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配药方式对静脉输液制剂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不同配药方式对静脉输液制剂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分析

孙璇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山东 东营 257000


【摘要】 目的 探究对静脉输液制剂中采用不同配药方式对不溶性颗粒产生的影响。 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300个静脉输液制剂均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调配,入组时间为2018年7月-2020年7月,分组方式以回顾性分析方式开展,分别采用手工加工药物方式(对照组,n=150)及超净加药机药物配置方式(实验组,n=150)开展药物配置,分析药剂中的不溶性颗粒。结果 在非洁净治疗室环境下,实验组的15微米以上、5-15微米及5微米以下的不溶性颗粒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开展静脉输液制剂干预过程中,应用超净加药机进行药物配置,可降低药液中不溶性颗粒的数量。

【关键词】不同配药方式;静脉输液制剂;不溶性微粒

静脉输液方式属于临床给药的重要形式,药物制剂中存在大量的不溶性颗粒误会,药液癌进入人体以后,会大量聚集于肾脏、肝脏和心脏部位,对血管壁及皮肤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不溶性颗粒会影响患者机体组织的局部灌注量,导致机体炎性反应的增加,静脉输液制剂中所包含的不溶性微粒含量的高低与人体的健康存在密切相关性,配药方式与不溶性物质的多少存在密切相关性[1],所以本文就对静脉输液制剂中采用不同配药方式对不溶性颗粒产生的影响展开论述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入实验研究的300个静脉输液制剂均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调配,入组时间为2018年7月-2020年7月,分组方式以回顾性分析方式开展,所有药液均由同一配置人员开展配置。

    1. 方法

首先准备试验材料,包括超净加药机、一次性注射器、辅酶A药品、葡萄糖注射液100毫升和为例分析仪,以开展静脉输液制剂的检测干预,对不溶性微粒量进行检验记录。对照组应用手工加药方式开展配药干预,在开展药剂配置过程中,必须对治疗室进行清洁,保障地面、天花板、台面、空气及腔壁的清洁度符合要求,以人工形式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添加药物。实验组采用超净加药机进行加药干预,以超净加药机加药进行药物配置。

    1. 观察指标

在非洁净治疗室进行检验,检验过程中以16通道检测方式开展,以开展不同粒径药物的检验,药品粒径主要包括15微米以上、5-15微米及5微米以下的不溶性颗粒数量。在检验过程中,需要抽取药液量每次10毫升开展检测,以连续进行3次测定,最终数据采用平均数值开展。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效果录入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检验行t,表示用(5ff56a69cce90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计数资料检验行x2,表示用(%),P<0.05是统计学意义成立的依据。

2 结果

经研究,在非洁净治疗室环境下,实验组的15微米以上、5-15微米及5微米以下的不溶性颗粒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不溶物颗粒数量对比分析(5ff56a69cce90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个/mL)

组别

n

15微米以上

5-15微米

5微米以下

实验组

150

1.41±0.32

211.56±29.87

2687.59±115.49

对照组

150

4.76±0.85

335.63±32.75

8017.45±163.97

t


45.174

34.281

325.475

p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在开展静脉输液制剂中,只有对不溶物微粒含量进行把控,尽可能的降低不溶物含量,才有利于保障药液应用的安全性。分析不溶性微粒产生的原因,第一,可由于针粉剂中存在不溶性颗粒超标情况,中草药制剂和小针剂型注射液中含有大量的不溶性微粒物质,直接导致了微粒的增加。第二,操作环境的影响,在治疗室环境下,空气污染比较严重,护理人员在进行药液配置过程中,未有效进行治疗室的清洁工作、台面的清洁工作和天花板的消毒工作,闲杂人员进出比较频繁,未应用静电吸附石空气消毒器和紫外线空气消毒器进行空气消毒,治疗环境标准未达到对应要求,直接导致空气中吸附大量尘埃和微生物,严重影响药液质量。采用超净加药机进行静脉输液制剂的添加,可在密封情况下开展药液配置,可降低了药液在空气中的暴露情况,有利于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进入,促进了静脉输液制剂的提升,可保障药液制剂配置的安全,该方式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应用效果显著

[2]

研究表明,经研究,在非洁净治疗室环境下,实验组的15微米以上(1.41±0.32)个/mL、5-15微米(211.56±29.87)个/mL及5微米以下(2687.59±115.49)个/mL的不溶性颗粒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可见,采用超净加药机进行配药干预,可降低不溶物微粒含量。

综上所述,超净加药机配药方式对静脉输液制剂中不溶性微粒具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婷, 高申. 减少雷贝拉唑钠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配制方法优化[J].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8, 18(002):114-116.

[2]杜志强, 王姝姗, 曲衎衎, et al. 骨瓜提取物与12种大输液的配伍稳定性[J]. 中成药, 2018, 040(004):949-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