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后进生 让顽铁生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30
/ 2

倾心后进生 让顽铁生辉

汤应元

蕉岭县田家炳实验中学 广东省 梅州市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被一些后进学生搞得焦头烂额,有老师感慨:教一个比教十个还累。其实,每个班都会有后进生,在初中阶段,年级越高,后进生往往越多。后进生的问题不是某个时代的问题,不管教育改革如何完善,它始终都是我们老师探讨的焦点之一。

部分后进生缺点多、影响面广,成了影响班风的负面因素,因此后进生转化是我们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后进生的形成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要研究转化后进生,就要先倾心后进生,弄清后进生的成因,才“对症下药”用正确的方法转化后进生。现结合本人多年来的教育经验,与同行们共同探讨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和转化的主要做法:

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后进生的形成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总括起来主要有:家庭、个人、学校和社会因素四个方面。

(一)家庭因素

1.家庭溺爱。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里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什么都依着顺着,导致孩子生活能力差、任性、自私自利。

2.家庭不和。夫妻成天吵闹,或对子女管教不一,或家庭破裂等。这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甚至会影响他们心理品质和人格的形成。这类孩子一般易发生打架、逃学、破坏、偷盗等行为,借以发泄心中的不满。

3.家教粗暴。有的家长期望值过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随意打骂,给孩子带来精神上的压力过重,导致孩子情感对立而产生行为抵触。

4. 放任自流。有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对孩子除了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外,在学习、品行上不管不问。

(二)自身原因

1. 学习基础差,学法不适应。有的学生虽然努力,但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造成效率低,成绩差。他们付出努力却得不到回报,从而逐渐失去求知欲望,自暴自弃,沦为后进生。

2. 意志力薄弱,自制能力差,道德是非观念模糊。在生活中,他们容易被社会上的不良行为误导而做出违背公德和纪律的事情,而一旦犯错,往往流于惯性,难以改正。

(三)学校因素

1. 施教“求同”,忽视因材施教。同一个班级,同一本教材,教师往往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实施同一个评价标准。

2. 教育方法失当。有些教师不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培养,缺乏防止学生分化和减少后进生的有力措施,往往急于求成,滥用体罚。

3. 片面追求成绩。重智轻德、频繁测验、题海战术、分数排名往往会挫伤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产生厌学心理。同时,由于校园生活枯燥乏味,能够参加的德、体、美、劳活动寥寥无几,迫使一些学习差的学生,另寻“活动天地”,助长了后进生的扩大。

(四)社会影响

1. 不良的伙伴。有的孩子在家里得不到爱,遇到不良的伙伴,便臭味相投,一拍即合,结拜兄弟。

2. 不良的社会风气。如:拉关系、讲排场、摆阔气等,学生耳闻目睹,免不了议论和模仿。

3. 不健康的网站、游戏和视频等。这些对于自制力不强的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一旦陷进去,很难自拔。

对于某位后进生来说,形成“后进”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只要我们老师倾心去了解、调查、分析,找到关键的因素,就可以“对症下药”加以转化。

二、后进生转化的主要方法

(一)端正态度,加以尊重,注重因材施教,尽量减少教育的负面因素

我们老师要改变对学生的定势态度,相信每位学生都能进步。夸美纽斯曾指出:“应该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学生”,我们要想妥善处理好师生关系,首先要尊重学生、消除偏见以自己的言行提供良好的示范。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做到“对事不对人”。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我们应针对情景而不要妄评学生的人品与人格,否则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挫伤其积极性。例如,我教过个“捣蛋王”罗万里,刚开学时,几乎每天惹事生非,麻烦不断。我并没有简单批评、讽刺,而是有时叫他帮老师做做事,在他犯了错之后,对他摆事实、讲道理并传达“我感到有点失望”的信息。这样保护了学生的自尊,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真爱,启迪他不能让老师失望。一旦他“亲其师而信其道”,自然会认真完成老师提出的各项要求。

(二)多些宽容,晓之以理,让心与心相逢,帮助学生了解和控制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因此我们要学会宽容,给后进生多一些微笑,少一些严厉;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责怪;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批评。徐兆华是一个性情冲动的学生,稍不顺心,就对别人大喊大叫,甚至大打出手。班上学生都不太愿意与他交往。他作业本上写了许多诸如:别人看不起他,无故欺负他,很恨某某之类的话。我发现以后,并没有简单粗暴地批评,而是经常在作业本上与他谈心,告诉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学会宽容别人,理解别人,并经常在他作业本上写一些“我相信你,你一定会学会控制自己情绪”、“加油吧,你进步越来越大了”、“你一定会成为老师最出色的学生”等鼓励的话,使他感觉到,老师是爱他的,从没有“抛弃”过他。也许,正是因为我的宽容和心与心的交流,深深地打动了他,他真的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与同学和谐相处。

(三)捕捉闪光点,真诚欣赏,触动心弦。

“士为知已者死”,被赏识,是人性中最本质的一种追求。后进生虽然存在诸多缺点,但他们身上始终有一些闪光点。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当面表达真诚欣赏之意,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之处,就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点燃他们的希望之火和信心之光。悦伟同学有不完成作业的毛病,通过去家访,家长也请来了多次,但是效果不好。我找到了他的优点,以赏识入手。他热爱劳动,爱帮助同学,有一定的亲和力,于是,我在班上成立环保小组,提议大家选他当组长,树立他的良好形象,并经常有意地表扬他,通过采取这些方法,这个学生不良行为渐渐改变,作业开始按时交了。

(四)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合力,为后进生“减负”和“加油”。

与家长采取多种方式沟通,如:电访、家访、校讯通、家校联系卡等,了解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争取家长配合教育,切实做好学生的“减负”和“加油”工作。家中往往存在一些影响学生的负面因素,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所以我们要尽力做好家庭负面因素的“减负”和学生思想工作的“加油”,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

(五)树立榜样,充分挖掘班级中的“社会力量”对后进生进行深远影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可用别人的优良品质和模范行为对后进生进行教育。我让后进生自己选择敬佩的班干部成为同桌,采取迂回战术,在这些干部身上下功夫,对其严格要求,使他们能很好地感染周围的人,让“近朱者赤”,从而去改变后进生的不良行为。

同时,我让后进生展开竞赛,要求后进生每天为自己做好评价记录,具体内容是: 1. 课上不扰别人;2.课间不吵架和奔跑;3.按时完成作业,及时订正;4.值日认真负责。刚开始时,每天只要达到三项就奖给他本子、笔、书签或荣誉卡,过一段时间后要求四项全部达到才得到奖品。这样,让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同时,让学生自己做记录,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信任,从而逐渐改掉缺点。

后进生在父母眼里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令人疼爱的,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最好的老师,受到最好的教育。我们放弃一个,对家长来说,却被放弃了全部的希望。因此,对后进生,我们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倾注爱心,因材施教,以尊重和真诚唤取他们的进取心,以赏识和宽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让班级、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引导他们力争上游,进而扭转思想,从而让“顽铁也生辉”,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我们才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