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4
/ 2

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戴明星

惠东县大岭中心学校, 广东省惠州市 516300

摘要:在初中的数学课堂教育活动中,加人新型的教育模式有利于丰富课堂内容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初中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培养学生的团队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也对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分析

引言

基于小组合作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小组合作的分析,能够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教材要求,优化小组合作的模式,组织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合作交流,发挥学生各自的作用,促进数学课堂的高效教学。

1基于小组合作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作用

1.1小组合作可以有效发挥学生的课堂主动性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以知识点的方式进行对学生的灌输式教育,让学生进行对各种知识的背诵,然后就是安排学生进行不断的练习,完成大量的习题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但是这种方式过于简单枯燥,不利于学生自身主动性的发挥,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对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课堂分组,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问题的分析研究,进而在小组之中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各种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

1.2小组合作可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初中数学课程中有很多知识都比较抽象,需要学生积极开动大脑进行思考分析,才能够深入地进行学习和体会,提高数学知识的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在数学课程中的运用,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分组合作,让学生完成各种数学任务,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促进和学习,促使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学习其他同学身上的优点,改变自己的缺点,从而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1]

2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1合理布置小组学习的内容

学习内容的合理选择,对小组合作活动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教师要根据班上各小组学生的学情,安排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执行的内容让他们合作学习,这样才能达到满意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正数与负数”时,教师要结合课时安排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确立教学目标以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对于数学基础能力掌握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在小组中担任研究负数产生背景的角色,对于数学基础扎实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探究“正负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这样安排教学内容,充分考虑了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没有超越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不至于使自信心受挫,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能持续开展下去。

2.2在情境中合作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间可以互相交流,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对于一部分相对简单的学习任务,通过探究讨论、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可以促进学习任务的完成,对于相对复杂的学习任务,仅以口头的形式进行讨论,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出最正确的答案,为了辅助学生理解知识,教师可以采取创设情境的方式,根据具体的数学知识应用情况,创设与之相对应的情境,然后组织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合作。对于学生来说,情境的创设能够使其了解数学知识适合应用的具体情况,还能通过合作的方式来积极探究这一知识是如何应用的,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情境中合作不仅适用于学生对基础数学知识的理解,也适用于帮助学生完成反复练习,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2]

2.3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并不矛盾,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甚至直接影响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成败。具体来说,一是上文谈及的课前准备环节需要教师的主导,如小组的建立完善、学习内容的选择等;二是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离不开教师的组织管理,尤其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具体如活动内容的分配、整体节奏的掌控、教学情境的创设、课堂氛围的调节、学生参与积极性的调动、小组讨论期间必要的引导等;三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点评需要教师总结完成。组员及小组间纵然可以就相关的具体问题进行自评或互评,但教师的点评因具有相对于学生的逻辑优先性,某种意义上是必需的。

2.4发挥合作中学生的主体性

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以实现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学习过程讲究合作有利于学生养成合作意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

例如,在学习“相交线与平行线”时,教师只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习目标并强调一些具体要求,针对课程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去解决。首先,学生可以先各自阅读课本教材的相关知识。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相互交流、相互纠正,以完成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学习任务。最后,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对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总结和必要补充。如强调本节的重点知识,或讲解学生困惑的知识点。

2.5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学生从幼儿园便开始接触数学,从幼儿园到初中,学生所要学习的数学难度愈来愈高,因此,学生对数学的错误认识也慢慢加深。教师发现,全体学生中,认为自己学不会数学并且讨厌学习数学的学生占很大比例。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上课提不起劲来学习这一门科目,课下也不愿意花费时间去复习总结。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学生看来,教师往往是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所以一般教师很难走进学生的心里,帮助学生改变对数学的错误认识。因此,我在班上将全班学生分成十个小组,鼓励学生小组之间交流,交流自己对数学的看法和自己学习数学时收获到的乐趣[3]

2.6在开放学习中合作

教师不仅要采取具有更强目的性的主题任务教学法来辅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还要认识到开放学习对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重要性,虽然主题任务的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效率,但从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和思维的发展来说,开放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形式。学生能够在开放学习中自主发表自己的意见,挖掘自身的潜能,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也应当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在开放学习中进行合作。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结合这一实际情况,教师可以组织开放式合作学习,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进行汇总,通过多种形式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小组成员既可以将自己的学习方法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进行汇总,在班级内传阅,也可以通过口头演讲的方式,与班级内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各界教育人士在不断的实践和创新中,探讨出最适合的教学方式,在现在的教育中已经开始普遍应用,学生之间互相合作的学习状态不但能互相借鉴、互相学习,还能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杨卓.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小学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J].数学学习与研

究,2014(8).

[2] 宋平.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模式探究[J].新课程(综合

版),2018(12).

[3]倪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J].中华少年,2019(6).

[4]曹向鹏. 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分析[J].江西教育,2019( 27) : 21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