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及基础安全施工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8
/ 2

建筑工程质量及基础安全施工技术研究

任惠敏

身份证号码 : 37078219910130**** 恒大地产集团山东分公司 山东省 266000

摘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工程的质量存在的问题,通过专业的调查与研究,找出改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方式,提出当前较先进的基础安全施工技术措施,从而优化使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优化。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基础安全施工技术;工程进度;安全意识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作为城市建设中的基础工作,建筑工程占据着城市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建筑工程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居住群众以及使用群众的生命安全,还会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城镇化建设主要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作为城镇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建筑工程的质量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面对目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工程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给予重视,在总结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常见问题的基础上,研究相对的解决策略,在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1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

1.1质量意识不足,细节管理欠缺

建设工程在技术交底环节中,由于管理工作不够细致,未能够明显展现出交底工作的针对性,其指导意义不大。另外,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不足,部分建设工程现场存在的质量问题,也难以发现和得到有效的改善。加之一些建筑企业单位在进行施工现场建设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现场管理工作条例,针对安全标准化设施的规章制度不完善,导致施工现场在开展作业的同时,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不仅会影响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还会诱发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导致不必要的人力资源和资金资源损害。以上众多现象都说明了企业单位在建筑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过程中,对其内涵与内容认识不全面,存在大量的误解[1]

1.2技术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信息化管理技能,针对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处理。但是许多施工企业为降低人工成本,未能聘用专业的信息化技术人员,导致技术人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此外施工企业未能给予培养技术人员信息化素养足够的重视,技术人员在工作中,一旦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无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处理,导致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地进行。

2改善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方式

2.1管控材料质量

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时,其材料质量将直接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人员在进行项目投资前,要科学规划原材料的数量、性能与种类,既降低施工成本,还能保证施工质量。具体来说,施工单位要依照当前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合理规划原材料,针对不同的施工项目设计对应的材料或设备,并对当前的材料市场进行充分调研,从正规厂家中挑选出性价比更高的材料。在材料的控制上,还需运用信息化手段确认材料内部的各项指标。在储存管理原材料方面,管理人员应设计一套严格的规范化制度,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时间长,且各领域的跨度较大,管理或购置材料时应充分保证其质量。建筑工程类材料还需进行必要的层次化管理,比如,山东省某城市建设服务中心在设计项目招投标时,工作人员依据材料的规格与种类进行详细规定,其项目材料环节的质量才能得到确实保障[2]

2.2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很多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工程管理工作无法充分落实主要是因为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缺失,因此在更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认识到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之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根据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建立相对应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在建立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时,首先,要根据施工计划,建立符合施工计划的管理体系为建筑工程的按时竣工提供保障。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建立时应充分考虑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的分配,尽量确保各项资源按照原定施工计划进行分配。其次,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必须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进行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还应考虑到所有参与工程施工人员的管理,明确各个施工环节各个施工负责人的责任。

2.3组建现场监督管理团队

对现场管理团队进行组建的过程中必须要筛选出专业性较强的现场监督管理人员,还需要组建一支兼职的检查队伍,其中包含管道安装、电器安装、设备安装、土木建设等不同专业类别的技术工作人员组成的各个小组,以对建设项目工程的现场施工进行严格管理,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隐患问题进行逐一排查,从而有效地保障建设项目工程能够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在制定建设工程现场考核标准之后,需要将标准文字化、平面化,并且贯彻落实在建设工程的各个方面,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将自身工作内容与考核标准相结合,在日常工作中严于律己,在考核工作中奖惩分明,进而能够形成规范化的工作常态,并且逐渐衍生成为企业单位文化之一[3]

3优化建筑工程基础安全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

3.1提升基础安全施工技术水准

在采用基础安全施工技术前,施工人员需设置一定的施工组织来把控施工进度,设计人员应依照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为其绘制平面布置图,其使用的各类材料都要放在恰当的位置上,便于建筑设备与材料的进场与使用。在设计施工方案的过程中,还需设计出多种专项措施,如脚手架搭设、施工用电、基坑支护与不同的防护措施等,在施工期间,要严格遵照该设计方案,依照计划书稳步推动工程建设,才能最大化保证项目质量。当各类机械设备或施工材料进入场地时,管理人员需进行严格审查,既保证各个材料或设备的使用性能,又进一步了解其使用方式,为此后的施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在落实完成基础安全施工的设备安装与技术要求后,安全生产人员还负担着监督职责,各类劳动或安全防护用品需配备齐全,如个人防护用品、安全帽、安全带等。此外,在施工现场周围也需放置多种施工标识,比如,在部分刚刚完工或危险部位设立警示标志,给操作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以警示作用,在加强施工质量的同时开展文明施工[4]

3.2创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众所周知,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充分提高工程施工效率与质量,然而受施工理念及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传统建筑工程施工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较大缺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相关单位管理人员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思想理念与方式,加强安全意识,并根据有关部门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对单位内部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完善,避免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方面的问题,同时保障整体建筑质量与使用寿命。

3.3增强安全意识

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可以依照基础安全施工技术培养相应的施工人才,利用不断强化的安全意识来提升施工团队的管理水准,进一步保证了生产安全。通常来讲,管理者应编制项目安全管理计划,严格落实每名工作人员的责任,切实改善问题的解决效率。施工单位还需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工作,在实行教育培训期间,加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性,并适时介绍当前的工程建设现状或举出多种施工安全隐患,加强受训人员的安全意识,使该类培训工作逐步变成制度化、合理化与常态化。此外,项目管理者在完成培训工作后,还要加强技术考核,其内容既包含当前先进的基础安全施工技术又含有各类安全防护规则,因而要加大对培训考核质量的重视力度,尽量做到教考分离,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行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时,管理人员需不断提升高新技术的运用水准,利用科学化的基础安全施工技术,逐步改善施工人员的建设水平,只有全体项目人员意识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工程项目的安全性才会得到真正保障,也会为施工单位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冯宗棣.建筑工程质量及基础安全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01):249-251.

[2]冯雷,王雨.建筑工程质量及基础安全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与预算,2020(10):29-31.

[3]卓成建.浅议建筑工程质量及基础安全施工技术[J].门窗,2019(09):60+62.

[4]岳国庆.浅议建筑工程质量及基础安全施工技术[J].门窗,2017(07):73.

[5]王泽云.建筑施工技术[M].重庆大学出版社: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规划教材,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