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关于产业振兴的几点思考——透过乡村集市看乡村振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1
/ 4

乡村振兴背景下关于产业振兴的几点思考——透过乡村集市看乡村振兴



裴冠男


单位; 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离开都市,到乡村发展产业。本文概述了乡村产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分析了乡村产业的发展模式,并提出了以乡村集市为突破口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路。农村集市作为城镇化的一项重要着力点,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在剖析乡村振兴战略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以农村集市产业为主的发展路径。通过分析部分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根据地方特色和产业联系,提出制定产业长远策略,引导农村集市实现综合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集市;发展机遇;乡村思考;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链,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但是乡村产业不等于农业,而是要重构乡村产业结构;乡村不等于农村,而是要重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居民不等于农民,而是要重构乡村人口结构;乡村振兴不等于逆城镇化,而是要重构国家现代化新格局。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治理,让乡村环境更加优美、空气更加新鲜、水源更加洁净、吃得更加放心。留下一个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乡村,才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才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农村集市”作为传统社会发展的衍生物,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之中拥有无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它不仅是传统乡村社会中的交易市场,还承担着稳定基层社会、促进文化交流传播、塑造社会风气、凝聚社会精神的特殊作用。当前,农村集市面对快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新型经济形态和文化理念的冲击,发展迟滞,处于尴尬境地。本文以农村集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居民参与农村集市意愿进行研究。通过了解居民的自身状况、参与集市的程度、参与意愿影响因素分布、对集市的期望等基本资料探析影响居民参与农村集市的意愿因素,为促进农村集市合理适度利用提供可行的思考。


一、农村集市溯源与发展

1.1农村集市的概念

集市既是对一种群体活动的描述,也是对一种空间的定义。集市是人们定期聚集进行商品交易的活动形式,也是人们互迁有无,商贾凑集的公共场所。我国对农村集市无明确的概念定义,但按照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等发布的通知和声明,可以看到农村集市应具有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征。根据国外学者施坚雅的研究,农村集市除了包括乡村市集外,还应至少向上兼容至中心镇一级的基层市场。这种处于中心场域的镇是建立在原有建制镇的基础上,在大城市周边地区或者农村聚居区依托核心特色产业及多种优势元素发展起来的小镇。本文所述农村集市主要即是指拥有优越的先天条件、丰富的开发资源或者良好产业基础的乡镇,小镇建设也集中在主导产业或新兴产业上。研究认为农村集市的应以“镇”为是发展平台,“乡村”为“小”辐射空间是空间范围,“特色”为是要素体现。集市小镇应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在新历史时期与发展阶段下,其核心要义应有传统主导产业的发展,也要包括多产业特色均衡发展,使产业体系化与可持续,更加注重产业综合发展,兼顾农村生活质量、居住条件与基础设施。

1.2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集市的关系

乡村振兴涵盖了乡村的各个方面以及多个角度,归根结底仍是发展问题,其中“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前提,只有做好乡村产业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持续、健康发展。产业发展是农村集市建设的重要支撑,产业是农村集市发展的基础与动力,唯有产业得到发展,才能促进小镇可持续与繁荣。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集市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背景,在本质上,两者是一致的。产业兴旺不仅符合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更是解决基础问题的有力措施,并且会促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实现;农村集市的产业发展也不只是简单的资源转化为产业,而是包括资源到产业、产业到经济、经济到发展,其发展遍及全方面。因此,从长远考虑,二者也是相通的。农村集市是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和具体实现方式,也是三产融合协调发展的助推器,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直接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1.3 新兴商业模式冲击下农村集市的现状

农村集市是我国乡村村民进行商品交换、农村物品交易以及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并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特色的民俗活动等等特色,曾经在农村集市经济贸易体系中发挥辅助作用发展为商业美食街等等形式。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电商、超市等平台的冲击下,传统赶集文化的发展充满不确定性活力生机。分析农村集市文化在互联网时代所具有的价值,可以得出以文化特色为赶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思路拓展的新思路。

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者进入城市打工,导致很多农村地区以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主,他们的消费能力有限,促进集市经济发展的能力亦有限,赶集的群体主要是老年人,只有在过年期间才能看到年轻人的身影导致很多农村地区以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主,他们的消费能力有限,促进集市经济发展的能力大大提高,使得农村商业发展,本地居民带来一定收益,赶集的群体增加,旅游流动人数增多,不仅仅看到年轻人的身影还有老人。记忆中,笔者所在的某省某镇集市很热闹,商品繁多,村民络绎不绝。村民担着自家产的鸡蛋、蔬菜叫卖,看到熟悉的人也会亲切地打招呼,“你也来赶集啊,买了什么啊?”各种舞龙舞灯的好不热闹。但是,近几年赶集的人明显少了很多,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和儿童,商品种类也较少,赶集的小贩数量少了很多,舞龙舞狮的队伍也消失了。但我国有些地域将赶集发展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旅游活动,如四川省的大邑县安仁镇充分发掘赶集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旅游,赶集文化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成为很多游客旅游的新地点。

山东蓬莱将传统的赶集习俗逐渐发展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渔灯节”狂欢节,狂欢节表演期间,不仅有大型的民间艺术表演、绘画等多种艺术展览,也有来自山东各个地方的土特产以及经济贸易等活动,从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另外,在山东日照地区,渔民利用赶集活动,开发“渔家乐”等各种特色旅游项目,并为游客提供吃住行一条龙服务。2005年,该地区一年共接待游客400多万,旅游收入达到4.8亿元。2019年,南昌市青山湖区顺利举办了第一届青山湖区罗家赶集民俗文化旅游节,这是青山湖区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特色文化和地理环境优势的成果。


商品种类多。但我国有些地域将赶集发展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旅游活动,打造文化旅游,赶集文化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成为很多游客旅游的新地点。习俗逐渐发展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渔灯节”狂欢节,狂欢节表演期间,不仅有大型的民间艺术表演、绘画等多种艺术展览等活动,从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并为游客提供吃住行一条龙服务。赶集民俗文化旅游节,这是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特色文化和地理环境优势的成果。


1.4农村集市产业发展的意义

目前,乡村振兴的基础主要是建立在农业(合作社与农业企业)的基础上,没有土地或土地较少的农村却陷入了困境。大部分地区会选择乡村旅游或直接资本下乡,但两种方式都有不足之处。简单的乡村旅游由于开发要求高,导致并不是很多地区都适应;资本下乡由于圈占土地、环境污染、风险转嫁而具有局限性。农村集市主要可分为工业、港湾、旅游等小镇,尤其是旅游小镇数量繁多。盲目发展旅游小镇不仅使小镇数量远远超过了市场需求,更造成千篇一律与肆意仿效。通过多种产业融合发展,综合农村可利用资源和自身优势,带动地区经济繁荣、促进综合发展,从而建设生态、幸福、持久、文明、富有的农村集市。以往大部分学者研究的关注点在于单一农村集市尤其是旅游小镇,而对于多元或者其他类型的农村集市关注度明显不够。研究多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难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思考,具有现实意义。


二、乡村振兴产业思考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产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产业前景看好、舞台广阔、潜力巨大。比如,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产生了更多更高层次的需求。据统计,2017年我国汽车保有量2.17亿辆,其中私家车1.70亿辆,占载客汽车的91.89%。这就意味着有5亿~6亿人可以通过私家车出行,极大地扩展了家庭成员的活动半径,他们对乡村生态、生活、文化、旅游的需求被激发出来。因此,时代的发展重新赋予了乡村新的内涵,现在的乡村不再是单一从事农业的地方。只要深入挖掘好农业的多种功能(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充分开发好乡村的多元价值(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发展乡村产业就一定大有作为。


2.1现代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业

过去农村专注种养,城市负责加工流通,农民靠卖原材料拿不到多少增值收益。发展乡村产业,要立足于种养业,但又不能局限于种养业,必须推动种养业向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全面拓展。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现代种养业,促进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林牧渔结合,发展高效绿色生态模式。以广东省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为例,这种“水稻+”模式稳粮、增收、生态效益兼具,优质稻平均产量逾7500kg/hm2、优质水产品产量达1500kg/hm2,是单一种植水稻效益的3~10倍,其中“稻虾共作”纯收入4.5万元/hm2。某区小龙虾声名远扬国内外,2018年世界杯期间,10万只小龙虾“爬上了俄罗斯球迷的餐桌”。现在,全省稻田种养规模已超过37.33万hm2,位居全国第一,未来3年将达到46.67万hm2。另一方面,要推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重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积极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业,鼓励发展直销直供、农产品电商等新业态,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上做足文章。


2.2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乡村服务业

2019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8%。与之相比,乡村服务业所占比重明显偏低,这既是发展短板,又意味着发展空间很大,应重点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乡村生活性服务业。如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全国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近19万个,经营服务收入已超过5500亿元,市场前景持续向好。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趋势不会改变。随着农民老龄化、土地流转加快,如何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问题,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对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只有用我们的农机装备来生产自己的粮食,中国饭碗才能端得更稳。


2.3服务城镇居民的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现在,乡村的田园风光、独特风俗、慢节奏生活,对城里人越来越有吸引力。要适应城镇居民需求新变化,积极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乡村从“卖产品”,向“卖风景”“卖文化”“卖体验”转变。要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建设一批美丽休闲乡村、森林人家、乡村民宿等精品项目,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新农业、特色文化等新业态。要积极开发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培育打造乡土特色文化产业和创新产品。要创新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手工业,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打响“土字号”“乡字号”品牌,让传统手工业焕发新光彩。乡村集市最核心的就是特色,然而很多地方由于缺乏科学性规划,导致特色不显著。从历史来看,处在城镇化历程之中,每一处乡村在性质、内涵、形态与功能上与其他地区大相径庭;从发展来看,很多地方盲目借鉴和效仿其他地区的风格与模式,导致陷入同质化竞争,丧失了竞争优势。随着周边地区同类型的产业越来越多,造成了区域内的同质竞争,难以脱颖而出。农村集市建设焦点在于发展特色产业,然而我们看到很多地方只重建设而不重视产业,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在建设方面,存在复制仿造,相对优势下降;在旅游方面,没有因地制宜深入挖掘资源,缺乏创新机制。产业是农村集市开发的核心要点,多产业模式最终形成产业融合发展及产业集群优势。由于当地缺乏一定的产业支撑并且过度迎合市场,导致特色产业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完善。从产业联系来看,在产业布局上存在不合理之处,在联动上缺乏链条,产业之间相对独立;从产业融合来看,几大主要产业,无法形成一定的供需关系。总的来说,农村集市在横向上的联系与融合不充足。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集市的发展思路

应当整合各个方面的科技创新资源,将资本与技术资源运用到农业生产和发展中。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培育一批懂技术的新农民,依靠科技创新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助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实现农民增收。在今后的乡村发展中,还应当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3.1完善乡村集市基础配套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推进乡村集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须要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尤其是加大对农村集市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环境整治的投入,统筹用好乡村集市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集市示范片(点)、扶贫搬迁等专项资金,搞好项目整合,重点加强道路、旅游厕所、停车场、导览系统、通信网络、污水处理系统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实施餐饮质量安全提升工程,推进“明厨亮灶”、色标管理,开展“清洁厨房”行动,推动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做到卫生整洁、标识清晰;着力解决好交通主干支道连接;在有条件的乡村集市旅游集聚区推动智慧乡村集市旅游建设,实现网络全覆盖,进一步优化乡村集市环境。

3.2加强乡村产品宣传营销

好的营销是成功的一半。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应加强乡村土特产品品牌建设。开设公益性乡村旅游专题栏目,积极利用宣传片、微视频、直播宣传营销乡村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严格把控农产品及其关联产品的质量安全,增强当地特色商品的商标保护,创建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政府鼓励当地年轻人返乡创业,依托电子商务方式建立本地化商务综合服务体系,推介营销乡村产品。


3.3推动现代乡村集市田园旅游综合体建设

积极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稳步发展农田艺术景观、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鼓励发展工厂化、立体化、现代化等高科技农业;积极发展智慧农业、会展农业和众筹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拓展观光采摘、休闲体验、科普教育、文化创意等功能。在乡村集市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潜力的地区,建设田园综合体,丰富拓展现代涉旅农业的多种功能,加强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保护、传承和利用。


3.4丰富农村集市文化内涵

农村集市是观察我国农村社会转型的重要窗口,从参与农村集市的群体特征可以了解我国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从集市商品的消费需求可以了解我国农村收入水平状况,从集市的文化娱乐活动可以了解我国当代农村与外界的联系。从当前我国各地集市发展状况来看,农村集市文化振兴很有必要[5]。农村集市文化振兴,首先应从重视乡村集市、重视赶集文化着手,因为文化是我国乡村振兴的关键,发掘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前提是尊重乡村文化传统,当乡村传统文化与旅游价值相互促进时,乡村文化振兴可以得到持续发展。而乡村文化的发展不应该照抄城市的发展模式,而应探索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发展模式,从而将我国农村建设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


3.5发展乡村振兴旅游创客基地

通过培训、培育、培养的方式,引导、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等投身旅游创客活动。建立社会组织—政府—企业—资本—农村五位一体的命运共同体,大力扶持以众创、孵化为核心服务平台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发展实体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开发建设在线孵化平台,提供各类创业服务,为科技企业、乡村创客提供学习、交流、融资对接、路演及宣传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共同推动文化旅游衍生品开发,共同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和联络机制。出台激励乡村创客的政策,给予有代表性的创客、创客组织、优秀的创客项目一定的资金支持,营造乡村创客氛围,举办世界乡村振兴旅游创客赛事活动。


结束语

农村集市作为透视农村社会转型的窗口, 从消费群体的变化反映出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 从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反映出农村贫富分化的变化, 从农民职业分化反映出农村的机械化水平, 从文娱生活的转变反映出农村的对外开放程度。农村社会虽然与城市社会仍有差距, 但是已经从传统的封闭、定型的社会向开放、现代的社会过渡。由于我国地区差异、城乡差异较大, 局部农村地区的发展未必能代表中国农村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 因此本文存在代表性不足的问题。农村集市本身作为一种文化传统, 延续千年的旺盛的生命力也在于它的文化职能。因此乡村振兴需要乡村集市的发展, 农村集市的发展更应该作为公众了解农村社会转型与发展的窗口。



参考文献

[1]以“五大振兴”为抓手助力乡村振兴[J].胡飞.南方农机.2018(22)

[2]山西省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深远意义[J].刘鹏飞.新农业.2019(17)

[3]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的对策探讨[J].张勇军.四川农业科技.2018(04)

[4]乡村振兴、农村电商发展与银行服务[J].杨雁艳.现代管理科学.2018(06)

[5]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J].罗恩英.江西农业.2018(1)

[6]安徽定远:发展“三社一会”,助力乡村振兴[J].韩兵.当代农村财经.2018(09)

[7]研究农民问题及乡村振兴战略评介[J].苗泽华.智库时代.2018(6)

[8]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福利的多元化模式[J].朱旭雯.农村科学实验.2019(01)

[9]浅析新时代我国乡村振兴旅游短板及品质提升路径[J].张想.农业经济.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