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2
/ 2

1例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晏美静

首钢医院 北京 100041

摘要:探讨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了解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给予指导患者重拾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梗死 心理护理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其中,脑梗死的致残率、致死率和复发率非常高,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脑梗死发生后可导致患者出现运动障碍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因此患者的康复关系到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1-2]。由于疾病所致的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口角歪斜等身体改变,会造成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情况。下面是我科1例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90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4.5小时以脑梗死收入院,入院时T:36.5℃、P:86次/分、R:21次/分、BP:150/92mmHg,左上肢肌力1+级、左下肢肌力3级,左侧肢体针刺觉减退,左侧Babinski sign(+),洼田饮水试验2级,语言沟通欠清。摔跌评分4分、自理能力评分25分、压疮评分15分。造影示:未见大血管狭窄,CT示:多发性脑梗塞。

  1. 患者心理活动特点与护理

2.1悲观、失望

患者发病后,由一个行动、沟通自如的人变成了一个失去行为能力的人,心理上产生巨大落差,使患者感到悲观、失望,同时由于患者年龄较大,认为前途渺茫,肢体或语言无法恢复,生命走到终点。此时,首先护士应该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大量临床试验证明高度信任感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一切心理治疗成功的前提[3]。护士要尊重理解患者,讲解脑梗死的相关知识以及介绍相同病例好转或者痊愈的例子,若患者合并有耳背或沟通障碍情况,需指导患者家属联合给予亲情支持,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变消极为积极。

2.2紧张、焦虑

患者突然发病心理产生巨大落差,意识到早期的康复训练可使肢体或语言功能及认识能力有所恢复,甚至痊愈时就迫不及待地锻炼。希望能立即见效,而康复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应告知患者要以平和的态度面对,切不可操之过急。患者本身高龄、自尊性强,因康复导致体温偏高,而使机体虚弱后产生焦虑心理,我们应当耐心疏导,使患者意识到循序渐进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康复训练期间,多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发展和康复效果,同时可以运用放松疗法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的情绪,从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技能进行培训,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病情发展。

2.3被遗弃的心理

患者卧床后身体残疾,不能自理,身边较为冷清,无形中产生被遗弃感,消极对待治疗,不利健康,因此称谓是沟通护患关系的桥梁,合适而亲昵的称谓是沟通护患之间感情的桥梁[4]。让患者在住院期间觉得被尊敬和重视,心理得到安慰,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康复。

2.4精神抑郁

因为脑梗死患者治愈率低,患者拒绝吃饭、喝水、吃药、放弃治疗。所以,我们要态度自然,通过相关医学知识和典型病例示范作用来引导患者放弃曲解的认知,对患者的每一步进步都给予肯定和鼓励,让患者重拾战胜疾病的信心。

2.5孤独、失助感

现在因为新冠疫情使家属无法探视患者,同时医院医疗资源紧张,使患者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因此我们更应该勤加巡视病房,多与患者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给予患者和家属进行视频聊天,让患者觉得亲人就在身边,没有抛弃她,使患者感到温馨。

  1. 结果

患者入院时生活质量72分,SAS评分58分,SDS评分55分,治疗1个月后生活质量80分,SAS评分43分,SDS评分41分。

  1. 体会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发病后常伴随着偏瘫、语言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等情况,导致患者预后质量明显降低。研究显示,脑梗死疾病患者早期给予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抑制患者病情发展,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改善患者预后质量。

本次研究中,患者年龄较高,发病后合并有左侧肢体瘫痪情况,伴随着严重的不安、焦虑、孤独等不良情绪,导致患者预后质量,因此,在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对应心理护理,也是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和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的重要环节,对促进肢体、语言功能和认知能力的最大限度的恢复有重要的意义[5-6]。分析患者临床心理状态发现,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有悲观、失望、紧张、焦虑、被遗弃、抑郁、孤独等不良情绪,需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给予心理支持,纠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信心,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适应能力,以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经过临床护理干预后,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均有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临床需加强心理护理,多予患者进行心与心沟通,提供生活帮助,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温暖,以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其预后质量。

应该参考文献:

[1]姚淑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离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24):125-126.

[2]何春香,雷红娟.支持性护理干预对恢复期精神分类症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07,38(1):77-79.

[3]王国强.心身疾病心理护理的实践[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6):46.

[4]都业英,李晓英.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7),110-111.

[5]薛白.90例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14)2823-2824.

[6]张改梅.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J].北方医学,2012,9(6)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