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9
/ 2

藏药治疗慢性盆腔炎 48例

卓玛措

四川省甘孜州 炉霍县藏医院 四川省 甘孜州 626500

摘    要:目的 探讨慢性盆腔积液患者接受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为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积液疾病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将1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4例,方法 根据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的48例慢性盆腔积液患者来分析研究, 为患者提供藏医疗法, 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患者接受综合治疗之后, 共有38例患者被治愈, 有3例患者显效, 2例无效, 临床治疗痊愈率是80.0%, 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病例。结论 慢性盆腔积液患者接受藏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优秀, 患者的治疗周期短, 临床治愈率较高, 患者接受度比较高。

关键词: 慢性盆腔积液; 藏医治疗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的36例慢性盆腔积液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4例, 年龄在20~55岁, 平均36.8±8岁;病程在0.5~10年, 平均5.25±4.75年。治疗组24例, 年龄24~53岁, 平均38.5±14.5岁;病程0.8~11年, 平均5.9±5.1年。参照藏医“三因”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分型。

1 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辅助检查正常时间 (,±s)    

组别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 腹痛消失时间 辅助检查正常时间

对照组 5.01±1.25 9.16±1.35 10.80±1.5

观察组 2.35±0.52 4.23±1.20 8.23±1.01

2 两组临床疗效比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24 18 1 3 0 73.20

观察组 24 20 2 2 0 93.05

1.2 诊断标准

参照藏医三因诊断标准 :①症状:小腹胀痛、白带稀而多, 有异味, 偶伴发热。②妇科检查:子宫体压痛, 双侧附件区增厚, 压痛明显。③B超提示:盆腔积液或炎性包块。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用药时间、治疗费用、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6个月内复发率。治疗3个月后判定治疗效果:疗效判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治愈:患者阳性体征均消失, 妇科检查无异常;显效:患者症状消失, 妇科检查明显改善, B超提示炎性包块明显缩小, 体积缩小, >1/3;有效:症状、体征均有改善, B超提示炎性包块缩小, 体积缩小>1/3;无效:症状体征治疗后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B超提示炎性包块无缩小或有增大迹象。

2 治疗方法

(1)根据藏医“三因”分型标准取对症药物进行治疗。 (1) 隆型治疗, 应取, 二十五味鬼臼丸石榴日轮散十一味沙棘丸等药物内服治疗, 每日取2g口服, 连续用药20d。外用大青盐热敷, 将达青盐炒热装入布袋置于患者下腹部, 一般15~20min, 2次/d, 坚持14d。 (2) 培型治疗,二十五味鬼臼丸, 五味石榴散, 十一味沙棘丸, 每日取2g口服, 连续用药20d。外用大青盐局部热敷, 2次/d, 15~20min/次, 坚持14d。 (3) 赤巴型, 应取二十五味鬼臼丸, 十一味沙棘丸加五鹏丸, 每日取2g口服, 连续用药20d。外用大青盐局部热敷, 1次/d, 15~20min/次, 坚持7d。

(2)抗炎治疗:咨询患者的病史情况, 并根据实际感染症状, 在综合治疗的前2周内对所有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口服、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抗生素。

3 治疗结果

参照《藏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自觉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 妇科检查阴性, B超复查盆腔积液或包块消失;有效:自觉症状好转, 妇科检查附件压痛减轻, 炎症灶缩小, 增厚附件变薄, B超示盆腔积液减少;无效:症状与体征无变化, B超无变化。

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比较:对照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 (4.01±1.05) 天, 腹痛消失时间 (7.16±1.34) 天, 辅助检查正常时间 (12.89±2.27) 天。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 (2.85±0.81) 天, 腹痛消失时间 (4.58±1.21) 天, 辅助检查正常时间 (9.66±2.03) 天。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辅助检查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对照组显效10例, 有效25例, 无效7例, 总有效率83.33%;观察组显效12例, 有效28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95.2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经统计学分析,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两组复发率比较:经过我院为期半年随访, 对照组复发9例 (21.43%) ;观察组复发3例 (7.04%) , 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经统计学分析, χ2=4.17,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体会

盆腔积液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盆腔积液。生理性盆腔积液通常不需要治疗, 可以自然消失, 大多发生在妇女排卵后或者在早孕期间。病理性盆腔积液主要是由于炎症引起, 由于盆腔炎性渗出导致的病症。大部分患者是由于不良卫生习惯导致的盆腔积液, 比如产后一个月内有姓生活、人工流产消毒不严出现的医源性感染、妇科手术一个月内盆浴等。藏医中盆腔积液属于“茶擦”的范畴, 由于外因的入侵, 影响盆腔部位的三大“胃火”功能, 从而出现分解不清、精华不化, 导致隆、黄水、月经等紊乱。

近年来, 盆腔积液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已婚女性的发病率高达70%。由于病原菌的抗药性, 治疗单纯使用抗生素结果不理想时, 藏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藏医治疗有灼斗、盐敷等, 是安全科学的绿色疗法。藏药可以排毒消炎、攻瘀破瘕、软坚散结。外敷是传统藏医的一种特色外治疗法, 可以改善组织的营养状态, 通过热疗, 发挥物理效应的作用, 促进盆腔局部的血液循环, 加快新陈代谢, 使炎症快速消退, 达到治病的目的。藏医治疗妇科盆腔积液疗效确切, 口服藏药和大青盐热敷相结合, 不仅操作使用方便, 而且价格低廉, 对患者副作用小, 安全无不良反应, 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在使用藏医治疗妇科盆腔积液中, 要注意适应证和禁忌症,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用药。

综上所述, 虽然妇科盆腔积液的病程不同, 病因不同, 但在以上的治疗分析中有效率为90%, 所以总体治疗上看, 藏医药治疗妇科盆腔积液就目前而言还是很理想的, 能减少病人的痛苦, 减轻经济负担, 在治疗过程中取得了独特的疗效。综上所述, 采用藏医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有效提高治疗效率, 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 第司桑杰嘉措.藏医医诀补遗.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92。

[2]王净净.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282.

[3] 《西部开发形势下藏医药发展研究报告》,《科技日报》2000年5月12日

[4] 《藏药浴五味甘露方源流考》,《中国藏学》2002年第4期

[5] 《藏医养生图说》,2006,人民卫生出版社

[6] 帝玛丹增彭措医著选集.玉树藏族自治州藏医院搜集整理.青海民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