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甲状腺功能状况分析及原因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4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甲状腺功能状况分析及原因探讨

刘艳梅 袁志新 通讯: 蔡胜章

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 湖北省孝感市 432000

摘要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甲状腺功能异常及甲状腺抗体阳性率的关系,以及初步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对病情、疗效、预后的意义。

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武汉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的417例SLE患者病历资料进行研究,筛查了游离甲状腺三碘原氨酸(FT3)、 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Anti-TPO)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正常者100名作为对照,比较SLE患者与正常者间AITD的患病率、低T3综合征、垂体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及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率的差异。 结果: 417例SLE患者,合并AITD 68例(16.3%),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12例(17.6%),甲状腺功能减退(含亚甲减)48例(70.5%),桥本甲状腺炎8例(11.7%);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118例(28.3%),其中双抗体阳性63例(53.3%),单 Anti-TPO 阳性 6例(5%),单Anti-Tg 阳性49例(41.5%);低T3综合征33例(7.9%),垂体性甲状腺功能减退22例(5.28%)。 AITD患病率(16.3%)和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率(28.3%)均明显高于正常者(分别为4%和 8%,均P<0.05)。结论 SLE有较高的AITD的患病率及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率,更易合并低T3综合征及垂体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LE患者更需常规检追踪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自身抗体。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功能,自身免疫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典型的以免疫炎症为突出表现的自身免疫介导的弥漫性节结缔组织组织疾病,免疫学特征为产生多种自身抗体。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虽为单独器官自身免疫性疾病,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其与SLE两者之间可能存在联系。本文主要研究SLE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主要包括Graves病,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T3低综合征,垂体甲状腺功能减退与正常人群之间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武汉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确诊的417例SLE患者病历资料进行研究,SLE的诊断采用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推荐的分类诊断标准[1]对417例SLE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FT3、FT4)、促甲状腺激素水平(TSH)及血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O )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水平等临床资料的分析,417例SLE患者中,362例 (86.8%)为女性,55例(13.2%)男性,年龄14-65岁(34.25±15.07)岁;正常对照组:为100名健康体检者,无SLE 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男20例,女80例,年龄 15~60岁(32.84±16.14)岁,如表1。

1.2研究方法:

方法收集清晨4m1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 用电化学发光法(罗氏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FT3,FT4,TSH,抗TG,抗TPO。AITD主要包括甲亢,甲减和桥本甲状腺炎。如既往有甲亢病史,TSH降低,FT3,FT4正常或升高,诊断为甲亢。如既往有甲减病史,TSH升高,游离T3,T4正常或降低,诊断为甲减。TSH降低,游离T3,T4正常,则诊断为亚临床甲亢;若TSH升高,游离T3,T4正常,诊断亚临床甲减。若甲状腺肿大,抗TG,抗TPO显著升高,伴或不伴TSH升高,诊断桥本甲状腺炎。TSH正常,T3降低则诊断低T3综合征,TSH、游离T3、游离T4均降低,诊断为垂体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1.3统计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按检验水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4

1.4.1 SLE患者与正常对照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417例SLE患者中,362例 (86.8%)为女性,55例(13.2%)男性,年龄14-65岁(34.25±15.07)岁;正常对照组:为100名健康体检者,无SLE 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男20例,女80例,年龄 15~60岁(32.84±16.14)岁,如表1。

表1 组间基本情况比较

分组

例数

性别

年龄(岁)

SLE

417

55

362

34.25±15.07

正常对照组

100

20

80

32.84±16.14

X2/t


3.017

0.829

P


0.082

0.408


1.4.2 SLE患者与正常对照者的AITD患病率比较

417例SLE患者,合并AITD 68例(16.3%),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12例(17.6%),甲状腺功能减退(包括亚临床型)48例(70.5%),桥本甲状腺炎8例(11.7%);而正常对照组AITD者4例(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两组间合并AITD发生率比较

分组

例数

合并AITD

发生率(%)

X2

P

SLE

417

68

16.3

10.191

0.001

正常对照组

100

4

4.0



1.4.3 SLE患者与正常对照者的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率比较

417例SLE患者中anti-Tg和/或anti-TPO阳性者共118例 (28.3%),其中双抗体阳性63例(53.3%),单 anti-TPO 阳性 6例(5%),单anti-Tg 阳性49例(41.5%);而正常对照组anti-Tg和/或anti-TPO阳性者8例(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双抗体阳性3例(37.5%),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ti-Tg 阳性3例(37.5%),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nti-TPO阳性者2例(2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表3 SLE患者与正常对照者的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率比较

分组

例数

单anti-TPO 阳性

单anti-Tg 阳性

双抗体阳性

anti-Tg和/或anti-TPO阳性

SLE

417

6

49

63

118

正常对照组

100

2

3

3

8

X2


0.000

6.827

10.618

18.028

P


1.000

0.009

0.001

<0.001


1.4.4 SLE患者与正常对照者的低T3综合征患病率比较

417例SLE患者中低T3综合征33例(7.9%),正常对照组阳性2例(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4。

表4 组间低T3综合征发生率比较

分组

例数

低T3综合征

发生率(%)

X2

P

SLE

417

33

7.9

4.469

0.035

正常对照组

100

2

2.0




1.4.5 SLE患者与正常对照者垂体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病率比较

417例SLE患者中垂体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2例(2.87%)。正常对照组未发现垂体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有管关,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5

表5 组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比较

分组

例数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发生率(%)

X2

P

SLE

417

22

5.3

4.291

0.038

正常对照组

100

0

0.0




3 讨论

SLE可侵犯全身多系统,多器官,并且临床症状复杂多变,如面部红斑、光过敏、口腔溃疡、关节炎、多浆膜炎等。本研究结果显示,SLE患者合并AITD高于正常者,其中以甲减多见,其次是甲亢和桥本甲状腺炎,SLE患者甲状腺抗体阳性率、低T3综合征患病率以及垂体甲减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分析可能的原因:①遗传学基础:SLE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与二者有相同的遗传学背景和共同的免疫学基础,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AITD患者HLA - B8和HLA - D R3表达均高于一般人群[1]②免疫学基础:研究发现,ITD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都有明显的Thl / Th2失衡[2],有新的证据表明SLE与甲状腺疾病之间的联系有遗传基础。编码T细胞蛋白的PTPN22基因中携带特定R620W多态性的患者更有可能并发SLE和甲状腺疾病,而不是单独SLE[3]

狼疮患者最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是甲状腺功能减退。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在狼疮患者中发生率约为15%至19%,而在正常人群中发生率只4.6%[4],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显示了这两种疾病在严重程度上存在一种对应关系。

本研究表明,SLE具有较高的T3综合征患病率,低T3综合征是身体的严重疾病的自我保护和调节机制,特点是降低TT3及血清FT3、升高血清rT3水平。其机理主要是代谢紊乱和感染影响垂体-甲状腺轴系统,导致周围组织5 -碘酶活性抑制,从而使得T4脱碘,T3降低,促使内环脱碘。T4向rT3的转化使T3降低,rT3升高,病情越重,T3降低越明显。其病理基础是小血管发炎,可以累及全身每一个器官,甲状腺也会受到影响,从而损害甲状腺滤泡的功能,减少甲状腺激素合成。此外,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功能失衡,产生针对多种器官的自身抗体,引起包括甲状腺在内的多器官功能损害,可能会造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低T3综合征[5]这可能与大多数活动期患者下丘脑原垂体轴调节失衡有关[6],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不平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所以甲状腺功能减退主要发生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活动期,病情严重患者,甲状腺激素下降更明显[7]

总之,甲状腺和许多被系统性红斑狼疮所侵犯器官一样,是SLE的靶器官之一。甲状腺激素检测可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是否活动及严重程度,以及和临床判断和治疗效果的观察和预后有某种特殊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6]


参考文献

1.Renato N , Yasmine P , Nathalia P , et al. Rheumatic Disease Autoantibodies in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s[J]. Medical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2018.

2.Costas, Phenekos, Andromachi, et al. Th1 and Th2 Serum Cytokine Profiles Characterize Patients with Hashimoto's Thyroiditis (Th1) and Graves' Disease (Th2)[J]. Neuroimmunomodulation, 2004.11(4):209-213.

3.Wilber JF, Utiger RD. The effect of glucocorticoids on thyrotropin secretion. J Clin Invest 1969;48:2096-103.

4.Watad A , Mahroum N , Whitby A , et al. Hypothyroidism among SLE patients: Case–control study[J]. Autoimmunity Reviews, 2016(15)484-6.

5.Pan X F , Gu J Q , Shan Z Y .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Have Higher Prevalence of Thyroid Autoantibodi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plos one, 2015, 10(4):e0123291.

6.Luis Fernando Fernandes Adan. 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diseases.[J]. revista brasileira de reumatologia, 2012, 52(3):417-430.

7.李锋,冯树芳,徐金华, 等.SLE患者生长激素和泌乳素对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反应及与下丘-垂体-肾上腺皮质轴间的相互作用[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31(2):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