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30
/ 2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李坤武

贵阳市白云区第十小学 550014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科学教学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都有了较大的转变,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教学措施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继而帮助学生进行思维发散,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进步,因此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将探究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措施;

前言: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确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采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整体质量。现阶段,小学科学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教学活动中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等,严重影响了小学科学教学的长远发展。对此,小学科学教师要及时解决这些教学问题,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确立为教学重点,以此来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1. 提出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

在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设置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然后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思维能力的提升。对于小学科学教师而言,要加强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掌握,继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这样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会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最终实现自身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进步。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可以强化自己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实现小学科学教学的目标,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以《土壤—动植物的乐园》这课为例,教师可以提出“土壤上生活着那些动植物呢?”用这个问题来进行导入,带领学生走进这课的教学情境,继而思考在土壤中生活的动植物,最后发现土壤中原来有这么多的动植物。在教学完成后,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整理,分享自己观察土壤时所发现的动植物,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有效提高。

  1. 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现阶段,不少小学生对科学教学缺乏一定的积极性,不愿意主动去配合教师的教学,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会影响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将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对此,小学科学教师可以事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加入到教学内容中,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从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氛围。在充满趣味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探究心理、好奇心理等可以得到充分的满足,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主动地去配合老师的教学。

例如,在《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播放一些视频、图片等,让学生认识到太阳是一个发光发热的物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可以组织学生到操场进行实践活动,为学生讲述太阳一天中变换的位置,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太阳的变化方向,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其可以学会利用太阳来辨识方向。

  1.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感体验

在小学科学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情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要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培养,从而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对于小学科学教师来说,必须要培养学生去体会各种各样的情感,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为学生播放视频或音频,不断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借助多媒体课件丰富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对科学知识内容有深层次的体验和摊手。同时还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促使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气氛更加和谐,让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的进行分享和情感沟通,进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并且也能够加快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 以难题来锻炼学生的思维

学生在具备了各种思维能力以后,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强化和锻炼,这样才能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运用价值,继而真正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对此,小学科学教师要运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手段,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制定有针对性的问题,对于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布置难度较大的问题,而认知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布置难度适中的问题,使用不同的难题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发学生的探究和思考,进一步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化,使其可以不断完善自身的思维,最终促进自身未来的良好发展。

例如,在《各种各样的天气》教学中,教师要先为学生讲解天气的概念,让学生可以区分不同的天气特征,然后再结合实际生活来进行思考,说一说“天气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这时学生会进行认真的思考,并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来分析极端天气可能会产生的后果,从而完善学生对各种天气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区分不同的天气呢?”学生可以自由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不同天气的看法和区别方法,然后回答老师做出判断的理由,教师要为表现优异的学生提出表扬,同时也要鼓励表现一般的学生,激励他们认真进行思考,使全体学生可以共同进行思考,进而实现自身思维能力的提升。

结语: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同时还能有效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进而推动小学科学教学的长远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小学科学教学的探究,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实施教学计划,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以此来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对小学科学教师而言,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不断创新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模式,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最终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培鸿.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改进小学科学课教学[J].科学咨询,2020,(7):194-195.

[2]钱振华.浅析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3):76.

[3]王玉涛,徐霞.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做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J].华夏教师,202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