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集控运行现状及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2
/ 2

火电厂集控运行现状及对策分析

贾晓东

大唐清苑热电有限公司 071000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加大了人们日常对用电量的需求。而在我国火电厂的运行方式中,集控运行是我国火电厂目前主要的运行方式,它比起以往的控制运行模式,运行系统更加稳定、运行效率也更高。但是在实际中,火电厂集控运行模式还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解决。文章阐述了火电厂集控运行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希望对提升火电厂集控运行的效果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火电厂;集控运行;现状;对策

一、火电厂集控运行环境分析

管理资源、设备和外部环境等都会对集控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产生影响。例如,电子室、控制室环境和计算机控制系统接地等。可采用以下方式使火电厂集控运行环境得到改观:1、注重工作室防潮。长期接触潮湿环境,将会使电子室内部的电路板受损。一旦出现结露情况,就会使其发生短路或者腐蚀,继而丧失其效用。因而,需将室内防潮工作落实到位。2、控制集控运行系统中计算机的连接电缆和其余接地系统保护,有效避免其他系统对其产生干扰,从而出现错误信号。3、依据具体情况,对电源供电系统进行合理控制,保持供电过程中的连续性,以免突然断电干扰系统运行。相关人员既要保障火电厂集控运行,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保证发电部员工的专业性,注重在技术和资源层面对人员进行合理配置,使火电厂时刻处于安全稳定的集控运行环境。

二、火电厂集控运行现状

1、过热器系统不完善
  在使用超临界机组的过热气温系统进行调节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煤水比例进行调节,使用增减温水的方式进行微调和细调。其中能够影响过热气温主要有水的温度、空气系数、火焰高度等。在实际操作过热器系统的过程中,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没有考虑生产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难以对其进行合理控制,进而使用其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不仅难以使用其提高生产质量,还会导致在生产的过程中,出现各类故障。

2、压力系统运行不合理
  在火电厂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工程周期较长,在直接能力平衡公式的应用上逐步成熟,同时在主汽压力系统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协调控制方式相比,这种应用方式更能体现平衡性,在系統的协调推出环节,压力控制能够体现平衡的基本特点。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全面提升控制的整体效果,压力系统可以对煤炭量自行选择,但是由于这个时间相对较长,对于火电厂其它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3、再热气温系统造成经济负担
  在火电厂集中运行控制过程中,对再热温度系统的控制难度系数很大,在各项环节的控制工作中,控制内容的实施也显得十分繁琐。截止到目前,很多大型发电厂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并对温度进行合理控制,利用不合理手段实现单方面的实际温度调节,例如通过降低水温等方式。这样一来,尽管在外观上感觉达到了降温效果,但却不能对再热气温系统进行有效改造,还可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破坏作用,从而提升企业在设备维修上的花费。因此,火电厂在发展和工作过程中,应该将此类方式舍弃,利用其他更加合理的方式对再热气温进行调节,如摆动式燃烧器的使用、热风喷射的运行等。除此之外,在当前系统应用过程中,由于不同因素的影响,也会使再热气温系统的成本大大提升,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此提高重视程度。

三、火电厂集控运行改善对策

1、优化系统运行环境
  集控系统运行环境,即不同环节背景下设备的运行环境。各设备运行情况与集控运行系统的安全与否具有直接相关性。安装调试设备过程中,如果工期规划不合理,或未依據具体制度执行相关操作,将会导致设备安装不合理,威胁集控系统的安全运行。技术人员需对设备工作环境和运行条件进行严格控制,使集控系统达到良好的运行效果。如果外部环境比较干燥,需对电子控制室内部温度系统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温湿度适宜,避免出现静电。同时,对屏蔽接地系统进行规范,严禁信号相互干扰,提高集控系统稳定性和信号传输准确度。

2、完善集控运行系统的环境
  为了改善火电厂集控运行现状,需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完善集控运行系统的环境,第一,疾控系统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电子室控制室的环境、计算机控制系统接地环境、各个电源的运行环境等方面,例如,在系统进行运行的过程中,电子室内空调能够对空气中的湿度进行调节,当空气中的湿度较高,设备中会结霜,影响了系统的运行效率。第二,在集控运行系统内部中,为了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发挥热机保护系统的积极作用,其能够对检测机组的温度进行控制,当温度超出规定温度时,系统会发出警报,这时,需要停止运行,并对其中的故障问题进行解决,通过这种方式对集控运行系统进行完善,能够避免更严重的问题出现,保障火电厂的安全运行,维护设备和系统的稳定性。

3、加大集控系统运行技术管理
  随着技术管理的不断进步,在火电厂集控运行过程中要强化技术管理的有效应用。从元件组成来看,运行系统主要包括电缆、软件、硬件等方面,在系统运行时,如果某个元件发生故障,会对整个运行系统产生较大影响,无法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在集控系统运行过程中,我们应将之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做好软件、硬件和电缆等的有机调控,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提升系统维护管理效果,保障集控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从组成结构来看,集控系统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微处理器作为系统的核心部分。在集控系统运行过程中,要确保其全面性,构建为统一的整体。通过这种技术管理方式,在集控系统运行出现故障时,可以实现自动待机,从而保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避免对设备和职工造成危害,减少失误发生的可能性。

4、调整运行方法
  为了改善火电厂集控运行现状,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调整运行方法,第一,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火电厂中受到广泛应用,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生产,能够提高集控运行系统的稳定性。通过这种方法,监控系统传送出的信号更加具有稳定性,并且更加符合集控理念,使电厂设备能够在安全的运行中,降低人工作业量。第二,随着我科技的不断发展,在火电厂中需要使用科技的运行方法,例如,部分火电厂使用标准化无人变电站的方式进行工作,其能够使信息传递变得更加快速,减少了设备的检修次数。通过以上两种方法调整火电厂的运行方法,可以使火电厂集控运行变得易操作化,进而扩大了电厂的运行发展空间,降低了人工作业量,提高了集控运行工作开展的整体效率。

5、落实安全管理
  将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将会降低事故发生率。火电厂要依据内部发展情况,对员工进行安全管理和培训,让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树立安全发电意识。火电厂负责人和发电人员要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对火电厂集控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防范,继而对设备的运行操作过程进行规范。如果发生事故,依据安全管理预案,对故障问题进行控制和清除。提高发电部人员素质,使其具备扎实的工作技能,并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在集控运行中,对发电人员的行为进行严格约束,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更加积极,有效降低火电厂集控运行中的事故发生率。

四、结束语

集控运行技术在我国火电厂中应用比较普遍。它具有稳定性和运行效率方面的优势。但是,技术层面的制约,使其在具体应用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弊端。火电厂负责人要注重在集控运行中对软件基础进行建设,使技术人员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也要对集控运行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考量,将各项安全工作落实到位,提高火电厂集控运行质量及工作效率,使人们日常用电更加安全稳定,实现火电厂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泽超.火电厂集控运行现状及有效应对策略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3):31.
  [2]魏光.火电厂集控运行技术的相关问题探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6,(04):142.
  [3]刘艳飞.火电厂集控运行系统控制完善策略研究——基于创新视角[J].能源与节能,2015,(03):15-17.
  [4]李峰.浅析火电厂集控运行策略[J].通讯世界,2015,(04):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