萌机理研究和装置设计[D].河北农业大学,2018.

[6] 郭景伟.江西省上犹县苗木培育与销售中心景观设计[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

[7] 许昌龙.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4):151-152.

[8] 徐磊.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探讨[J].农家参谋,2020(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