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2
/ 2

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张远慧

61012419780218****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建设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路桥施工已日趋频繁,路桥工程过渡段使用中频现的路基路面沉降问题,除了降低路桥使用性能,也会威胁行车安全。对此,加强路桥过渡段的沉降控制,首先应是严格按规范执行工程施工标准的基础上,确定引发非正常沉降的诱因,再进一步有针对性地采取补强措施。

关键词: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但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大,许多道路路面不堪重负,尤其是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常易出现质量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安全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本文分析了当前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此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希望提高路面质量的同时,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安全保障。  

2 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 过渡段平整度未达标

平整度是否达标直接影响着整个道路桥梁的实际使用质量,因此,在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施工中,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加强做好找平工作。但实际施工中,仍存在平整度未达标的情况,其原因,一是未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将过渡段路基填料压实,降低了路基的承载力;二是路面混凝土材料未按标准压实,或操作不当影响了路面的平整度,使得车辆行驶时进一步加重了过渡段路面的负荷。

2.2 通行车辆荷载超设计标准

大多路桥移交使用后,因周边地区开发需要,会承受大量的施工作业车辆荷载,而往往在交管部门缺乏监管的区域,土方装载车辆超标准荷载极大地影响了路桥过渡段的使用质量,甚至极大缩短了使用寿命,导致部分路桥过渡段频繁返修,极大消耗道路养护成本。对此,设计单位应与交管部门明确设计荷载,并在路口节点加设超载卡控措施,施工单位则应与交管部门明确工程质保期间的管理诉求,以利于移交合格的路桥过渡段发挥应有质量效益,不被超设计荷载因素影响正常工程寿命。

2.3 路基沉降问题

所谓“路基沉降”,即道路桥梁基础部分在附加应力作用下发生的表面下沉问题,以不均匀沉降的影响最为严重。当不均匀沉降发生时,道路桥梁的主体结构会受到异常沉降作用的侵袭,进而将大量应力挤压集中在过渡段处,引发倾斜、开裂甚至塌陷等负面现象,对上方人员、车辆的运行安全构成很大威胁。结合既往经验来看,导致路基沉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道路桥梁下方的软土路基处理缺位,承载力难以满足实际的投用要求;二是回填材料的检验工作不合格、不标准,导致路面受压后易发生沉降塌陷;三是基坑回填后未做好压实处理,使得土基密度存在一定弹性空间,进而形成沉降隐患。

2.4 路基强度和刚度不达标

导致过渡段发生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为路基强度和刚度不达标。过渡段路基施工中,由于现场地质条件、土壤类型等存在差异。因此在施工中要注重预防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保证过渡段路基稳固可靠,使其满足施工需要。部分施工单位未严格按要求施工,导致路基存在松软现象。加上车辆荷载反复作用,过渡段路基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甚至发生路基裂开、搭板断裂等问题。部分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减少费用支出,采购的材料质量不合格,部分材料没有经过脱水处理便将其用于过渡段路基施工。导致过渡段路基强度与刚度不达标,未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当公路桥梁通车运行后,由于结构自重、降水、车辆荷载等综合作用,填料容易发生变形现象,最终降低过渡段路基的强度与刚度。


3 公路桥梁过渡段路基施工技术


3.1 加强路基路面的管理和勘测力度

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的质量关系着行驶道路的整体质量,更影响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加上其本身的承载力相对偏弱,若施工过程出现错误,长期受压情况下其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会不断增加。因此,为确保该路段的质量,相关部门和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对过渡段路基路面的管理和勘测力度,延长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一方面,应选择专业素质达标的综合型施工人员和监管人员,确保其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施工要求的材料物料,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工序进行施工,促进各施工环节有序进行,使过渡段路基路面平整度达到标准,从源头上力保施工质量。另一方面,应加大对车辆超载情况的监管力度,对超载现象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超载是我国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但随着相关部门监管有效性的提高,可直接减少该现象中的安全隐患,并降低对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损害,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也可控制一定的维修成本。

3.2 路基填筑质量控制

路基质量是影响道路品质的首要因素,也是进行下一步路面结构施工的重要保障,路桥过渡段的施工质量又直接决定了行车的顺畅。路桥过渡段的路基填筑施工前,应做好原地貌的清表及换填,有桩基础施工的项目更应做好过程控制及验收工作。路基填筑必须水平分层施工,每层上料前均应用灰线打出方格网,并严格按方格网规定数量上料,以控制松铺厚度。按填料类型选择性能优良、吨位足够、匹配的压实设备,严格控制工艺,确保压实质量。

3.3 合理设置过渡段搭板

设计过渡段搭板时,要结合路基容许工后沉降准确计算搭板长度,通常搭板长度设置在3.0~15.0m之间。为更好地指导现场施工,提升过渡段连接效果,最好采用分段式搭板设计方案。为防止水分渗入搭板与桥台连接处,提升过渡段路基施工质量,可在该连接处填入一定量的沥青玛蹄脂并按要求压实,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在搭板端部,为预防不均匀沉降,防止搭板出现纵向滑移。施工中可在搭板端部设置安全锚栓,确保端部结构稳固,减少甚至预防纵向位移,提升工程质量。此外,由于车辆通行后,过渡段路基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引发桥头跳车。为避免出现此情况,可在搭板端部增设一段埋深较浅、长度在3~5m的搭板。

3.4 准确把控路基坡度

路基边坡对道路桥梁的投用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准确对路基边坡的坡度作出把控,可显著降低周围环境对路基的负面影响,从而保障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整体质量。通常情况下,路基坡度的具体参数,主要取决于路基土质、边坡土质、边坡高度、水文条件、地势形态等多种因素,相关人员应综合采集环境信息后实施针对性的施工设计。例如,某施工路段地处软质岩层区域,岩层倾向路基的角度在25°以上,且地势走向相对平行。此时,应将边坡倾角与软质岩层倾角进行对等设计。

 3.5地基处理 

 桥背软地基在处理之后,可以有效的消除桥头跳车的问题。当前我国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主要应用的是超载预压、排水固结、深层搅拌等施工方式,这些效果都非常好,可以满足工程结构性能的需要。在实践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工程的设计方案与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可以更好的提升其承载性能,消除沉降差问题,可以避免出现错台的问题。软土地基上建设桥梁桩基础的结构,如果在规定厚度的位置上建设路堤,回填施工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导致其出现侧向偏移的问题,导致了桩体作用力的提升,进而会直接影响桥台出现偏移,会给伸缩缝、支座等造成一定的冲击损坏影响。可以根据工程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回填施工材料,可以更好的控制侧向流动,不能出现偏移的问题。 
3.6路基排水技术 

道路建设是室外建设,整体构建体暴露在室外,因此受到当地气候的影响比较大。一方面,如果气候比较湿润,鉴于比较多,则路基的排水设施需要多预留出水口,避免地基长时间在雨水中浸泡,导致路基受到腐蚀而出现塌陷现象;另一方面,道路桥梁建设穿梭于城市之间,因此在规划建设期间应该考虑到城市排水系统的布局,避免道路路基经过或者紧挨排水通道,这样也会导致路基受到生活用水的腐蚀,也会使得路基不稳。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若道路桥梁项目建设中存在设计、施工等方面的缺陷问题,将很容易导致道路桥梁过渡段在长期投用下出现应力集中、基础沉降等问题,对上方行人、车辆的驾驶安全与行进效率构成威胁。在路基施工中,往往会出现沉降现象,严重影响着公路的质量,不利于车辆的通行。为防止出现跳车、塌陷等现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遵照相关的要求,保证施工中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将中间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保证整个过程的连贯性,增强路桥建设的效果。 因此,相关人员在实际施工当中,必须要采取出一系列的施工技术手段,对道路桥梁的路基强度、应力抗性进行强化,以确保道路桥梁的稳定性、长寿性投用。

参考文献:

[1] 时亮,徐小林.公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3):70-71.

[2] 周翔.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析[J].四川水泥,2019(02):106.

[3] 常忠森.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2):108.

[4] 张俊粉.公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36):138-139.

[5] 倪昌连.试论城市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要点[J].时代农机,2018,45(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