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胸心脏超声造影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经胸心脏超声造影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李玲

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南省郴州市 4230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经胸心脏超声造影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站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医院自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心脏站位性病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患者经胸心脏超声造影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的心脏站位性病变诊断准确率。结果: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心脏站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为85.00%,经胸心脏超声造影检查对心脏站位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为70.00%,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站位性病变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可以清晰显示出患者心脏站位的实际情况,表现出心脏站位的位置、大小、毗邻关系以及形状等,给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确定提供了准确的诊断依据,临床检查意义重大。

【关键词】经胸心脏超声造影;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心脏站位性病变


占位性病变是一个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专业名词,经常出现在X射线、B超以及CT检查结果中,指的就是在检查中多出来一个“东西”。心脏占位性病变泛指肿瘤和寄生虫等,并不涉及疾病病因。主要包括血栓、血肿、肿瘤等,并且经常伴有心脏基础疾病,例如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等。确定好心脏站位性病变的实际情况,例如病变位置、大小、形态等,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参考价值。临床上,经常使用的诊断方式包括经胸心脏超声造影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都可以起到诊断心脏站位性病变的作用,两者的诊断效率有所差异。为此,本研究通过对60例心脏站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检查方式进行对比,探究了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在本医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心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经胸心脏超声造影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60患者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最大年龄为67岁,最小年龄为43岁,平均年龄为(55.45±2.45)岁。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心脏占位性病变临床指征;(2)患者病情稳定,并且自愿参加本次研究;(3)患者及其家属知道本次研究的内容,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者存在心力衰竭、其它部分恶性肿瘤;(2)患者存在精神障碍类疾病,依从性较差;(3)肝肾功能不全者。

1.2方法

患者先后接受了经胸心脏超声造影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进行经胸心脏超声造影检查时,需要将超声诊断仪的探头频率设定为1-5Hz范围内,指导患者取左侧卧位,连接好心电图后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心脏占位性病变的具体位置、大小、形态以及内部回声情况等。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要求患者检查前8小时开始禁食,并给予患者口服利多卡因胶浆,局部麻醉患者咽部。在检查过程中,要求患者采用右侧卧位,扫查切面,在对食管平面进行扫查时,需要进行多角度和切面的彻底观察,对相关的诊断指标进行测定,存储扫查结果。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种诊断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心脏站位性病变类型包括良性肿瘤、恶性肿瘤、血栓、血肿以及增厚界嵴。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均数±标准差和数或率的形式代表,用t和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胸心脏超声造影检查结果:60例患者在接受经胸心脏超声造影检查以后,可以准确诊断出42例患者的心脏站位性病变情况,其中包括(1)良性肿瘤20例,分别为纤维瘤5例、脂肪瘤5例、血管瘤4例、乳头状弹性纤维瘤6例。(2)恶性肿瘤10例,分别为胸腺瘤心脏转移3例、淋巴瘤心脏转移7例。(3)血栓4例。(4)血肿3例。(5)增厚界嵴5例。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车结果:60例患者在接受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后,可以准确诊断出51例患者的心脏占位性病变情况,其中包括(1)良性肿瘤24例,分别为纤维瘤6例、脂肪瘤8例、血管瘤4例、乳头状弹性纤维瘤6例。(2)恶性肿瘤13例,分别为胸腺瘤心脏转移5例、淋巴瘤心脏转移8例。(3)血栓4例。(4)血肿5例。(5)增厚界嵴5例。两种临床检查方法的心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0%(42/60)和85.00%(51/60),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1 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比较[n(%)]n=60

组别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血栓

血肿

增厚界嵴

准确率

经胸造影

20(33.33)

10(16.67)

4(6.67)

3(5.00)

5(8.33)

42(70.00)

经食道超声

24(40.00)

13(21.67)

4(6.67)

5(8.33)

5(8.33)

51(85.00)*

注:相比于经胸心脏超声造影,*P<0.05。

3讨论

现如今,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各种老年性疾病开始凸显出来,老年疾病的发病率有所增长。心脏占位性病变在临床上是一系列疾病的统称,主要包括了良性肿瘤、恶性肿瘤、血栓、血肿、增厚界嵴等类型,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影响。患者在发生心脏占位性病变时,经常会伴有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以及心脏瓣膜病等,主要原因是血栓导致,可以进行相应的溶栓治疗。对于心脏占位性病变而言,需要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在怀疑患者患有心脏占位性病变时,通常会采取专门的诊断手段,包括经胸心脏超声造影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于诊断心脏占位性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近年来,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造影技术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逐渐广泛,在乳腺、甲状腺以及心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果。通过临床诊断手段可以对患者心脏站位性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等进行准确反映,为患者后续的治疗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心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使用经胸心脏超声造影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均可以起到不错的诊断效果,两者相比之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心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更高,两者的准确率分别问85.00%和70.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在对心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诊断的时候,使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方式,具有明显的诊断优势,可以准确显示出患者病变的具体位置、大小、形态等,并区分病变实际情况,可以准确判断出患者的良恶性肿瘤、血栓、血肿以及增厚界嵴等分型,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经胸心脏超声造影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相比之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诊断准确性更高,可以直观的观察到患者心脏站位性病变的实际情况,对病变位置、大小、形态以及结构等诊断指标进行准确表达,为后续的疾病确诊和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了必要的诊断数据,应该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林晓春,韦国雄,叶富永,彭金亮.经胸心脏超声造影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6):46-47.

[2]蒋演, 夏红梅, 何文娇,等.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围手术期右心系统占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9, 21(7):15.

[3]刘建. 经食管与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心房及瓣膜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2018, 039(004):232-234.

[4]石延辉, 韩芳芳, 柴振基,等.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心房及瓣膜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8(4):358-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