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四引领”推进师德建设新成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8
/ 2


党建“四引领”推进师德建设新成效

周长青

辽宁省 大连市沙河口区实验小学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多年来,沙河口区实验小学一直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强化政治引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强化思想引领,规范职业道德行为;强化专业引领,提升教书育人能力;强化榜样引领,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全面扎实推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

一、强化政治引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沙河口区实验小学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教育管理服务党员和宣传引导凝聚群众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运用”党建+”活动载体,强化党员教师的责任意识、带头意识,加强学校党员教师队伍建设。

旗帜鲜明亮身份。坚持以“铸魂育人、立德树人”为核心,围绕“建设和谐班子、构筑活力支部、打造有为队伍、纯正师德师风”的目标,创新开展“五亮五树”活动,即“亮旗帜,树忠诚形象;亮信念,树学习形象;亮阵地,树堡垒形象;亮身份,树服务形象;亮师德,树四有形象”,引导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重要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围绕活动铸师魂。以“责任与爱”为主题,通过“两个示范”开展活力团队建设,一是党员引领,榜样示范。以“三亮三比三评”践行党旗下的誓言,即,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岗位中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个人自评、群众考评、党员互评,促使党员自觉发挥先锋作用。二是立德树人,岗位示范。引导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履行教书育人使命,将“四有”好老师要求贯穿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先后开展了“思政大讲堂”宣讲, “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师德主题教育,文明教师、最美教师评选等活动,引导全校教师以师德师风为本,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形成严谨治学、诚实守信,追求卓越、爱校荣校的优良品格。

制度规范作保障。一是建立组织机构。学校成立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把师德师风建设列入学校党政工作之中,强化组织领导,定期研究工作,多层次征集意见,不断改进与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二是强化责任落实。校领导为师德师风建设责任人,明确职责,推进落实,做到“领导、实施、参与”三层联动,确保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扎实开展并取得成效。三是完善规章制度。学校制定出台《实验小学活力教师考评评价办法》及《实验小学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等制度,规范师德行为,推进学生评教,建立“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监督网络。

二、强化思想引领,规范职业道德行为

进一步树立教师的职业理想。增强教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培养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廉洁从教、依法执教,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师德学习制度化。紧扣“主题党日”活动,定期召开“不忘教育初心 牢记育人使命” 专题研讨会 ,组织开展“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民族精神”“ 创新驱动 成就新时代好老师”云课堂学习;通过以案说法、师德讲坛、好书悦读等载体引导教师确立“教师职业道德最高水平是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师德观,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最美教师。

纪律督查常态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师德师风警钟长鸣机制,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评先评优、晋职等重要内容。每学期举行廉洁从教宣誓承诺,每逢重大节假日、重要节点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必谈纪律,必发警示。加强日常监督,严肃执纪问责,提醒谈话常态化。制定“教师十条禁令”,每日坚持文明办公、教育教学常规检查,坚决做到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确保干部教师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师德监督公开化。学校实施校务公开制度,各类事项和评选活动均以书面的形式向全校公示。通过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述职述廉等方式,组织群众、学生和家长评议干部、党员、教师活动,加大对师德的监督,进一步规范党员的行为,以严的党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校风。

三、强化专业引领,提升教书育人能力。

新时代的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既做“经师”又做“人师”,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不但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还要有精湛的业务能力和高超的育人水平。

引领教师“走专业之路”。一是师徒结对,携手共成长。盘活校内党员名师资源,以“青蓝工程”为平台,通过设立“教学活力岗、班主任活力岗、好师傅示范岗”充分发挥党员名师和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引导年轻教师迅速成长。二是创设平台,骨干展风采。发挥“党员先锋岗”作用,选派党员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鼓励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上拉练课、示范课、复习引路课、外出学习汇报课等途径,组织开展中青年教师研讨、评课、读书交流会等活动,促使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三是多元开放,全员动起来。举行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把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规范与养成、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作为重点,通过学科引领—骨干示范—全员达标—精品展示—特色汇报活动的开展,有效构建高素质的教师梯队。

引领教师“走研究之路”。教育研究是教师自主发展的最有效的载体,它不仅能使教师有针对性的获取知识,而且能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因而能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能力水平。学校搭建研究平台,积极发挥冷冉教育思想发源地的优势,邀请专家跟踪引领,让教师走上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目前,全校教师在国家、省、市、区立项课题达45项,立项教师达33人,占全校总数的75%,获奖和发表的论文达60余篇。

四、强化榜样引领,坚守立德树人初心

雁飞千里头雁领,群雁齐飞显活力。学校定期举办教师论坛,让教师宣讲“身边的感动”,同时还利用微信公众号、党建简报等平台及时宣传报道学校先进人物的事迹,通过分享教师好故事,展现教师风采,使教师“干有示范,学有榜样”。教师孙华是辽宁省优秀教师,辽宁省十佳小学教师,大连市十大教学名师,沙河口区十大仁爱之师。她热爱关心学生,不仅是一名学习型教师,更是研究型教师。学校成立了“孙华名师工作室”,在孙老师的辐射引领下,近年来,学校涌现出辽宁省优秀教师付宁,大连市俊青年吕惠、陈薪宇、程呈,大连市嘉奖教师赵清慧等一批师德过硬、业务精湛的先进典型。

“桃李无言芳华自现,爱心育人情暖人间”“恩师掬取天池水,洒向人间育新苗”……在学校收到的锦旗和感谢信中,家长高度赞扬教师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关爱学生的高尚职业道德。字字句句饱含了家长们对实小教师的充分信任与肯定。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引领教师做“敬业+专业+精业+乐业”的新时代好老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