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诊断在肝硬化疾病中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生化检验诊断在肝硬化疾病中的价值

李林

商丘市立医院 河南 商丘 476100


【摘要】目的  通过肝硬化疾病诊断,从而体现生化检验项目的应用价值。方法 院方在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6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检验组,并另选取60例身体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针对两组患者的生化检验项目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通过生化检验项目指标,从而体现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应用价值。结果 检验组的胆碱酯酶明和总蛋白显低于对照组,而碱性磷酸酶和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总胆红素、总胆汁酸、明显高于对照组。表示为:P<0.05。结论 在对肝硬化患者进行生化检诊断的过程中,其中包括肝功,了解肝功有没有问题,那么如果肝功有问题,还要找有没有肝炎病毒乙肝,丙肝的问题,病人还会出现凝血异常的情况,所以我们要进行血常规的检查,如果有乙肝要同时进行乙肝病毒定量的检查。一般来说,肝硬化早期表现隐匿,不易察觉,晚期则常出现各种严重症状和相关的并发症表现,生化检验项目能够准确的反映出患者肝功能的状态,对于肝硬化的诊断和预防具有极大的辅助作用,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肝硬化疾病的诊断;生化检验项目;价值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近年来,随着各种影响因素的增加,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酒过量。加上过度劳累、长期熬夜以及损害肝脏的药物、辐射、经常暴露于毒物或者化学品如喷雾清洁剂、杀虫剂、涂料之下,或者长期处于吸烟环境中的人们,这类损伤会阻碍肝脏正常功能的发挥。我国肝硬化疾病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1]

肝硬化的表现多种多样,不同阶段有相应的症状特征,约10%~20%的早期(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无症状,或有乏力、食欲减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目前临床上将肝硬化分为5个时期,包含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两大类,随着临床实验的增大,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不仅准确的显示出患者肝功能的状态,而且还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尽早诊断出肝硬化,能够帮助患者尽快得到治疗,停止损伤肝脏。早期肝硬化可以通过b超进行确诊一旦确诊肝硬化,无论是早期中期或者是晚期都要引起重视,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耽误病情。肝硬化患者平时需要注意休息,不能过度劳累,要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睡眠,同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本文通过探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应用价值,从而获得有效的数据和结论,本次生化检验项目指标报告如下:

一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在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6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检验组,并选择6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其中检验组分为:男性37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 33~74岁,平均(50.3±1.2)岁。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患者年龄35~76岁,平均(52.3±1.1)岁。两组生化检验项目的实验对象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分别利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肝功能及其指标的检测。生化指标主要是用来判断肝功能受损的程度。每组患者在次日早晨进行空腹采血 5 mL以备化验,检查肝硬化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①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有助于了解病情的发展阶段和肝脏的损伤程度[2]

②病毒学指标检查,有利于诊断出何种类型的肝硬化,如病毒性肝硬化是具有一定传染性的。

③做b超检查,在早期肝硬化时可发现肝肿大、肝回声增强增粗,一旦发展到晚期,门静脉内径增宽大于13毫米,脾静脉增宽大于8毫米,脾增后肝缩小,肝表面不但滑凹凸不平,长伴有腹水。

④肝纤维化其中二到三项有明显的增高,可考虑早期的肝硬化。

⑤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了解肝脏有无纤维化以及结缔组织形成。

⑥甲胎蛋白检查,肝硬化患者甲胎蛋白也有会升高,可是肝癌时,甲胎蛋白通常超过四百纳克,倘若甲胎蛋白持续不降,保持在四百纳克以上,就要注意是肝癌的可能。

二 结  果

两组实验对象对于生化检验项目指标比较。 检验组的胆碱酯酶明和总蛋白显低于对照组,而碱性磷酸酶和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总胆红素、总胆汁酸、明显高于对照组。表示为:P<0.05。具体生化检验项目指标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生化检验项目指标比较(分,5ff56f37c10fb_html_2a9f86e3b9f24440.gif


组别

n

总胆红素

总胆汁酸

碱性磷酸酶


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胆碱酯酶


总蛋白

检验组

对照组

60

60


84.97±9.11

9.82±4.54



65.63±30.01

3.45±2.58


182.21±24.55

73.29±11.20


94.62±13.52

14.45±2.55



2568.96±110.06

7168.03±498.12




54.24±10.41

70.59±8.269



三  讨  论

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长期或反复的弥漫性肝损害[3]。在我国,大多数是肝炎后肝硬化,少数是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病性肝硬化。肝硬化患者在患病初期并无明显症状,一般来说,肝硬化早期表现隐匿,不易察觉,晚期则常出现各种严重症状和相关的并发症表现,一旦患者有所察觉,很有可能已经发展至中期或晚期,不仅增加了治疗风险,而且还降低了治愈率。对于肝硬化患者而言,及早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肝硬化也作为医学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是指由于各种疾病因长期、反复损伤干细胞,导致肝脏细胞坏死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病变。因此,尽早诊断出肝硬化,能够帮助患者尽快得到治疗,停止损伤肝脏,甚至也许能修复一些创伤,将生化检验项目应用于肝硬化患者的诊断中势在必行[4]。本次研究表明,检查组的总蛋白、胆碱酯酶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总胆红素、总胆汁酸、碱性磷酸酶和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明显高于对照组。表示为:(P<0.05)。

综上所述,在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生化检验项目能够准确的反映出患者肝功能的状态,对于肝硬化的诊断和预防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5]

参考文献

  1. 林洁,林喜雄,李东纯.生化检验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6):27,28.

[2]王楠.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20,(22):136,137.

[3]李玲.研究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的临床价值[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6):171,172,173.

[4]李朝辉.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估[J].心理月刊,2020,(7):170.

[5]谢仁岐.观察并探讨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20,(30):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