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工作的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6
/ 2

做好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工作的策略分析

李永军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保定市清苑区供电分公司 河北省保定市 071100

摘要: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为输配电线路,对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输配电线路能够提升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要求加强输配电线路设计的安全性研究,使电力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要求加强输配电线路的质量管控,排除自然环境导致的安全隐患,加强维修技术的研发,为保障电力线路的良好安全运行提供一定指导。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工作;策略

1输配电线路设备安全运行的威胁因素

    1. 线路设备质量不过关

在经济利益的追逐下,部分电力企业为了减少前期经济投入、增加利润,选择了质量不合格的电力工程设备,设备自身的使用性能较为有限,只能够满足设备当前和一定扩展限度内的使用需求。随着人们对电力需求的提升,输配电线路承担的功能要求随之提升,但是电力线路由于自身材料性能的限制,难以充分满足设备的使用需求,导致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安全事故,同时在其性能较为有限的情况下也增加了设备的后期管理与故障维修费用,得不偿失[1]。

    1. 自然环境带来的安全危险

输配电线路施工与运行总是处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下进行的,周边环境对线路的正常运行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干扰,同时外界环境属于不可抗力,在线路运行过程中难以排除或者处理外界因素。沙尘暴、台风、雷电等自然界因素均属于外界的不可抗拒因素,对用电线路和输配电线路会产生不良影响,有可能导致电力线路出现故障,给线路的安全运行增加阻碍。这在雷雨天气和大暴雨情况下较易发生,此时输配电线路的电压往往呈现波动状态,对线路的安全性运行造成一定干扰,因此在输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要求加强对所处环境因素的预处理[2]。

    1. 由维修技术导致的安全隐患

随着用工需求的增加,人们对电力设备的建设与运行维护技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电力线路建设规模逐渐增加的情况下,一旦出现设备安全运行故障,则维修工作量也较大。但是目前输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的设备维修技术较为有限,未随着电力线路运行工作量的增加而改进。输配电线路本身的维修技术即较为复杂,在运行环境较为复杂的情况下,电力线路维修的工作量也随之提升,在维修技术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会对系统的正常良好运行增加一定风险,影响输配电线路性能的稳定性。

1.4人为因素

输电线的当中出现的人为故障大多数都是人为故意破坏造成的。人为破坏的因素主要是因为配电线路遭到了不法分子的恶意破坏出现了电力故障,甚至还导了整个区域的线路中断,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同时,我国当下的电力行业选择的电线质量比较好,造价比较高,所以有些不法分子为了非法所得故意去盗窃输电线路。

2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策略

2.1 化输配电线路危险点的检修

在检修输配电线路的时候,电力企业首先需要制定相应的检修方案。在检修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电力企业需要确定需要检修的线路和检修技术以及改造技术,检修人员在日常工作当中也需要定期到现场进行检查,了解输配电线路当中出现了那些问题。在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造方案。第二点。检修技术,在制定方案的同时也需要确定好,然后检修人员在把方案移交给相关负责人。在检修的过程当中,每一个线路点都需要设立专门的检修点。

2.2 输 配电线路常用的维护方法

输配电线路的日常维护工作也比较重要,因此电力企业一般会采取一些方式进行维护。比如说对于一些树木比较多的地区,电力企业需要做好相应的防雷措施。并且在日常的工作当中,检修人员需要定期的去巡视线路。了解配电线路运行的情况。与此同时,检修人员还需要做好防止外力破坏工作。近几年,外力迫害造成了输电线系统故障的事情越来越多。因此,相关部门首先需要做好相应的法律宣传活动,让居民和百姓自发性的去维护当地的电力线路。并且要在线路附件粘贴相关的法律说明,同时还需要加强巡视工作。

2.3严控人为破坏

在输配电线路运行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人为破坏情况,如倒卖线路、相关设备等,也可能因为周边树木砍伐、建立工程等影响输电线路。一方面要积极采用防盗措施,另一方面加强与公安执法部门之间的配合,强化对不法分子的打击力度,通过电视、网络等宣传渠道提高人们爱护电力设施的意识。此外,还要做好危险源点控制工作,危险源点预控要集中在线路附近施工工地、高大机械设备运行等,要做到全过程掌控。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增设宣传牌、施工警示牌等,提高人们的安全防护意识。在线树矛盾方面,尤其是植树季节到来之前,了解政府植树工作安排,了解林业部门植树选址和树种等,制定输配电线路运营维护计划,要利用考核机制落实责任,负责人履行监督责任,利用隐患随手拍,发挥全员监督作用,使得隐患缺陷无处藏身。

2.4排除自然环境导致的安全隐患

天气是目前输配电线路良好运行的干扰因素之一,包括暴雨、狂风、闪电等,会对输配电线路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破坏。为此要求加强对自然环境中相关因素的预处理,排除由于自然天气导致的电气故障。为此在输配电线路设计中可以适当增加绝缘子和避雷针数量,减少电力线路直接遭受雷电冲击的风险,避免对临近线路产生不良影响,检查电力线路的接地情况,确保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加强与气象部门之间的沟通,及时获知可能出现的异常天气状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有效排除设备故障,减少自然天气给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带来的不良影响。为排除自然环境导致的风险,可优化线路班组人员及其岗位配置。

2.5对于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

电力企业如果想要提高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工作,首先需要对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进一步的完善。同时也要对工作程序和内容进行优化和完善。比如说工作人员在交接班的时候需要明确工作人员的到岗时间和离岗时间,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关的监督制度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交接班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环节,这项环节需要进一步的优化使得工作之间更加的融洽。

2.6加强防雷保护措施

由于大部分输配电线路都裸露在空气中,如果遇到暴雨天,雷电作用很可能破坏输配电线路。为了保证电力输配电安全运行,结合不同电力输配线路所在区域气候条件、环境因素,采取相应的输配电线路检测、维护措施,增强输配电线路的整体防雷能力。在防雷保护层面,要采取以下措施。1) 输配电线路设计阶段,要在输配电线路中增设避雷导线,如果输配电系统设计中没有考虑增设避雷导线,相关检测技术人员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通过线路工程改造形式增设避雷导线,避雷导线将雷电分流到杆塔中,降低塔顶电位。2) 采取输电导线耦合方法,降低雷电对杆塔造成的绝缘子串电压,借助屏蔽导线的作用控制导线感应电压。3) 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法,在输配电线路当中用中性点不接地方案,可避免在雷击作用下造成的单相接地,减少相间短路问题发生。

结束语

安全问题是输配电线路运行中的重要基础性问题,由于自然因素、线路设备质量不达标和维修技术不佳等原因,对线路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促进设备的良好安全运行,可以加强设备质量的优化,严格选用符合相关性能要求的材料,克服自然因素带来的安全隐患,加强输配电线路故障维修技术的研究,以此为设备的良好安全运行提供必要支持。

参考文献

[1]谢天亮.日常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及维护[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2):232-233.

[2]王茜雯.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2):98+100.

[3]马国清.电力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措施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36):192-193.

[4]杨敏.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及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措施[J].湖北农机化,2019(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