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方式的优化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3
/ 2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方式的优化创新

文亮

新疆省阿克苏地区拜城县米吉克乡阳光小学 8423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迎来了全新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以及能力的综合发展。基于这一教学目标,就要求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不能一味沿用传统教学方式,而是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不断发展变化的现状,进行教学方式的优化和创新。尤其是情境教学法,在其实践运用中更需要注重与时俱进,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多样的情境创设,才能使得课程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法是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教学媒介,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相应的情境,使得学生可以在构建情境和体验情境的过程中学习和迁移运用知识的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方式的科学运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不容乐观的是,由于长期以来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的教育教学中情境创设这一教学方式的运用并不理想,不少教师创设情境的方式过于单一、在教学中仍主要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主,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和学习知识,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为了有效的改善教学现状,对于情境创设创新性运用方式的探讨,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1. 创设问题情境

设置科学且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是情境创设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在进行课程教学时,教师在充分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基础上,从教学重难点中引出趣味的思考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新知识探究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思考,同时也可以检测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让学生可以巩固重点知识。而需要教师着重注意的是,问题的提出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困难,应在深入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后,以有效的提问促进学生思考。

以《三角形》这一章节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完成基础的理论知识教学后,拿出在课前制作好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纸片纸片各一张,然后任意取出一张,不能让学生观看到三角形的全貌。然后在讲台上出示这张三角形的锐角部分,其余部分用挡板挡住,让学生猜一猜这张纸片是什么三角形?同理,再用其他两个三角形进行一一提问,从初始锐角开始,让学生看看能不能直接猜出是什么三角形?如果出示的是钝角或是直角,那能否判断?学生在进行问题和思考和回答之后会发现,同样是出示一个角,有的能直接判断出三角形的全貌,而有的则是有着多个可能性。此时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了新的问题,在学生疑惑中,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展开课程内容的深入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深入探究文本中设置的相应练习题,并引导学生联系所学过的“角的度量”这一课程,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通过问题情境的科学创设,让学生可以自行思考问题,自主提出问题并进行问题的分析和探究,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

  1. 创设图画情境

数学本身是一门具有极强逻辑性的学习,其中有很多原理单纯依靠讲解的方式,无法让学生进行全面直观的了解,因此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中,教师常常是运用教材插图或是挂图,来学生创设图画情境。而在新的时代发展下,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其在学科教学中的普及运用,则是给图画情境的创设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和优势,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生动的教学资源,增强数学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为强化学生的数学素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以《图形的运动》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可以形象的理解“平移”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进行课程内容的教学。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用电脑给学生展示一个小船在方格纸上进行平移的短动画,以动态的方式,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小船一格一格向左平移,直到方格纸的边缘位置。然后让学生走到讲台上,自己去画一画看看小船进行了怎样的移动,并以小船的出发位置为原点,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小船的位置移动,以此来形象感受平移的方向和位置。又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一个幼儿园小朋友分苹果的动画短篇,首先在屏幕上出示16个苹果,然后幼儿教师要拿出其中的二分之一,用于其他的活动,并将剩下的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通过动态视频的展示,让学生形象理解单位“1”是会随着情境的不同而产生变化的这一现象,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更加深入,课程教学效果也将极大的增强。

  1. 创设实践情境


要想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广大教师除了要注重理论指导以外,还需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在素质教育要求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学以致用,而对于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就需要教师重视为学生设计多样性的实践活动,学会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操作、寻找规律方法,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学习体验的增强,并在实践中逐渐学会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数学思维是极为有利的。

以《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课程的教学为例,在教学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制作一些边长为一厘米的小正方形,带入到课堂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手中材料自己拼一拼、摆一摆。尤其是在探究长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长和宽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手中的小正方形每个面积是一平方厘米,然后组织学生用手中12个小正方形拼一个大的长方形,并观察拼成的长方形长、宽、面积分别是多少?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感知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可以再让学生用手中的小正方形,量出由教师准备好的与小正方形相联系的不同大小长方形的面积,并用量尺记录其长和宽,经过统计比较,来推导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手脑并用,在思考中逐渐深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实现了学生课程活动参与程度的提高,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1. 创设生活情境

小学数学的应用性极强,绝大多数都和生活有关系。数学知识是来源于生活,并终将应用与生活。新课标明确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这一理念下,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方式的探究活动中,不能忽视生活情境的创设,进行课程教学时,学会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是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将生活素材带入到课程教学,或是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因素,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以《位置与方向》这一课程教学为例,带课程导入部分,教师可以创设班长介绍新同学的作为引入新课,在此基础上引出用数对的方式表示位置的方法。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学校设置成一个大网格,并以旗杆为原点自由设置方向,并描述图书馆、教学楼、办公室的位置。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让学生有话可说,并积极参与到课程讨论,这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作用。又如在教学《百分数》这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想象如果自己是一位足球教练,你会安排哪种类型的球员负责点球,让学生带入自己的体会,对“进球可能性”进行深入讨论。之后教师顺势导入“百分数”这一概念,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有了自己的思维思考,教师的教学工作也能更为顺利的展开。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作为新时代数学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与时俱进,积极探究与时代发展和学生发展相适应的情境教学方式,以可以更好的深化情境教学法,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艳芝.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思考与实践[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5):198-199.

[2]张进忠.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策略思考[J].家长,2019(28):141.

[3]徐大旺.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创设探讨[J].才智,2019(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