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模思想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8
/ 2

基于建模思想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徐超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增盛镇中心小学

摘要:目前,在我国社会整体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开始意识到,小学校园内部教育工作开展和实施,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以及综合素质培养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主要就是因为小学阶段是人类成长中最为基础的知识学习阶段,只有做好基础的铺垫,才能够实现未来的发展。本文则是结合小学阶段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到建模思想在数学课堂中的具体渗透策略,希望能够基于有效的思想理念,完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真正的发挥建模思想的优势,以此为小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做出贡献。

关键词:建模思想;小学;数学

前言:小学阶段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基础,也是关键的时期,如果能够有效地把数学课堂上的建模思想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之中,那么就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也能够让学生找到数学知识学习的全新路径,因此教师还需要意识到建模思想的重要性。本文就是以建模思想为核心,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全新策略,希望能够通过实实在在存在的原型,为学生的知识学习设定全新的目标,真正的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数学工具了解数学结构,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生后续的良好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一、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中应用的意义

第一方面就是能够激发起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因为学习的兴趣形成后能够帮助学生真正的开发自我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思想意识,也能够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各项数学活动之中。所以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利用,建模的思想使学生对课堂中的内容有着清楚的掌握,真正的在建模思想引导下,发现学生的优势,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因为建模思想属于一种先进的思考方法,能够让学生轻松地把课堂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

第二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所需要注重的不仅仅是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实践的能力,更是需要让学生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对数学课堂上的知识进行实践运用时,提高学习的效果以及对于知识应用的能力,最大程度的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使学生提高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这些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性作用。

二、基于建模思想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创建课堂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校园内部的数学教师首先需要意识到的就是数学的建模思想,所呈现出最为核心的作用就是,能够把实际的问题向着抽象化的方向所发展。为了真正的发挥出建模思想在数学课堂上所具有的优势和作用,小学阶段数学教师就需要把所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互结合,合理的对课堂教学情景进行创设,引导学生清楚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知识学习的技巧。

例如:在讲解平均数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校园组织开展跳绳比赛的活动,其中男生10人一组,女生8人一组,请问该如何判断男生和女生组谁的跳绳水平更高?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也能够发散自己的思维。有些学生认为跳的数量多的小组水平更高,有的学生则认为依据,整体跳绳的质量,以及平均每个人跳绳个数多少判断。根据学生不同的结论,教师需要利用一个客观的态度对问题设置的公平性进行批判,这样才能够演出平均值的数学内容,也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的建立起与平均数相关的数学建模思想,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于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二)完善课堂建模体系,进行建模教学延伸

在建模思想渗透的过程之中,教师通过合理的引导,更能够凸显教材内容在课堂上所占有的主体位置,让学生真正的意识到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是本堂课学习的核心内容,以此把所学习的知识联系实际的生活,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例子,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也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完善课堂教学的现状。这样的情况不仅仅能够利用建模的思想延伸课堂教学的内容,也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例如:在讲解加法运算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教材中所提出的各种各样小动物和水果的案例,开展建模的活动,以此调动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知识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除此之外,小学阶段数学课堂上的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的生活,利用家庭中比较常见的桌、椅、灯具的数量进行建模,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家中碗筷数量的实践活动,各个小组之间的成员可以产生思想上的碰撞,也能够相互之间进行学习和交流,以此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促进小学生的未来良好发展和进步。

结论:综上所述,在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在开展和实施阶段,教师需要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真正的把实践创新的意识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够利用全新的先进思想理念,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也能够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则基于以上的内容,分析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希望能够有意识地改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以此利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满足不同阶段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上的需求,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石亚楠.在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中应用建模思想[J].中国新通信,2020,22(02):200.

[2]曹宇.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教育观察,2019,8(30):66-67.

[3]练海燕.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