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4
/ 2

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要点

肖波 黄兴龙

阳谷黄河河务局 山东聊城 252300


摘要:

随着经济等方面的不断发展,我国水利工程施工行业迎来了飞速发展时期,作为城市建设中至关重要的方面,水利工程主要表现为防洪及机灌溉等性能,一方面能够很好地推动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人们生活水平得以有效提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工程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程,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在维护周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工业与农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水利工程项目中,工程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虽然短期内可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后期却会存在诸多的问题。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技术的应用,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优势明显,在水利工程中具有推广应用的广阔空间。

1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原则

在生态护坡技术使用过程中,立足特定环境,以各类动植物为对象,提高对其固定的重视程度,更为高效地应用生物护坡系统,尽可能实现防洪排涝效果最大化。在此基础上有效应用生态植被根部系统,充分发挥其稳定性,以此丰富土壤养分,及时加固坡体,降低成本,并且形成具有较强可观性的景色,不仅治理河道,而且通过应用生态护坡技术,提高河道价值。在设计生态护坡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方面的内容:

1.1在生态设计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附近植物,紧密联系河道建设,分别以植物生长和环境为对象,提高对两者关联的重视程度,当进行生态护坡设计时深入思考植物需求。

1.2当设计生态护坡时,应该密切关注护坡,加强对其渠道以及堤防作用的思考,通过生态设计实现成本降低的目的。

1.3当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提高对环境美化的重视程度,为生态护坡提供重要保障,不仅使其达到刚建要求,而且实现环境兼容,尽可能将景观效果发挥到最大。全面、深入探析水文水位,了解与掌握附近植物状况,确保所选择的植被可以适应当地环境。

1.4以护坡生态系统为对象,选择与之相符的植物,充分分析经济效益,达到观赏人员所提出的亲水需求。

2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2.1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

河道生态护坡技术中,包含了多种的护坡技术,其中,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效果良好的护坡技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利用植被护坡的方式来达到护坡效果的,由于所采用的护坡要素为植被,其生态效益明显。在施工过程中,多孔混凝土材料、粗骨料、水泥等是主要的结合剂,通过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的结合,能够为不同的植被提供充足的水分供应,使得土壤与周边地质能够具备较好的衔接效果,土壤内部抗压性能在此结构下能够进一步提升。在河道生态护坡中,应用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能够减小水土流失现象。在生态护坡保护工作中,需结合河道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加河道周围的植被数量,充分以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使得区域生态环境与护坡施工之间能够保持较好的协调性。在一些河道工程中,还可以采用生态砖施工方式,应用嵌入式施工模式,在河道护坡工程创造良好的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下,应用植被生态混凝土护坡施工时,可以利用连锁式砌块技术,使得各个生态砖之间具有良好的衔接性,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因素所造成的生态砖移动等问题,使得土壤结构的承载力大大提升,护坡更为稳定与可靠。

2.2采用土工材料的生态护坡技术

土工材料生态护坡技术同样是一种有效的护坡技术,在此技术条件下,金属网与碎石型种植土壤能够实现良好的结合,因此,土工材料生态护坡提高了整个护坡结构的抗压性能、抗腐蚀性能。土工材料所形成的生态护坡,为河道周边植被创造了更为舒适的生长环境,保持了植被最佳的生长状态,这种生态护坡技术的实用性特征明显,在各种不同的河道工程中,有着良好的适用性,尤其是在一些水流速度相对较快的护坡工程中,其应用效果更为理想。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中,需结合土工材料与草皮材料的不同特征,形成土工格与土工网垫。在土工材料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还可以适当使用一些聚丙烯、聚乙烯材料、碎石材料等,通过这些材料的结合,发挥材料与土壤之间良好的配合效果。网垫结构下,多层网结构之间属于融合与焊接的关系,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网络空间的基础稳定性更有所保障,网垫护坡结构下,护坡周边的植物具有更为广阔的生长空间。网格结构下,需在其中添加一定量的土壤与碎石,当表面的草皮生长结束以后,可以将其与网垫层之间加以衔接,进而形成整体性结构,这种结构与护坡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大,能够保持护坡结构的稳固性。

2.3制定修复计划,构建多元化的生态系统

因为我国地域区别非常大,所以水土流失同样差异较大,当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时,应该以当地实际需求及其特色为依据,在针对性较强的前提下进行落实。通过借鉴现阶段的经验可以发现,应该以水土流失具体情况为依据,采取最为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以当地土壤条件等为依据,选择并种植合适的植被,同时需要有效协同植物系统,为植物体系提供重要保障,构建多元化生态系统,让水利工程在更大限度上获取效益,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适当降低人工成本以及经济成本。应注意,在自然界中势必存在生态修复,此为一个现实状况,所以以水利工程为对象,当进行生态修复时,应该深入勘察原有生态体系的基础上尽全力模拟,提高模拟的针对性,在最大程度上还原自然过程,从而强化生态修复效果。

2.4网格生态护坡技术

通过利用各种材质,比如混凝土等,科学规划网格结构,以网格生态护坡为对象,有效开展设计工作,选择网格中间位置,完成植被种植任务,以此构建网格生态护坡模式,并保证其综合效益。从中可以发现,普遍应用网格生态护坡技术,其使用价值非常突出,能够取得更高综合效益,在工程推广中的适应性更强。当开展现场施工的时候,所利用的技术难度较小,所以取得良好成果,并且成本较低,不仅可以保护生态,还可以发挥观赏价值。不过与其它技术相比,此项技术损耗较大成本,应该以工程具体需求等为依据,深入思考与分析护坡资金承受力,结合各阶段具体护坡状况,首选此项技术。所以,在农村地区,针对规模较大的排水罐区域,如果资金充足,应该保护河岸附近环境,提高植被稳固性,通过利用网格护坡办法,为生态提供有效保护。

3结语

要想能够保证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上,达到极高的质量标准,此时除了把控好各个环节的施工要点之外,还需要制定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方案。首先,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必须挑选几名专业管理人员,全程对河道生态护坡施工过程实施精细化的监管,每个环节都应该做好信息记录工作,为接下来其他环节的进行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尤其是针对一些隐蔽的环节,施工人员必须要及时地上报给领导人员,在专业监管人员验收合格后,才能开展接下来的施工处理。最后,合理划分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职责与权利,引导不同工种的人员实施相互监督,如果发现质量等其他隐患,必须第一时间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简而言之,水利工程施工行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部分,面对当前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各界人士希望水利工程施工数量及规模持续增加的基础上,也能够做到对环境的保护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军.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63(17):165.

[2]王书会.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商品与质量,2019,000(003):168+170.

[3]韩秀才.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000(004):352.