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王剑

杭州市临安区第三人民医院,浙江杭州 311311


摘要:目的:探讨在创伤骨科患者临床治疗中微创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共68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患者疾病治疗中,分别选用常规手术治疗、微创手术治疗两种方式,并以此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组展开实验,对应组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人数均等,各为34例。结果:从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的比较中,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另一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在微创技术的应用下,创伤骨科患者的手术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提高,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尽快康复,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创伤骨科;微创技术;有效率;应用效果

前言:伴随着我国微创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外科手术开展中,逐渐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其中,创伤骨科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因疾病的出现,患者的身体部分关节功能无法正常的发挥,加上身体受伤部位的疼痛,在很大程度上对患者的精神造成了折磨。在患者疾病治疗中,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式。不过,对于传统手术而言,由于手术操作存在创伤性,术后患者的出血量较大,故手术安全风险指数相对较高,术后易发生各种并发症,不利于患者身体的尽快康复。现如今,微创技术的应用,使得创伤骨科手术方案得到优化,在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两方面均占据明显的优势,普遍得到了临床医生与患者的接受与认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68例创伤骨科患者,在患者疾病治疗中,根据两种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应用,将其分组展开实验。其中,观察组共包含男女患者16例、18例,年龄最大不超过66岁,最小不低于21岁,对应年龄平均值为(48.52±5.26)岁,存在膝关节创伤、肩关节创伤、髋关节创伤几种骨科创伤类型;对照组共包含男女患者21例、13例,年龄对应平均值为(49.52±4.31)岁,骨科创伤类型与上一组患者相同,在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科创伤类型等各项基本资料的整理中,差异不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

1.2方法

将常规手术治疗用于对照组,在医护人员全面了解患者病情情况的前提下,对常规手术治疗方案进行合理规划,采取规范性操作进行手术[1]

将微创经皮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方式用于观察组,具体治疗方法为:在手术前,指导患者接受X线检查,对患者的创伤部位进行观察,对创伤位置、创伤的类型加以明确。与此同时,对内固钢板的长度与摆放的位置进行确定,合理设计手术内容。在手术治疗中,应首先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整,由麻醉师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处理。后采取钢针撬拨的方式完成复位操作。此外,也可使用尖点状固定钳来完成相关操作,实现骨折块的固定与复位。为确保手术的安全,手术操作应严格按照无菌的要求进行,在引流环节中,应多加注意,等到手术完成后,包扎伤口。术后护理中,护士应定时更换伤口敷料,检查伤口处皮肤情况。

1.3观察指标

若患者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身体基本完全康复,创面愈合情况良好,并且身体无其他不适症状,视为显效;若患者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已经在逐渐好转,创面愈合程度在50%以上,基本不会影响到生活,视为有效;若患者治疗后,病情无好转迹象,创面愈合情况较差,肢体活动仍会受到限制,视为无效。另外,统计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和换药次数[2]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计量单位用(x±s)表示,计数单位用%表示,分别使用t、x2进行检验,当组间差异符合P<0.05的要求,视为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

  1. 结果

2.1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有效共31例,3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治疗显效、有效共27例,7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79.41%,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比较:观察组为18.52±0.87天、12.24±0.87次,对照组为36.58±0.67天、29.73±1.74次,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

  1. 讨论

手术是骨科创伤患者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虽然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手术风险也是需要关注的一大内容,同样也是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发挥的主要因素。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手术安全逐渐受到了医学专家的重视。为了让手术患者的身体能够尽快康复,不少新的技术手段在手术中进行融入,手术治疗方案也得到了更多的优化。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微创技术,在该技术的应用下,可减少手术对患者身体的伤害,手术切口相对较小,术中出血量少,与传统手术相比较,手术安全程度较高,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降低,有利于患者术后身体的恢复,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伤口愈合时间和换药次数三项指标明显优于另一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由此可见,在创伤骨科疾病治疗中,微创手术的使用优势显著优于传统手术,值得临床推广与采纳[3]

综上所述,微创手术的应用是当今医学事业不断发展进步重要表现,为了让更多的人得到较好的治疗,相关医学专家应加大对微创技术的研究力度,将其用于医疗行业的更多方面当中,全面提高我国的医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丛慕.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疗效刍议[J].中外医疗,2016,35(29):98-100.

[2]李明,贾伟,李永超,梅艳.探讨创伤控制骨科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5):181.

[3]倪建峰,孟贺媛.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