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保教育理念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30
/ 2


基于环保教育理念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周森跃

义乌市苏溪镇第四小学

一、活动背景

塑料是人类的伟大发明之一,但也因为它的难以降解而成为令人头疼的垃圾来源,并对环境造成危害。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环保意识逐渐增强,资源的循环使用,变废为宝越来越受到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是小学基础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于是通过召开班委会,和班委会成员讨论商量,决定组织一次以环保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影响身边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合理使用塑料瓶的重要性,同时希望以塑料瓶为原材料进行废品变身秀,用创意作品展示这一艺术形式告诉同学们:变废为宝,既节约能源又保护环境。

二、活动目的

1.通过调查访问,实践操作,对废旧塑料瓶有更深的了解,对废旧塑料瓶的种类、危害、回收价值有进一步的认识;

2.通过对塑料瓶再利用研究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对塑料瓶“加工变身”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合作、创新的能力;

3.通过主题班会的开展,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活动组织、语言组织、交流沟通等能力;

4.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培养学生从自身做起,增强环保意识。

三、活动前期准备

1.分组收集废弃的塑料瓶,查阅各类塑料瓶的成分、危害以及一般的处理方式等相关资料;

2.出一期以塑料瓶为主题的黑板报;

3.制作问卷,对路人进行问卷调查,随机采访环卫工人,查看周边废旧塑料瓶乱扔现象;

4.参观废品回收站,并撰写感受;

5.收集一些塑料瓶工艺品的图片,利用废旧塑料瓶制作手工工艺品的视频。

四、活动过程(此次综合实践活动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

第一环节:小小瓶子,危害大

1.分组展示、分享小组收集到的资料,形式多样:手抄报、PPT、美篇等。(在小组展示分享时,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对展示的内容表达自己的看法。)

2.第一小组快板表演《小小瓶子,危害大》。

3.第一小组组长小结塑料瓶的利与弊。

第二环节:小小瓶子,力量大

1.在学生们对塑料瓶的危害有了初步的了解后,班长拿出了前一天在学校垃圾桶里清理出的塑料瓶,一共45个。

①请学生们大致估算一下一年内学校会“生产”出多少废弃的塑料瓶?

②全市所有学校呢?

③那么整个义乌市呢?

2.给学生们出示一组调查数据:2019年全球一共生产了510亿瓶塑料瓶,全世界塑料产品利用消费率为3600多万吨。面对如此惊人的数字,你有何感想?今后该怎么做?(各小组成员利用便签纸现场写感受,组长统一做成小报。)

3.随机抽取三组汇报。

4.第二、三两个小组表演舞台剧《塑料瓶的无奈》

5.对于塑料瓶的无奈,我们能不能尽一份微薄的力量呢?(引导学生变废为宝,对塑料瓶再利用。)

第三环节:小小瓶子,会变身

1.有了再次利用的意识,便要落实到行动中。欣赏利用塑料瓶制作的工艺品、观看利用废旧塑料瓶制作工艺品的视频。请2-3位学生发表感受。

2.分小组开展制作手工艺,发挥自己想象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将这些废弃塑料瓶进行再创造,变成一个个工艺品、生活用品,

3.(播放音乐)塑料瓶变装秀(一人展示、一人解说。)

4.评一评哪个“工艺品”最吸引人(小组成员进行拉票,家长代表投票。)

第四环节:总结

1.学生说感受、作总结

2.教师作总结

五、活动效果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重新认识了塑料瓶的利与弊,而且能主动践行环保,环保教育理念深入人心。通过积极体验创意手工,学生们自觉性提高了,买饮料、喝饮料的同学少了,垃圾桶的垃圾也慢慢变少了,绿色回收箱也一天天失去了作用。通过观察和采访学生们发现,不仅学生们自身的环保意识提高了,而且还带动了身边的人。

六、活动教育反思

1.抓住时事热点,确保层层深入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绿色发展,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此次活动,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从最常见的塑料瓶入手,步步深入,变废为宝,让学生明白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性,将环保进行到底,为建设美丽中国尽一份力。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辅助作用

此次活动,基本明确了教师“辅的作用”,突出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活动从前期准备到开展和延伸都是学生们自助策划、分工合作、主动参与。教师只是在瓶颈处点拨思路,在平行处引向纵深,以达到活动整体效果。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更加深刻的意识到保护环境的意义所在,明白保护环境是你我他共同的责任,不仅要铭记于心,还要分享与传扬。

3.体现学生思想性、先进性、自主性

此次活动以环保为主题,由学生们自己创意、自己组织、自己总结。在调查、访问、参观和宣传过程中,学生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保护环境的少先队员形象,感受到了环保的重要性,获得了变废为宝的成就感,增强了环保意识。这次活动,还促进了教师与学生、家长和孩子、社区与学校的紧密合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