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肺结核,科学防控肺结核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2
/ 2

正确认识肺结核,科学防控肺结核

唐辉英

湖州市吴兴区月河飞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湖州, 313000

结核俗称“痨病”,是结核分枝杆菌所引发的感染,其中肺部感染最为多发,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肺结核。排菌的肺结核具有传染性,如果生活中不注意消毒隔离就可能传染给其他人,不过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肺结核的致病菌、传播途径、预防办法都较为明确,只要能做到早诊断,以及“早治、联用、规律、适量、全程”抗菌治疗,绝大多数病人均可治愈。

一起了解肺结核

不少人对肺结核的认识常停留在电视剧中的情节,病人拿着手帕剧烈咳嗽,然后咳出鲜血。在现实中,咳血只是肺结核的典型症状之一,大多数病人不会出现咳血,大多会出现发热、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消瘦等表现,出现咳嗽、多以干咳为主,部分病人出现胸痛、咯血,女性还可能发生月经不调甚至是闭经。但是,患上肺结核后,如果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由于肺组织被结核菌所破坏,形成肺纤维化、肺空洞,进而引起呼吸衰竭、死亡。如果出现持续2周以上的反复咳嗽、咳痰,甚至痰中带血、长期发热,且经普通抗感染治疗无效,就应高度警惕肺结核的可能,及时到医院检查排除。

肺结核的传染问题一直都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作为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它主要由空气传播,在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带菌飞沫就会从其呼吸道排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就可能被感染。由此可见,传染的关键在于病人飞沫中是否带有结核杆菌,首先在结核活动期,病人的痰液中带有结核杆菌,具有很强传染性,需要住院隔离治疗,在家治疗者最好能单独居住。在规范治疗2周后,痰中95%的结核杆菌可被杀灭,此时传染性已很小。肺结核的家人应帮助其坚持治疗,定期复查,直至治愈。但我们也要注意,结核杆菌十分狡猾,经治疗后可能完全被消灭,也可能只是暂时在病人体内“隐藏”起来了,一旦身体免疫力下降,比如出现营养不良、肥胖、肿瘤、糖尿病、长期应用激素、HIV感染等情况,则复发风险很高,当临床症状卷土重来后,传染性也会恢复。

预防肺结核的生活建议

(1)防寒保暖,注意卫生

在寒冷的季节及天气变化时,寒气入侵体内会造成血管痉挛、血流阻力增加,我们的抵抗力会明显下降。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根据天气适当地增减衣服,尤其是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的儿童、老人,在冬季外出时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佩戴围巾、帽子、口罩等。同时,大家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要注重自身清洁,也要做好室内的清洁、消毒,每日定时开窗通风。通常情况下,在干燥的环境下,结核杆菌可以存活3-6个月,而在阴暗环境下能存活6-8个月,空气中结核杆菌的浓度越高,人体感染的风险也就越高。因而,建议免疫功能受损者,尽量不要在人流密集的密闭场合长时间停留。

(2)补充水分,均衡饮食

水是人体细胞和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理功能强大,既可以帮助机体输送营养物质,吸收营养,也能充当排泄废物的载体,在机体循环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议大家每日至少摄入1500-1800ml的水,在干燥或炎热的季节,人体水分流失加剧,这时更应该多饮水。另外,日常饮食要确保营养均衡,尽量做到食谱多样化,平时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开油炸、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要注意多吃蔬菜、水果,戒烟戒酒。

(3)坚持运动,避免劳累

建议大家根据自身情况适量运动,选择喜欢的运动方式,每周3-4次,每次30-45分钟。中老年人可选择太极、散步、广场舞等运动形式。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运动安全,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若出汗较多,在回到室内后,不要着急开空调或冲凉。平时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也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休息,以免给身体带来较大的负担。

(四)接种疫苗,主动筛查

接种卡介苗能有效降低儿童结核病的发生风险,即使是不幸患病,对预防和减少危及儿童生命的严重类型结核病有明显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将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列入了计划免疫的一部分,对预防小儿结核有着明显的效果。平时大家如果出现了肺结核疑似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结核病筛查,糖尿病人、使用免疫制剂者、器官移植者、艾滋病人均是结核病高危人群,应每年主动筛查一次。

患上肺结核,应该怎么办?

在确诊后,大家首先要做的就是坚持治疗,遵医嘱用药,即使是症状明显好转,也不能自行减少用药剂量,甚至是停药。对于无耐药性结核病,一般对症治疗6-9个月即可治愈。若进展为耐多药结核病,那么治疗周期将会持续20-24个月。住院期间,要对病人严格隔离,最好使用独立病房。出院后,家属也最好给病人安排一个配有独立居住的房间,平时房间门要关紧,但房间内要注意多开窗通风。病人在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捂住口鼻,不要近距离对他人咳嗽、高声谈笑,这个习惯在治愈后也应保持。在进入病人房间前,家属和病人都应提前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孕妇、儿童、老年人最好不要接触病人,建议安排健康的青壮年家属来照顾病人起居,并提醒其按时、按量用药,定期陪同病人去医院复查。

病人的餐食和餐具都要独立,使用后煮沸消毒,衣物、被褥经常洗晒,结核杆菌的本身抵抗力较弱,一般加热15分钟(62-63℃)或阳光直射2-3小时就可以完全消灭。病人的呕吐物、痰液等可吐在纸上,然后进行焚烧处理。

患病期间家属要为病人准备温凉的高营养、易消化食物,并注意提醒其多喝水,以保持排便通畅。同时也要科学把控脂肪摄入量,以免给胃肠、肝脏等器官带来压力。在用药期间,还应避开茄子、牛奶、鱼类等食物,以免病人出现过敏反应。家属也应注意观察和询问病人是否有皮肤瘙痒、红斑、胸闷等症状,一旦发现异常,要立即就诊,一般症状较轻者可口服抗过敏药,严重者需马上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症状未完全消除前,病人应尽量卧床休息,家属要注意多给予其关心与安慰,详细告知其病情进展,以免其产生紧张、恐惧、孤独感。待身体状况逐步好转后,病人可到户外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以达到改善肺部环境、提升呼吸能力的作用,但要注意避开人群。

在人类疾病史中,结核病是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至今流行形势仍十分严峻,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为此,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肺结核的相关知识,了解科学的疾病防控措施,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为自身及家人健康多添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