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研究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6
/ 2

淄博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研究对策分析

董文秀

山东理工大学 25500 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乡村旅游属于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因市场规模的扩大,既能够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能够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做出贡献。现阶段的乡村旅游依旧处于发展期,只要解决市场规范以及监管力度等问题,才能够保证今后持续的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奉献力量。本文首先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发展情况提出时效措施,促进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创新策略

一、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一)推动经济发展

为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求,解决交通问题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农村从泥泞的乡间小路向平坦、宽阔的油柏路改变,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另外,加强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城市居民主动到乡村旅游,既能够提高当地的财政收入,农副产品的销量也能够因此得到显著提升,直接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另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能够带动交通、餐饮、娱乐等项目的发展,从根本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

  1. 市场规模较大

因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自然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更加渴望亲近大自然。纵观现阶段实际发展情况,人们更加倾向于生态旅游,重视产品质量以及身心健康发展,绿色产品深受人们的青睐。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可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不仅能够降低工作压力还能够净化心灵。因此,政府部门应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提高服务质量为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

  1. 活动模式多样

不同的农村地区,均有许多富有特色的农产品,例如,应季的新鲜水果、清爽可口的农家蔬菜,游客们若要真正感受大自然,可亲手采摘玉米、小麦、黄豆等农作物。另外,因乡村旅游模式的不断完善,逐渐由以往单一的农家乐向着目前的乡村度假旅游模式过渡,为人们带来丰富的感受。在部分富有民族特色的地区,游客还能够参与到当地特有的节日当中,例如龙舟比赛、泼水节等,真正感受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当地的习俗文化,带来更美的感受。

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服务意识

随着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农业待业人员的就业率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增加了就业机会。但是,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农村待业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与系统的训练,导致自身服务意识以及服务水平较差,难以真正满足所有顾客的要求。另外,大部分乡村旅游的经营方式都是个体经营,投入的资金十分有限,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在卫生方面难以达到国家所制定的标准,影响顾客的整体感受。

(二)缺乏监督管理

乡村旅游业在最近几年被国家大力推进与支持,为旅游项目以及餐饮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有相关的营业执照,还应严格根据国家提出的要求经营。但部分地区在发展的历程中,因存在监管部门监督不到位的情况,在旅游景点出现湖水被污染、垃圾成堆等环境污染现象,与人们亲近大自然的初衷相违背。另外,部分游客均是外地居民,景点存在抬高物价的情况,为了获取更多经济利益而降低游客的体验感,制约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三)缺乏基础设施

为加速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地方政府部门会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财力与人力等方面的供给严重不足,只有部分景点才建有旅游公路,在大部分景点当中,并没有便利与直达的交通路线,若游客无法自驾旅游只能够选择大巴车出行。另外,一些景区可以将车开到景点附近,因停车场面积有限,车位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与此同时,景区内设有一定数量的公共卫生间,但是数量较少,若相关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必定会为游客带来不便。

三、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创新策略

(一)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只有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业,才能够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属于一种新型产业,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应将满足今后长远发展作为前提基础,为游客展现出当地的风土人情、特色产品等。为实现相关发展目标,政府部门应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带来投资。对于一些交通不便的景区,可投入资金修建道路,还可在景区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便利。若政府部门财政能力有限,可发挥宣传的优势,吸引更多投资商前来投资,规范化的经营。

(二)开展专业培训工作

为实现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从领导层进行优化,并鼓励与支持更多优秀的大学生主动加入其中。因大学生群体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逻辑思维能力较强,面对餐饮这类服务型行业,应尽可能选择具有基本文化素养的学生,为后期的专业培训提供良好的基础。另外,因大学生群体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但是实践经验较为匮乏,加强与当地村民的交流互动两者互补,真正提高当地旅游业的服务质量,做好各项工作各司其职,吸引更多游客满足今后持续发展的需求。

(三)借鉴其他成功案例

部分新开发的乡村旅游地,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当地村民应树立终身学习的心态,主动参观旅游业发达的地区,并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但是切忌一味模仿旅游项目。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和发展特色,有针对性的进行规划,开辟适合当地发展的旅游道路。另外,为满足乡村旅游长远发展的需求,解决当地存在的环境问题,应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提高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吸引更多游客满足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人们对乡村旅游要求的不断提升,应对现阶段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全面分析与深度研讨,结合具体发展情况提出时效性解决措施。另外,现阶段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明显优势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必定会为自然、人文等产生一定消极影响,若要实现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政府部门应加大宣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全新的运营方法以及思路,不仅能够规范经营,也能够保证旅游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渝黔省际渝东南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的思考——以重庆市秀山县雅江镇规划评估为例[A]. 刘冰洁.第二届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 2013

[2].渝东南村规划建设管理核心问题与对策研究[A]. 肖泳,张天波,罗振峰.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C]. 2017

[3].守护生态 科学开发 乡村旅游方可持续发展——也谈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文化建设[A]. 李东琳.智汇贵州——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名家·贵州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 2017

作者简介:董文秀(1995-09-15),女,汉族,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研究生,农村发展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