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7
/ 2

健康教育在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李鑫


北京回龙观医院 北京市 昌平区 100096

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精神科住院患者加强健康教育,进一步分析患者个人的病情情况,加强患者的护理治疗依从性。方法:实验选取精神科住院患者作为调研的主体,在时间段上则截取了2019年6月~2020年2月收治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进行对比探究,对78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为个性化健康教育,分析护理结果。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评分为(91.3±2.5)分,对照组为(84.1±2.3)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护理依从性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为92.31%(36/3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62%(3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措施有助于精神科住院患者的病情改善,缓解其心理问题,提升了治疗的依从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健康教育;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作用


对于精神疾病患者而言,单一的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疾病,但是依然在情感、行为上存在不少的障碍,由此,针对他们开展健康教育管理,提升生活质量具有必要性1】。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医护人员总结的临床经验,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护理治疗的作用。本实验选取精神科住院患者作为调研的主体,在时间段上则截取了2019年6月~2020年2月收治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进行对比探究,对78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现对结果汇报如下。

1.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选取精神科住院患者作为调研的主体,在时间段上则截取了2019年6月~2020年2月收治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进行对比探究,对78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32例和46例,在患者年龄上看,最小的15岁,最大不超过66岁,平均年龄为(41.6±4.5)岁。患者入院病情稳定后,取得其知情同意并签字,由研究者负责填写一般资料调查表,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再进行的。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为个性化健康教育,首先,了解到患者的基础情况,通过与家属沟通、医师的沟通,具体分析患者病情,并制定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更具有针对性的开展对患者的病情指导。与此同时,评估患者的行为、语言能力,以及在生活上的依赖性,结合病情变化做出详细评估,注重患者在教育前后的行为变化,调整护理方案。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心里问题,甚至不少患者有拒绝治疗的情况,也有潜在自残、伤及他人的可能性,由此,要做好对患者的安全性健康教育,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在开展过程中,要不断的更新护理理念,提升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应用能力,将传统的说教变得更有趣味,更适合于精神疾病患者,从社会生活、心理变化、疾病治疗等多个角度,考虑患者的接受能力,有针对性的、多角度的去开展疾病知识讲解,特别是药物的使用、不良事件的发生等2】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进行精神疾病患者疾病认知度的调研,包括了疾病的产生、自我身体情况认知、治疗的目标、治疗的方法等。随后,了解患者在护理工作上的配合程度,即包括用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生活习惯依从性等。

1.4统计方法

对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以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针对患者疾病的认知情况上采用计量统计,在护理依从性上则为计数统计,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评分为(91.3±2.5)分,对照组为(84.1±2.3)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此同时,在护理依从性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为92.31%(36/39),其中依从人数20人,较依从人数16人,未依从3人;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62%(30/39),其中依从人数12人,较依从人数18人,未依从9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开展健康教育护理之后,最为明显的变化是护患关系的融合,患者能够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工作,这与患者的治疗意识的建立有很大的关系。此外,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作用、副作用都有了更为准确的认识,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能够与护理人员及时沟通,提升治疗整体效果。

在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工作中,除了一对一的护理,我们也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活动,让患者之间彼此有交流,有沟通,增强社会性,这对于患者的个人需求、康复,具有所帮助3】。此外,患者还可以选择自己有兴趣的活动方式,通过下棋、唱歌、绘画等丰富住院生活,体现个人价值,转移治疗注意力,同事,对于疾病的康复有了更多的信心。健康教育的开展需要患者的配合,也需要护士提升个人综合能力,能够在系统分析中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开展疾病情况讲解。坚持个性化和人性化两大策略,帮助患者尽早的恢复社会生活。

在应用后,患者的睡眠质量有所改善,这与治疗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护理人员能够观察到患者的行为意图,特别是部分患者有在夜间探查护理人员工作的假象,欺骗护士。由此,我们应当重视这一类患者,积极的帮助他们改善错误行为。对于有长期用药的患者,可能存在情绪失控、心情低落的问题,由此,也要细心观察患者的治疗,防止失控造成的不良结局4】

综上所述,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措施有助于精神科住院患者的病情改善,缓解其心理问题,提升了治疗的依从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姚婉露.健康教育在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健康必读,2019,(4):170-171.

[2]张琳晗,代林林,冯立明, 等.开展品管圈活动对精神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推动作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9):1578-1581. DOI: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6.09.048.

[3]高淑敏.护理风险评估对精神科住院患者自杀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6):257-258.

[4]谢勤侠,魏晓丽.健康教育在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特别健康,2018,(24):197-198. DOI:10.3969/j.issn.2095-6851.2018.2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