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慢阻肺病人进行护理你做对了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2
/ 2

对慢阻肺病人进行护理你做对了吗

张容

巴中市中医院,四川 巴中 636000

 如今,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空气质量在不断下降,这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最近几年发病率比较高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它与人们所说的肺气肿很相近。在对其临床表现症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其主要有慢性呼吸困难等症状,这种病情如果得不到及时控制,会在冬春季加重,当患者进行完活动后症状更明显。虽然目前在临床中,治疗慢阻肺病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由于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没有根治的方法,对慢阻肺病人的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缓解相关症状,是提高慢阻肺疾病治疗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

慢阻肺患者的主要表现症状有咳嗽和呼吸困难等,在慢阻肺初期,部分患者觉得这些症状不致命,所以他们总是认为治不治疗都无所谓,这就导致慢阻肺病人常常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还有的患者认为这种疾病吃药就能好,这种想法并没有科学依据。在此背景下,要想更好地缓解慢阻肺病人的症状,要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那么对慢阻肺病人的护理你做对了吗?对实际的护理内容都了解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一、加强对慢阻肺患者护理的重要性

医学人员为了进一步提高慢阻肺的治疗质量,对这种疾病的护理方式和发病特点都进行了全面研究。慢阻肺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所以它不仅会对人体肺功能造成损害,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治疗和护理,严重情况下还会影响患者的全身免疫系统,慢阻肺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擅自停止用药,或者是没有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减药,就会导致这种疾病急性加重发作。

由于慢阻肺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如果一直进行治疗,其作用效果并不是十分的明显,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还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力度,帮助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鼓励他们面对治疗过程中。同时,还要告诉患者吸烟的危害,在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上看,吸烟是导致多种肺部慢性疾病的主要因素。因此,护理人员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帮助患者戒掉不好的习惯,让他们认识到慢阻肺病的危害,加强功能训练,从而为患者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二、慢阻肺患者的护理内容

(一)深呼吸练习

如今,在人们日常的生活环境中,大气污染源逐渐增加,空气质量越来越差。再加上,最近几年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的数量也在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城市空气的质量。同时,由于工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人的不良生活习惯也在不断增加,如:酗酒和过量吃冷食等,这些都是导致慢阻肺病的主要因素。

这种疾病的特点是患者的肺功能会下降,肺内残气会不断增加,会严重影响了的呼吸。因此,在对慢阻肺病人进行护理的时候,要积极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此项护理内容可以有效增加通气量,促进氧的吸入和二气化碳的排出。患者可以通过长期深呼吸练习,改善自己肺弹性功能。主要做法是采用鼻吸口呼,首先要进行深长呼吸,每天在早上和晚上各练习1次,每次要控制时间在15到20分钟左右,在此过程中不可紧张,要保持身心放松,体质比较好的时候,还可以配合呼吸操进行练习,不断改善肺部功能。此外,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也是呼吸训练中的主要方式。

正确引导患者采用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方式进行呼吸练习,不仅可促进换气,还可以增加肺部弹性,增大胸廓的活动度,提高护理质量。在进行呼吸训练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还要结合患者实际的情况选择站式,或者是躺式,要控制室内外的温差不能过大,在天气好的时候,要开窗通风,为患者提供一个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二)氧疗护理

慢阻肺属于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症状,如果患者在治疗中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就会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如肺动脉高压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高血压。因此,护理人员在对慢阻肺病人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指导他们如何进行长期家庭氧疗。

当达到氧疗效果的时候,一定要让患者持续长时间吸入低浓度氧气,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到达肺内的有效氧浓度,避免患者出现意外。相关的医学研究发现,患者需要的肺内有效氧浓度大约在29%到35%之间,所以护理人员在指导患者利用鼻氧管吸氧的时候,要保证肺内的有效氧浓度在此范围内,才可以让患者停止吸氧。此外,为了保证浓度的有效性,要加强对医疗级5L制氧机的有效应用,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人员在对制氧机进行选择的时候,除了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氧浓度,还要判断制氧机的质量可不可以进行长时间的运转。部分医学人员在对慢阻肺疾病的护理内容进行分析的时候,发现在对进行吸氧护理时,要在保证到达肺内有效氧浓度上,也就说慢阻肺病人每天要持续吸氧在15小时以上,这样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三)饮食护理

在对慢阻肺的发病机制进行研究时,医学人员发现这种疾病是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的疾病,它会对多个脏器带来影响,随着气流受限性的发展,会导致患者的心肺功能不断地下降,对他们的生存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这个时候如果仅仅是对他们进行相关治疗,可能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病情的发展。

因此,在此背景下,要加强对慢阻肺病人的护理。饮食护理作为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保证饮食结构的合理性,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要积极指导患者多食用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在冬季和秋季适当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

(四)心理护理

由于慢阻肺病具有病程长和恢复慢等特点,患者在治疗中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在此过程中患者非常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失望感、抑郁和悲观等多种消极情绪,要想避免这些情绪对治疗效果的影响,要在患者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加强对慢阻肺病人的心理护理,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要积极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在患者的角度理解和帮助患者。

同时,还可以在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中,听取患者的需求,积极鼓励患者要多参加集体活动,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还要引导家人要与患者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如果,在此过程中发现了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患者要及时借助一些抗抑郁的药物,对其进行治疗。

情绪疏导作为护理慢阻肺病人的有效措施之一,它可以消除患者因病情易反复所出现的不良情绪,让患者对慢阻肺疾病的特点和预防方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断提高他们的治疗依从性。因此,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情绪梳理,保持态度和蔼,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五)功能训练

功能训练是改善慢阻肺患者基本症状的主要措施,护理人员在引导患者进行缩唇练习和腹式呼吸的时候,要提前判断患者的理解能力,然后亲身示范,尤其是对于年纪大和听力下降者,他们可能在短时间内容不能掌握这种方式,这时候护理人员要在亲身示范基础上,耐心指导他们进行康复训练。在此过程中,还要积极指导家属掌握准确训练方式,为提高康复训练监督效果提供基础。

适量运动也是护理中的主要内容,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的年龄和肢体协调能力等,为他们介绍适宜的运动方式,完善运动练习的方案,主要内容有打太极和快走等,不要让其进行剧烈运动,这样才可以提高患者机体活力和抵抗力,不断改善肺功能,从而帮助慢阻肺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总之,由于慢阻肺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部分患者的认知水平低,对疾病治疗的接受能力差,这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在此过程中加强对慢阻肺病人的护理了解护理的基本内容,以及优质护理指导,不仅可以提高整体治疗质量,还可以让患者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都能得到改善,加强患者对慢阻肺病的认识,帮助他们改善肺部功能,提高患者的抵抗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慢阻肺患者的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