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精致化管理模式的实施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8
/ 2

班级精致化管理模式的实施探究

王红苹

( 慈溪市庵东实验学校 浙江 宁波 315327)

  1. 课题的提出

实践证明中学阶段是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而初中阶段是学生习惯和方法的定型期,目前初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且入学年龄有提早趋势,大多在11-12周岁,有的甚至更小,较以往学生表现为更娇生惯养,自觉管理能力更薄弱,意志品质更脆弱。通过问卷、访谈,发现班上近90%的学生对班级管理的认识非常肤浅,意愿非常淡薄,同时缺乏必要的民主、权利意识,习惯了被管理,缺乏自我管理意识,不明确管理主体。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与时俱进的班级管理模式,以期达到自我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而班级精致化管理无疑是一种积极的探索。

  1. 理论依据

老子曾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精致化管理是精益求精、周到细致、精雕细琢的管理;是既注重细节、过程,又重视结果的管理;是追求卓越,提升品质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一种以文化为特征的管理理念与模式。

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这话道出了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班级工作大到涉及学校、家庭、社会,小到涉及每个小组,每个成员,因而班级管理的精致化也是班级管理的复杂化和集体育人的必然要求。

三、精致化管理的内容

主要涉及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集体主义精神、责任心、学习品质、民主意识、处理生活学习方面突发事件水平、自主学习、合作与竞争关系的处理等方面。大致分为以下几方面:

  1. 思想文化建设精细化。法国现代化规划制定者让·莫内认为:现代化要先化人后化物。精致化管理同样首先应关注的是人的发展;精致化管理不但指物质层面的精致,更重要的是指精神层面的精致;不但指行为文化的精致,更重要的是指思想文化的精致。因而班级有班歌《相信自己》;制定班训: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学会求知;确定班级目标:显蓬勃朝气、倡奋斗勇气、树浩然正气。使学生能以班歌在精神上激励自我,以班训在行为上规范自我,以班级目标在发展 上引领自我。

2,环境文化建设精细化。优美的物质环境能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有助于陶冶情操,激发开拓进取精神、约束不良行为、促进身心健康、调节情趣和心理状态等。借学校“温馨教室、温馨寝室”评比的强劲东风,全班动员积极改善教室、寝室环境,力求整体感和层次感,体现整洁、美观。有精心布置的伟人画像、名人名言散布其间;开设“我型我show”专版,彰显学生个性;设立“图书角”力争让每一角落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闪光;装点“难忘瞬间,风采你我”版块,收集集体生活点滴……通过倾心打造温馨教室,有效地发挥隐形课程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润物于无声,育人于无痕。达到建立相互尊重、理解、信任、激励为基本特征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实施精致化管理的过程和方法

1 ,培养有效力的管理队伍。班级精致化管理的终点是学生的自主管理,然而首先要做到学生管理学生。教育家魏书生曾提出“教师作为管理者和策划者,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直接参与班级管理”。

为了能有一支更有效力的班委,在建班初期,便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学生班级管理的经验作摸底。发现有班委经历的女生比男生多,失败的比成功的多。原因主要是女生比男生早熟,且更具执行力,因而女生担任班委机会多。失败多的症结在工作方法得不到有力指导、工作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为此开张积极舆论宣传,以激发他们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意愿,同时施以期望教学,个别谈话的方式,特别是对男生,表示期待他们的当选。一段时间后进行竞选演讲、民主选举产生新的班委,同时逐渐提升全体同学的民主意识。而后对这些干部采用实践研究法跟进培训,比如定期召开班委会,轮流主持班级活动,工作小节等,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管理意识,具备精致化管理的能力,提高了威信。确定真正以服务班级、帮助同学为基本出发点来实施管理,增强了管理的有效力。一年后,新学年班委选举,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退出竞选,结果不出意料老班委的支持率遥遥领先。说明班委的工作不仅得到自我的肯定,而且得到了同学的认可。

2,良好德行,班规先行。班级这个社会群体要良性运作仅依靠班主任及几个班委的管理工作是不够的,特别是在班级建立的早期,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期。因而采用了行动研究法在班级组建初期,我与部分学生讨论结合《学生手册》制定了班规草案,后经修改、全班同学举手表决通过。既消除了对初中生活的迷茫,又能使其了解即将进入的校园生活,以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纠正。最终做到达到人人心中有规矩,自觉成“方圆”。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实行值日班委负责和每日汇报制,在管理的过程中由权利监督机构(由班委、先进分子组成,定期更换)来监督,班主任仅仅作为班级管理的参与者、高级助手,也主动接受班级权利机关的监督。管理中班委之间、班委与学生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初步形成管理共同体。

3,建立自我评价、管理机制。教育的事实一次次告诉人们,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优秀的原因之一,就是有自我反省、自我管理的素质。何为素质:就是不需要提醒。贤人曾子之所以成为贤人与他坚持“日勤三省”是分不开的。所以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以自愿的方式让学生填写“每日进步表”,并分阶段对照学习成绩情况,访谈他们的心得和收获。参与的学生表示对他们的触动和激励作用很大。据统计70%左右的学生,在学习成绩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具备了自我反思和总结的初步意识和能力。

4,因材施教,人人被需要。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作为“社会人”,驱使人们工作学习的最大动力是社会和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因此我采集了学生的个人信息(特别是性格气质类型)和期望达到的班级管理目标。根据其不同的气质类型安排座位、寝室,落实工作,区别对待谈话方式等。根据其兴趣爱好、特长组织参加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之增强自信、主人翁精神、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最后实现“人人会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的精致化管理。比如收发作业,就采用课代表负责,小组长包干的方式,且每门课有两个课代表每个组有5个小组长。通过落实管理责任,细化、精化工作,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

5,在“活动”中育人,育人于无痕。比较苦口婆心的说教,活动更能育人。比如针对班级学生因娇气、自私、任性,致使人际交往有障碍的问题,相继开展了如沟通,感恩的心,三省吾‘声’,同桌的你,晒友谊等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通过周记反馈,学生从中收到了感悟,也学到了人际交往的方法。事实上,此后班上人际交往的氛围变得更融洽,祥和了。

四、精致化管理的成果

实施精细化管理确实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经过近一个学期的精致化管理学生非常的激动和兴奋,初步具有了一些自我管理的能力,收获了精致化管理对学习和生活积极影响的成果,并预设了班级的许多美好未来。班级正在向着“自动管理”的方向发展,已经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全体同学都有很强的班级荣誉感和自豪感,他们关系融洽,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积极向上;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即“班级因为我而精彩,我因为班级而骄傲”。

五、总结反思

总结班级精致化管理的历程,主要是三点。一是细点,需要班主任真正融入班级,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只要是班级的事就没有小事;二是早点,需要班主任有教育的预见性,特别是不同阶段班级管理的主体方向和目标;三是实点,需要实实在在的用个案研究,针对每一个学生或一类学生进行管理,实现对学生个体的管理是实现对班级管理的基础。做到这三点才能达到精致化管理最终要达到的,培养学生自主管理为核心的育人目标。

“细微磨练人,细小锤炼人,细致锻练人,细节历练人”,经过一系列的班级精致化管理,一定能够在平凡、平淡、平常的工作中淘出班级长效精致化管理之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