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优化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4
/ 2

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优化方法

李建军

国网晋中供电公司 山西省 030600

摘要:电力调控运行系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技术,其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可靠运行都有着重要影响。其主要功能是按照电力系统所面对的不同用电负荷情况,来实现对电网每一个环节与步骤的调度控制,从而确保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可以说,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管理是确保电网系统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问题;措施
1电力调控运行系统优化方法
  1.1有利于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电力系统的组成结构十分复杂且规模庞大,同时,输电线路的电压也有一定的区别,因此,电力网络具有复杂程度较高的特征,只有通过有效的调控措施才能够保障电能输送质量。在电力系统发电过程中,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电能输送,保障电力用户正常用电,但是,为了保障发电机组以及电力网的正常运行,必须加强电力调控管理。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电力调度运行系统以及电力监督运行系统正在逐渐朝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电网数据信息传输效率不断提升,电能质量也越来越高,在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2有利于提高电力网供电质量
  新时期,我国电网建设力度不断增加,电网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供电质量管理和控制难度越来越大,对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这样才能够确保电力用户用电稳定性。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操作失误问题,则会造成停电故障问题,从而对电力用户正常用电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问题,对此,必须加强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管理,避免出现电力事故。
  2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
  要达到保障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目的,电力企业首先应针对我国目前阶段的电力调控运行系统中,所存在的各类不良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而充分的分析,进而才能够在采取相关措施进行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完善工作时保障其有效性与准确性。存在于目前实际工作中的安全运行问题及影响因素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2.1電力调控运行管理人员工作不到位
  在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借助于管理维护人员对其工作进行补充与把关,如果管理人员工作未做到位,就会影响到电力调控的最终运行效果。不仅影响到电能的调控,也会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工作不到位的影响因素有:调控人员素质未达到工作要求,自身能力水平欠佳;部分调控人员责任心稍差,履职效果不好,工作态度不认真。
  2.2电力调控运行的机制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电力调控运行过程越来越复杂化,那么其相应的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大。导致的最后结果就是各类问题极其容易发生。各类问题的产生也有重要原因,那就是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管理机制并未跟上其发展速度,无法达到作为管理与监控的实际效果。此种运行机制不健全的弊端在我国电力系统快速发展过程中,是伴随发生的,不是个例。
  2.3不重视设备状态检修
  部分电力企业在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没有进行定期的设备检修与维护工作,而更加关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会导致设备由于缺乏保养而使用性能与质量下降,或存在设备老化问题,进而产生系统故障。另外,在设备检修工作中,也存在检修人员只注重维护系统运行状态,忽视系统运行评价的现象。
  2.4系统运行设备存在缺陷
  其一,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设备与线路老化的情况,或者由于外部因素而导致的线路或设备锈蚀、腐朽、绝缘层老化等情况,都会导致线路及设备一旦受到外力的破坏,就有可能导致整个电力系统的中断,严重影响了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与持续性;其二,部分设备存在质量问题,可能会产生设备渗油情况等;其三,电力系统与电力网络架设的过程中,由于工程量庞大而导致的设备使用缺陷,或者由于经济问题而导致设备无法更新迭代,影响电力系统运行,也影响电力调控运行系统运行安全。此外,电力调控系统运行中的监管不力情况,也是导致系统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需要以制度的形式加以调整。
  3提高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的策略
  3.1优化电力调度运行系统
  电力调度运行系统同时具备数据采集、信息处理及远程控制等多项功能,我们若想充分发挥这些功能的作用,让这些功能都能得以实现就必须对设计目标进行优化。首先,对电力调度运行系统的设计目标进行优化设计。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无线对电力调度运行系统进行较大规模的改变,而是在整个电力调度网络当中进行小规模的调整和改良,通过平滑过渡的方式来提高系统的可扩充性及可扩展性。系统主站方面的优化则是要确保系统能够维持正常运行,并显示出主接线图及监视设备的状态,实现对数据的实时采集,自动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存档,绘制遥测量的运行曲线图。网络优化方面则主要是借助现代化比较先进的软件系统来确保电力调度系统能够长期处于快速工作状态,促进电力调度运行系统的合理化。


  3.2改善电力监控运行系统
  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构成部分就是电力监控运行系统,因此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优化改革。先要优化改革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电能监测。过去电力企业所使用的电力监控运行系统通常都是根据其电子产生的一个脉冲传输到监控体系来达成,这种运行模式存在一定缺陷,如电能监测体系的荷载过大,无法准确辨认电度量的测量值是否精确。为此,我们可通过强化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电能监测来改善其运行方式,让电力监控运行系统能够独立开展工作,并确保所收集到的数据信息是完整而准确的,最终促进电力监控运行系统资源共享目标的实现,有效提高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3.3引进先进技术,最大限度的降低系统风险
  电网调控运行系统当中所出现的风险大多都是因为技术缺陷所导致的。所以,电力部门须结合实际情况加快进度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改良电力设备,从而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同时,采用先进技术还能对故障信息进行快速及时的反映,有效促进系统工作能力和处理故障能力的提高。为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减少因人为干扰而导致的电力设备运行问题,相关部门应该将电力调控设备进行单独放置,定期对其进行检修和维护,从而确保电力设备处于最佳状态。
  3.4完善电力调控系统运行管理体制,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首先,电力部门可设置值长,从而简化调控工作流程,值长的主要职责是检查与处理常见的安全风险事故,填写电网运行日志等。值班期间一旦发现问题则一定要最短时间内通知相关人员,尽快识别风险,解决安全问题。推行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具体责任,问题发生之后则应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其次,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预防机制,全面分析电网的网架结构,检查薄弱部位是否存在安全风险,提前做好电网运行的安全风险方法工作,全面落实检修计划等。
  结束语
  在我国社会和经济不断飞速发展过程中,电力资源已然成为应用最广泛的能源,其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人们对电能的需求并未减少,而是一直在持续增加。因此,保证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性就十分必要。电力企业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利用一系列的手段来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进行合理的优化,保证其安全性、稳定性,确保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提升,也实现电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参考文献
  [1]刘国静,韩学山,杨明.电力系统运行协同的经济调度[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34(16):2668~2675.
  [2]王海滨.探究电力调控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5(36):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